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後大享昊天樂章十二首其一
大陰凝至化,真耀蘊軒儀。德邁娥台敞,仁高姒幄披。捫天遂啟極,夢日乃升曦。
這首詩宛如從曆史深處走來的莊嚴頌歌,以五言律詩這一規整而富有韻律的形式,不僅儘情鋪陳對武則天的尊崇與禮讚,還巧妙融入對天地的敬畏之情,淋漓儘致地展現出古代文人對理想政治秩序與和諧社會圖景的熱切憧憬。
逐聯賞析
首聯:“大陰凝至化,真耀蘊軒儀。”
開篇伊始,詩句便以雄渾而莊重的筆觸,勾勒出武則天那令人仰止的崇高地位與神聖形象。“大陰凝至化”,此處“大陰”借指月亮,在古代文化語境裡,月亮常作為女性柔美與神秘的象征,詩人借此隱喻武則天,恰到好處地凸顯出她的尊貴與不凡。“凝至化”則著重強調她所具備的強大凝聚力和深遠感化力,仿佛能彙聚天地間的靈氣,以德行潤澤萬物,感化世間眾生。“真耀蘊軒儀”進一步深入刻畫,“真耀”寓意著純粹、無暇的光輝,象征著武則天品德高潔,散發出的光芒耀眼奪目,令人敬仰;“蘊軒儀”則細膩地描繪出她周身所蘊含的高貴氣質與莊重威儀,舉手投足間儘顯王者風範,儘顯莊重而神聖的美感,開篇便為全詩定下了崇敬與讚美的情感基調,讓讀者深切感受到武則天的非凡與偉大。
頷聯:“德邁娥台敞,仁高姒幄披。”
此聯運用精妙的比較與襯托手法,進一步升華對武則天高尚品德與寬廣仁愛的歌頌。“德邁娥台敞”,“娥台”原指古代高聳的樓台,在這裡被用來隱喻他人的品德高度,而“德邁”一詞則鏗鏘有力地表明武則天的品德遠遠超越了這巍峨的娥台,其德行之高,無人能及。“敞”字更是神來之筆,生動形象地展現出武則天的品德如開闊的高台,坦蕩無垠,影響力深遠而廣泛,仿佛能照亮世間每一個角落。“仁高姒幄披”,“姒幄”指代古代的帷幄,用以比喻他人的仁愛程度,“仁高”則鮮明地突出武則天的仁愛遠超於此,她的仁愛之心如同寬廣的帷幄,無邊無際,能夠惠及天下蒼生。“披”字將這種仁愛具象化,仿佛能看到那如帷幄般的仁愛溫柔地覆蓋大地,庇佑著每一位百姓,無微不至,這一聯通過巧妙的修辭與精準的用詞,進一步深化了對武則天品德的讚美,使她的形象更加豐滿、立體。
頸聯:“捫天遂啟極,夢日乃升曦。”
頸聯以極具想象力的比喻與象征,深刻表達出武則天的遠大抱負與不懈追求。“捫天遂啟極”,“捫天”一詞極具畫麵感,生動地描繪出武則天懷揣著觸摸天際的豪邁勇氣與堅定決心,這象征著她對至高無上境界和宏偉目標的執著追求,永不言棄。“遂啟極”則彰顯出她憑借卓越的智慧與超凡的能力,成功開啟了通往理想極致境界的大門,展現出她為實現理想社會而付出的艱辛努力與取得的輝煌成就,令人讚歎不已。“夢日乃升曦”,詩人將武則天心中的理想與抱負比作“夢日”,寓意其夢想如太陽般光明璀璨、偉大壯麗,充滿了希望與力量。“乃升曦”則形象地描繪出她的理想如同初升的朝陽,噴薄而出,光芒萬丈,寓意著在她的統治下,國家將迎來光明與繁榮,百姓將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這一聯飽含著對武則天的美好期望與衷心祝願,將全詩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整體賞析
這首詩無疑是一首莊重神聖、飽含深情的頌歌,宛如一麵鏡子,清晰映照出古代文人對理想政治與和諧社會的向往與追求。全詩采用五言律詩的形式,結構嚴謹精巧,對仗工整和諧,每一句都經過精心雕琢,平仄相對,韻律優美,讀來朗朗上口,宛如一首悠揚的樂章。其語言古樸典雅,字字珠璣,充滿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每一個字詞都承載著古人對曆史人物的深刻認知與獨特感悟。
從藝術表現手法來看,詩人巧妙運用豐富多樣的意象,如“大陰”“真耀”“娥台”“姒幄”“捫天”“夢日”等,將抽象的情感與宏大的主題具象化,勾勒出一幅幅雄渾壯闊又莊嚴神聖的畫麵;生動細膩的描寫則讓這些意象躍然紙上,如臨其境,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與藝術魅力。詩歌的情感表達真摯而深沉,自始至終充盈著對武則天的崇敬與讚美之情,以及對理想政治的熱切向往,這種純粹而強烈的情感跨越千年時光,依然能深深觸動讀者的心靈,使我們得以透過文字,一窺古代文化中對理想統治者的期待與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成為研究古代文學、曆史與政治思想的珍貴佳作。
喜歡夜讀全唐詩請大家收藏:()夜讀全唐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