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諸侯紛爭,戰火連天,在這亂世之中,有一人如彗星般劃過曆史長空,他就是吳起。
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軍事上的卓越成就與政治生涯的跌宕起伏交織,成為後世不斷評說的話題。
吳起出生在衛國一個富庶之家,從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衛國雖是小國,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街頭巷尾常有人談論著各國的戰事與政治。
年幼的吳起對這些故事充滿好奇,小小的心靈裡埋下了對軍事和政治的興趣種子。
在那個寧靜祥和的小鎮裡,吳家一直都是備受尊敬的家族。
家中的長輩們殷切地期望著年輕的吳起能夠踏上仕途之路,光宗耀祖、重振家門雄風。
為此,他們不惜花費重金,請來了當地聲名遠揚的老師,專門教導吳起學習六藝以及各類經史典籍。
這位老師教學嚴謹認真,而吳起也不負眾望,展現出了極高的學習天賦與勤奮刻苦的精神。
尤其是在麵對兵法類書籍時,他更是如癡如醉、愛不釋手。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吳起總是獨自挑燈夜讀,沉浸於那充滿智慧與謀略的文字世界之中,時常因為鑽研得太過入迷而忘記吃飯睡覺。
在他的腦海深處,常常浮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戰爭畫麵:金戈鐵馬、旌旗蔽日,自己則宛如那些威風凜凜的名將一般,站在高高的點將台上,意氣風發地指揮著千軍萬馬縱橫馳騁於沙場之上,殺敵立功、建立不世功勳。
這樣的幻想令吳起熱血沸騰,激勵著他不斷深入探究兵法之道。
然而,正值青春年少的吳起卻有著一顆叛逆的心。
他對於傳統的禮儀規範毫不在意,認為這些繁文縟節束縛住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因此,他時常會做出一些驚世駭俗、離經叛道的舉動,引得周圍的鄰裡鄉親們議論紛紛,就連一向看重他的長輩們對此也是頗有微詞。
但吳起卻不以為意,依然我行我素地追尋著屬於自己的道路。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吳起也在不知不覺間逐漸長大成人。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內心對於外麵世界的向往愈發強烈起來,尤其是那片更為廣闊無垠、充滿無限可能的天地,更是讓他心馳神往。
因為他深知,隻有走出去,才能真正施展出自己所擁有的遠大抱負和卓越才華。
於是乎,吳起毅然決然地收拾好行囊,帶上了家中多年來積攢下來的所有積蓄,毫不猶豫地踏上了這條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求仕之路。
一路上風餐露宿,但他心中的信念卻從未有過絲毫動搖。
經過漫長而艱辛的跋涉之後,吳起終於抵達了他此次行程的第一站——魯國。
這個國家文化昌盛,人才輩出,對於一心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吳起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地方。
在這裡,他滿心期待著能夠憑借自身的能力謀取到一份官職,從而得以儘情地展現自己的滿腹經綸和非凡才智。
然而,當他真正深入了解魯國的官場現狀時才發現,這裡的情況遠比他想象中的要複雜得多。
原來,此時的魯國國內,貴族勢力早已根深蒂固、盤根錯節,絕大部分重要的官職都被那些世襲的貴族們牢牢把控在手心裡。
像吳起這樣毫無背景可言的外來之客,若想輕而易舉地踏入官場,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但即便如此,吳起並沒有輕言放棄,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在此闖出一片屬於自己天空的決心。
為了能夠獲得夢寐以求的機遇,吳起不辭辛勞地奔波於魯國的各個角落,懷揣著滿腔熱忱去逐一拜會那些位高權重之人。
每一次拜訪之前,他都會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精心籌備一份份詳儘且獨到的策論。
這些策論宛如他智慧的結晶,全麵而深入地闡述了他對於治國理政以及軍事戰略方麵的深刻見解。
然而,現實往往不儘如人意。儘管吳起付出了如此之多的心血,但他的這番努力在最初卻並未換來期待中的回應。
相反,不少貴族將他視為一個不知天高地厚、妄圖一步登天的外來者,並毫不留情地加以嘲笑譏諷。
麵對這一盆盆冷水潑來,一般人或許早已心灰意冷選擇放棄,但吳起絕非等閒之輩。
挫折非但沒有擊垮吳起,反倒激發起了他更強烈的鬥誌。
他深知要想實現理想就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作為支撐,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投入到更為刻苦的學習之中。
無論是治國安邦之道還是行軍打仗之法,他都孜孜不倦地鑽研探索,力求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與此同時,他也始終保持著耐心,默默地等待那個屬於他的機會降臨。
因為他堅信,隻要堅持不懈,總有一天定能迎來命運的轉機。
終於,那如同暴風雨般驟然降臨的命運轉折,無情地衝擊著魯國這片寧靜的土地。
齊國如同一頭凶猛的巨獸,張開血盆大口,以排山倒海之勢大舉進攻魯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刹那間,魯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之中,仿佛整個國家都被一片沉重的陰霾所籠罩。
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魯穆公心急如焚地召集眾大臣於朝堂之上,急切地詢問究竟有誰能夠挺身而出,率領大軍抵禦齊國的猛烈攻勢。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應該群情激昂、踴躍請戰的朝堂此刻卻變得異常安靜,死一般的沉寂彌漫開來。
那些平日裡養尊處優、過慣了安逸生活的貴族將領們,此刻一個個麵色蒼白,目光躲閃。
當他們麵對著強大無比的齊國軍隊時,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怯懦讓他們紛紛選擇了退縮,不敢接下這艱巨而危險的任務。
就在眾人沉默不語之際,突然有人打破了這片死寂。
隻見一名大臣站出來,向著魯穆公拱手行禮,並鄭重地推薦了一個人——吳起。
據這位大臣所言,吳起雖出身衛國,但自幼便對兵法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特的見解,其軍事才能堪稱卓越非凡。
若能委以重任,說不定真的能夠化解魯國當前所麵臨的重重困境,擊退來勢洶洶的齊國大軍。
魯穆公端坐在朝堂之上,眉頭緊蹙地凝視著下方站立的吳起。
對於這位前來求官的將領,他心中充滿了疑慮和不安。
畢竟,他對吳起的過往經曆知之甚少,無法確定此人是否真有能力擔當重任。
更令魯穆公擔憂的是,吳起的妻子竟然是齊國人!
這一事實如同一根刺紮在了他的心間,讓他不禁懷疑起吳起的忠誠度來。
萬一在戰場上,吳起因為夫妻之情而臨陣倒戈,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時的吳起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魯穆公的顧慮,但他並沒有選擇退縮或解釋。
相反,一個瘋狂且令人震驚的念頭在他腦海中迅速成形。
為了打消魯穆公的疑慮,證明自己對魯國的忠心不二,吳起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一個殘忍至極的決定——親手殺掉自己的妻子。
回到家中,吳起麵無表情地看著眼前溫柔賢淑的妻子,心中雖有一絲不忍,但很快就被強烈的功名欲望所掩蓋。
他握緊手中的長劍,猛地一揮,隻見鮮血四濺,妻子美麗的頭顱滾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