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城外,渭水悠悠,蜿蜒東去。河畔,一位老者身著粗布麻衣,頭戴鬥笠,正穩坐於一塊巨石之上,專注垂釣。
他身旁的魚簍空空如也,釣竿的釣線直直垂入水中,魚鉤竟是直的,且未掛魚餌。
往來漁人見此情形,皆覺怪異,不免投來好奇目光,卻又匆匆而過,隻當是個古怪老頭。
此時,遠處塵土飛揚,一隊人馬浩浩蕩蕩而來。
為首之人,身姿矯健,目光如炬,正是西岐西伯侯姬昌。
近日,姬昌夜觀天象,見西方有大賢之星閃耀,又兼聽聞民間傳言,渭水河畔有異人垂釣,心中篤定,此乃上天賜下輔佐西岐之人,遂親自前來尋訪。
姬昌一行人來到渭水河畔,老者恍若未覺,依舊專注於垂釣。
姬昌並未因老者的無禮而惱怒,反而恭敬上前,行禮問道:“老丈,如此垂釣,能釣到魚嗎?”
老者緩緩轉過頭,目光如淵,看向姬昌,微微一笑道:“願者上鉤,不釣尋常魚,隻釣王與侯。”
姬昌心中一震,知眼前之人不凡,忙再度行禮,懇切說道:“先生莫非就是我西岐苦苦尋覓之大賢?還望先生不吝賜教,助我西岐成就大業。”
老者見狀,放下釣竿,起身整衣,回禮道:“西伯侯禮賢下士,老夫薑尚,願為西岐效力。”
自此,薑尚出山,風雲際會,一段波瀾壯闊的傳奇故事拉開帷幕。
而這薑尚,究竟有著怎樣跌宕起伏的過往,又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名垂青史的賢相,且聽細細道來。
商朝末年,東海之濱的一個小村落裡,薑尚呱呱墜地。
薑家雖非名門望族,卻也世代耕讀,略有薄田。
薑尚自幼聰慧過人,對世間萬物充滿好奇,常纏著族中長輩詢問各種奇聞軼事。
在薑尚稍長之後,其父母省吃儉用,送他去村中私塾讀書。
薑尚在學堂中如饑似渴地學習知識,無論是《詩》《書》,還是兵法謀略,他都展現出極高的天賦和濃厚的興趣。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商朝統治日益腐朽,賦稅徭役繁重,薑家的生活也逐漸陷入困境。
為了減輕家中負擔,薑尚不得不輟學,回家幫父母務農。
但薑尚並未因此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和心中的抱負。
農忙之餘,他常常獨自坐在海邊,望著波濤洶湧的大海沉思。
他深知,商朝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自己雖出身微末,卻渴望有朝一日能夠改變這一切,讓天下蒼生過上太平日子。
他常常研讀家中所藏的古籍兵書,將其中的謀略反複揣摩,在沙地上推演陣法,幻想著有一天能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
彼時,商朝國都朝歌,商紂王帝辛繼位。
起初,帝辛展現出非凡的武力和智慧,東征西討,開疆拓土,一時間商朝聲威大振。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帝辛的本性逐漸暴露,他沉迷酒色,寵信妲己,大興土木,修建鹿台,勞民傷財。
朝中忠臣進諫,多被他以各種殘酷刑罰處死,比乾被挖心,箕子裝瘋,商朝上下一片烏煙瘴氣。
薑尚聽聞這些消息,心中悲憤不已,他意識到,若要拯救天下百姓,必須推翻商朝腐朽統治。
於是,他決定離開家鄉,外出遊曆,尋找能夠實現自己抱負的機會。
在告彆父母時,薑尚立下誓言:“兒定當不負父母期望,成就一番大業,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父母雖心中不舍,但深知兒子誌向遠大,隻能含淚叮囑他在外多加小心。
薑尚離開家鄉後,踏上了漫長的遊曆之路。
他首先來到了朝歌,彼時的朝歌,表麵上依舊繁華熱鬨,宮殿巍峨,市井喧囂。
但薑尚深入其中,卻看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和社會的黑暗。
為了能在朝歌謀得一官半職,進而施展自己的才華,改變現狀,薑尚嘗試了各種方法。
他先是憑借自己的學識,在街頭為人占卜算卦,憑借精準的預言和獨到的見解,逐漸在當地小有名氣。
不久之後,經人引薦,薑尚得以進入商朝宮廷,擔任了一個管理庫房的小吏。
然而,宮廷之中,等級森嚴,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勾心鬥角。
薑尚雖一心為公,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還時常向同僚提出一些關於改善朝政、減輕百姓負擔的建議,但這些建議不僅未被采納,反而引起了一些權貴的不滿。
他們認為薑尚不過是個出身低微的小吏,竟敢妄議朝政,於是處處排擠他。
在朝歌的日子裡,薑尚親眼目睹了商紂王的殘暴和昏庸。
一次,紂王為了取悅妲己,竟下令在鹿台舉行一場奢華至極的宴會,宴會上美酒佳肴堆積如山,歌舞升平。
而與此同時,宮外百姓卻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薑尚心中不忍,冒死向紂王進諫,希望他能以百姓為重,減少奢靡之舉,減輕賦稅。
紂王聽後,勃然大怒,當場就要下令處死薑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好在有幾位大臣求情,薑尚才免去一死,卻也因此被革職查辦,逐出朝歌。
離開朝歌後,薑尚又前往其他諸侯國,試圖尋找明主。
他先後遊曆了許多地方,然而,大多數諸侯要麼隻知貪圖享樂,不思進取,要麼膽小怕事,不敢與商朝抗衡。
薑尚在這些地方四處碰壁,始終未能找到施展抱負的機會。
在這期間,薑尚的生活十分窘迫。
他常常身無分文,隻能靠給人打短工、做苦力維持生計。
有時,甚至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
但即便如此,薑尚心中的信念從未動搖。
他堅信,自己終有一天會遇到賞識自己的君主,實現心中的理想。
時光匆匆,薑尚在漂泊中度過了大半輩子。
他從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逐漸變成了兩鬢斑白的老者。
但歲月的磨礪並未消磨他的意誌,反而讓他更加沉穩睿智,對天下局勢的洞察也更加深刻。
在曆經無數次失望與挫折後,薑尚聽聞西方的西岐在西伯侯姬昌的治理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繁榮景象。
姬昌禮賢下士,廣納賢才,四方賢能之士紛紛前往投奔。
薑尚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他決定前往西岐,碰碰運氣。
於是,薑尚一路西行,來到了西岐。
他聽聞姬昌時常外出尋訪賢能,便心生一計,來到渭水河畔,用直鉤垂釣,以引起姬昌的注意,便有了開篇那一幕。
薑尚跟隨姬昌回到西岐後,姬昌對他極為敬重,封他為太師,委以重任。
薑尚也不負所望,開始大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