高升泰聽聞此言,指著高泰景大罵道:“你真是丟儘了咱們高家的臉!我怎麼生出來你這麼個……”
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握拳,就要衝向高泰景。
然而,高泰景給一旁的侍衛使了個眼色。兩名侍衛急忙上前,眼疾手快地攔住了高升泰,死死地抓住他的胳膊。
麵對父親如此嚴厲的指責與辱罵,高泰景反而笑了起來。
笑罷,他才緩緩開口說道:“父親,不論是與西夏、吐蕃聯手結盟,還是挑選民間女子充實後宮,這些可都是以您的名義下達的旨意啊!”
聽到這番話,高升泰越想越氣,高泰景致使高家蒙羞,他的醜事已然傳遍了整個大理。
他最看重自己的名節,小心維護了數十載,如今卻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敗壞殆儘。
高升泰隻覺得氣血上湧,胸口一陣劇痛襲來,忍不住一口鮮血噴湧而出,隨後身子一軟,直直地昏厥在地。
一旁的侍衛見狀,皆是麵色大變,慌忙將其扶起。
高泰景眼見父親突然昏厥,心中亦是猛地一顫,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不見。
他急令左右速速傳喚太醫前來救治。
高泰景瞧著昏迷不醒的父親,心中滿是擔憂和焦慮。
沒過多久,太醫們便氣喘籲籲地趕到了現場。
他們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圍繞在高升泰身邊,認真探查他的病情。
經過一番檢查之後,為首的太醫麵色凝重地開口說道:“從脈象上來看,陛下此次乃是急火攻心所致。眼下情況雖然危急,但所幸尚無生命之虞。不過,此後須靜心調養,切不可輕易動怒,以免病情惡化。”
聽到太醫這番話,高泰景總算鬆了一口氣。他連忙指揮手下小心翼翼地將高升泰扶起,將其送回了寢宮。
待眾人走後,高泰景來到了龍椅前。
駐足良久之後,他還是緩緩地坐了上去。
此時的他,眼神閃爍不定,口中喃喃自語道:“父親,待到滅了段譽那個心腹大患,平了高泰明那幫亂臣賊子之後,您再安心地駕鶴西去吧。到那時,我便可以高枕無憂地坐在這龍椅之上了!”
隨後,他迅速擬了一道聖旨,喚來一名親信太監,嚴令其務必儘快趕往蘭溪郡,麵呈給駐守在那裡的巴天石。
巴天石本就與歐陽雄、蕭炎等西夏一品堂的人私交甚密。
當他接到聖旨後,沒有絲毫猶豫,親率一眾部下出城相迎,無比殷勤地將赫連鐵樹統率的十幾萬西夏大軍全都引入了蘭溪郡內駐紮。
一時間,蘭溪郡內西夏軍旗飄揚,人聲鼎沸,好不熱鬨。
蘭溪百姓深受其擾,卻是苦不堪言。
段譽等人此時正身處會川府,聞聽高家竟將赫連鐵大軍引入了蘭溪郡,一個個皆是瞠目結舌,臉色大變。
楊太傅說道:“高升泰此人雖說極為熱衷權勢,但依他的為人秉性,斷不可能做出將西夏大軍引入蘭溪這般遭人唾棄之事。”
一旁的華赫艮聞言亦是頷首道:“依我看,此事十有八九乃高泰景所為。現今他已然掌控了皇城,皇宮中所發出的一切旨意無疑皆出自其手。引西夏兵入蘭溪這一決策肯定是由他一手操縱的。”
朱丹臣則麵露憂色,接著說道:“且不論這其中緣由究竟如何,目前局勢卻不容樂觀。蘭溪郡地域雖小,然其糧草卻是頗為充裕,足以供應赫連鐵樹大軍一月所需。倘若他們以此地作為據點,進而強行攻打會川和建昌兩地,那麼咱們勢必會陷入艱苦的鏖戰之中。”
慕容複點點頭,又說道:“其實,我更為擔憂的是大理。蘭溪向來被視為大理的西北門戶,如今西夏大軍已然成功進入蘭溪,這意味著大理城的西北方向已無險可守。西夏若起了吞並之心,那赫連鐵樹便可率領麾下大軍長驅直入,殺至大理城下……”
楊太傅麵色凝重地說道:“那高泰景竟如此禍亂皇城!老夫須得速速趕回大理城,與諸位大臣聯手在城中起事,誓要取下那高泰景的項上人頭,以正朝綱!”
眾人知大理局勢混亂、危險重重,苦勸楊太傅留在會川。然而楊太傅堅持要行,段譽隻得命人將其送回了大理。
當楊太傅踏入自家府門時,隻見府中上下人等皆在,但唯獨不見了自己的孫女秀蓉。
楊太傅問起緣由,得到的答案卻令他怒不可遏。
原來,那秀蓉生得如花似玉,竟然已被那高泰景惦記,派人將其強行帶到了皇宮之中。
楊太傅大罵高泰景喪儘天良。
又有消息傳來,說是高升泰在宮中突然身患重病,臥床不起。
楊太傅略微思索一番,決定親自前往皇宮探視高升泰的病情。
穿過重重宮門和回廊,楊太傅終於來到了高升泰的寢宮。
但見高升泰躺在床上,麵容憔悴不堪,雙眼緊閉,整個人看上去形如枯槁。
楊太傅微微躬身,語重心長地說道:“還望丞相多多保重自己的身體啊!”
高升泰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無奈地歎息道:“都到了這個時候了,你竟還不肯稱呼我一聲陛下。”
楊太傅神色堅定地答道:“老夫身為大理國臣子,曆經三代君主,深受皇恩浩蕩。又怎能背棄大理國呢?”
高升泰重重地歎了口氣,感慨萬分地說道:“罷了罷了,我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登上皇位。卻未曾想,如今雖龍袍加身,卻如坐針氈、如芒在背,甚至連我這一世英名都要毀於一旦了。”
楊太傅目光炯炯地看著高升泰,言辭懇切地勸說道:“高丞相,如果您能主動退出這大中國帝位,穩住當前動蕩不安的朝堂局勢,恭迎咱們陛下歸來,那麼您必將立下不世之功,流芳千古!”
聽到楊太傅這番話,高升泰心中暗自思忖起來:“這楊太傅所言不無道理。或許我可以借助楊太傅等老臣之力,趁機將我那逆子高泰景在朝中的勢力一舉鏟除,重新奪回兵權。這樣一來,我便能穩坐這大中國皇帝之位了。”
想到此處,高升泰故意皺起眉頭,裝出滿臉無奈的樣子,對楊太傅說道:“楊太傅所言極是!其實,我壓根就不願當什麼所謂的大中國皇帝。隻是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高泰景非要逼迫於我,才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喜歡天龍後記,水滸彆傳請大家收藏:()天龍後記,水滸彆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