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賦得李_夜讀全唐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4章 賦得李(1 / 1)

太宗李世民詩之五十三

賦得李

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尋。鶯啼密一作綠葉外,蝶戲脆一作晚花心。麗景光朝彩,輕霞一作煙散夕陰。暫顧暉一作奎章側,還一作遠眺靈山林。逐聯及整體賞析

從《賦得李》洞察李世民的政治哲思與詩史新章

唐太宗李世民的《賦得李》,是一首彆具一格的哲理詩作。詩人借詠李樹,以細膩筆觸勾勒自然之景,巧妙轉譯意象,深度展現了貞觀之治“天人合一”的治國智慧與“文質彬彬”的審美追求,在初唐詠物詩中獨樹一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與政治內涵。

逐聯賞析

首聯: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尋

首聯開篇不凡,將天文意象與政治象征緊密相連。“玉衡”作為北鬥七星之一,自古以來便被視為帝王統禦天地的權威象征,它高懸天際,掌控著星象的運行規律,如同帝王把握著國家的命運走向。“桂圃”既實指皇家園林,那裡奇花異草、佳木蔥蘢,又暗喻人才薈萃的朝廷,賢才們如園中桂樹,各顯芬芳。此聯巧妙化用《尚書》中“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的典故,把星象運行與治國理政緊密聯係起來,構建起一種宏大的宇宙與政治同構的思維框架。而“成蹊”則典出《史記·李將軍列傳》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這裡,以李樹隱喻德政廣布,隻要帝王施行德政,賢才便會自然而然地歸附,就像桃李樹下雖無人刻意引導,卻因自身的魅力吸引眾人,踏出一條小路。

頷聯:鶯啼密葉外,蝶戲脆花心

頷聯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生態圖景,卻又暗藏治理隱喻。黃鶯在茂密的枝葉外歡快啼鳴,其聲音清脆嘹亮,向四方傳播,這象征著政令能夠暢通無阻地傳達至國家的各個角落,確保國家的有序運行。彩蝶在嬌嫩的花蕊間翩翩起舞,悠然自得,恰似民生安樂無憂,百姓在太平盛世中安居樂業。值得注意的是,異文中“密葉”曾作“綠葉”,“密”字更強化了植被豐茂的視覺意象,展現出官僚體係如繁茂枝葉般的繁密,保障國家治理的全麵性。“脆花心”或作“晚花心”,“脆”字凸顯李花雖嬌弱卻堅韌的特質,這暗合《帝範》中“寬猛相濟”的執政藝術,治理國家既要有溫和的德政滋養,又要有強硬的手段保障秩序。

頸聯:麗景光朝彩,輕霞散夕陰

頸聯蘊含著深刻的時空流轉辯證哲思。清晨,絢麗的陽光灑在李樹上,使其熠熠生輝,“麗景”一詞將這璀璨如錦繡的畫麵生動展現,恰似“貞觀之治”如朝陽初升,充滿無限生機與希望,展現出國家蓬勃發展的態勢。傍晚,輕柔的雲霞漸漸散開,暮色籠罩,枝葉在霞光中漸漸隱去,“輕霞散夕陰”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思的氛圍,警示著“居安思危”的重要性。這一晝夜交替的描寫,深刻地暗喻著治世需兼顧進取與守成,在繁榮昌盛之時,也要時刻保持警惕,不可懈怠。

尾聯:暫顧暉章側,還眺靈山林

尾聯聚焦於帝王心性的雙重觀照。“暉章”指代朝廷文書,帝王短暫審視朝廷事務後,轉而遠眺“靈山”,即山林。這一行為既彰顯了帝王勤政的一麵,對朝廷政務的認真負責;又流露出隱逸之思,體現出對自然、對寧靜的向往。此聯暗合《貞觀政要》中“動靜以時”的治國理念,展現出帝王在“入世”積極治理國家與“出世”尋求內心寧靜之間的精神張力,在忙碌的政務與廣闊的自然之間找到平衡。

整體賞鑒

自然意象的政治轉譯

全詩圍繞李樹這一中心意象,構建起多重精妙的治理隱喻。從植物生態角度看,李樹的“成蹊”生動象征著德政的感召力,能吸引賢才;“密葉”猶如繁密的官僚體係,支撐著國家的運轉;“脆花”則類比脆弱的民生,需要精心嗬護。動物群落中,鶯啼與蝶舞的聲光互動,巧妙暗指“君臣民”之間的信息傳遞與情感共鳴,構建起和諧的社會關係。天文地理方麵,“玉衡”呼應“天道”,象征著宇宙的秩序與規律;“靈山”暗合“地道”,代表著自然與根基,形成“天人地”的三維治理模型,體現出李世民對國家治理全方位的思考。

時空美學的哲學意蘊

在時間維度上,從“朝彩”到“夕陰”的晝夜循環,深刻揭示出“貞觀之治”如同日升月恒,需要持續不斷地堅守與努力。國家的繁榮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時間的長河中,通過一代又一代統治者的不懈奮鬥得以延續。空間張力層麵,“桂圃”代表宮廷,是權力的中心,象征著“廟堂之高”;“靈山”代表自然,寓意著“江湖之遠”。帝王的視線在兩者之間切換,體現出對朝廷事務與民間民生的雙重關懷,既要關注國家的政治決策,又要心係百姓的生活疾苦。

詩學技藝的突破性

詩中的對仗藝術堪稱精妙,如“麗景”對“輕霞”,一為絢麗的日光,一為輕柔的雲霞,在色彩與形態上形成工整而又富有變化的對仗;“光”對“散”,一個是光線的照耀,一個是雲霞的散開,動態感十足,工整中見靈動,充分體現了初唐宮廷詩從六朝駢儷向盛唐氣象過渡的特征,既有六朝詩歌的精致細膩,又展現出盛唐詩歌的雄渾大氣。此外,“密葉”與“綠葉”、“脆花”與“晚花”的異文深意,反映出李世民對意象質感與政治隱喻的反複斟酌。不同的用詞,在傳達自然景象的同時,更蘊含著不同的政治寓意與情感色彩,展現出詩人對詩歌創作精益求精的態度。

詩史價值

《賦得李》在初唐詠物詩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承啟意義。它接續魏晉玄言,將陶淵明“采菊東籬”所代表的隱逸趣味,巧妙轉化為“成蹊靈山”的入世情懷,在追求個人精神超脫的同時,更強調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與擔當。其“玉衡流桂圃”的雄渾意象,為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提供了美學範式,啟發了後世詩人對宏大、壯美意象的運用與創造。同時,以李樹為媒介,開創了“即物證道”的治理書寫傳統,影響了宋代王安石《梅花》等詠物言誌詩的創作,使詠物詩不再局限於單純的自然描寫,而是承載起深刻的政治與哲學內涵。

《賦得李》宛如貞觀年間綻放的李花,在玉衡星輝的映照下,凝結著帝王對盛世永續的深沉思索。它不僅是李世民“以木喻政”的藝術典範,更是中國古典詩歌從自然審美向政治哲學轉型的一座璀璨界碑,在曆史的長河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為後世研究唐代政治、文化與詩歌發展提供了珍貴的樣本。

喜歡夜讀全唐詩請大家收藏:()夜讀全唐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最佳女婿 港片:古惑仔,開簽到舒琪 裝甲閃擊在線 都選S級聖女?那女魔帝我帶走了 重啟全盛時代 玄幻:我能偷取萬族神通 贈禮萬倍返還:我,修仙界第一神豪 港片:洪興最慫,隻能送大嫂回家 破曉時我們轉向東方 正淳!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