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風雲變幻的春秋時期,楚國廣袤的大地上,有一處名為椒邑的地方。
就在這裡,一個日後名震天下的人物——伍子胥誕生在了一個聲名顯赫的貴族之家。
他的父親伍奢乃是楚國太子建的授業恩師,其人剛正不阿、清正廉潔,對楚國的江山社稷忠心耿耿。
自小,伍子胥便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聰穎和好學之心。
家中堆積如山的經史典籍成了他每日必讀之物,那些古老智慧的文字如同甘霖一般滋潤著他求知若渴的心。
不僅如此,他還勤練武藝,寒暑不輟,終於練就了一身絕世武功。
在這成長的歲月裡,伍子胥心中漸漸燃起一團熊熊烈火,那便是立誌要在楚國這片土地上揚名立萬,施展自己的滿腔抱負,守護家國安寧。
然而,命運就如那洶湧澎湃的波濤,總是在人們毫無防備之時掀起驚濤駭浪。
當時,楚平王為太子建迎娶秦國之女孟嬴,誰曾想這一見之下,楚平王竟然被孟嬴的傾國傾城之貌所迷,全然不顧人倫道德,將她強行納入自己的後宮。
為了遮掩這樁醜聞,楚平王又偏聽偏信奸佞小人費無忌的讒言,決意廢掉太子建。
麵對這般荒唐行徑,伍奢挺身而出,義正辭嚴地向楚平王進諫,試圖讓他迷途知返。
隻可惜忠言逆耳,伍奢此舉非但未能奏效,反而激怒了楚平王。
盛怒之下,楚平王下令將伍奢打入大牢,囚禁起來。
可那費無忌賊心不死,繼續捏造罪名,誣陷伍奢與太子建有謀反之舉。
得知此消息後,伍奢的長子伍尚毫不猶豫,決定前往郢都陪伴父親共赴黃泉。
他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但身為兒子,為儘孝道,哪怕前路艱險也在所不惜。
而伍子胥,則在一位至交好友冒著生命危險送來的密報之下,不得不忍痛割舍親情,匆匆踏上了充滿未知與艱險的逃亡之路……
伍子胥一路上小心翼翼,白天藏匿於山林之間、荒野之處,夜晚才敢出來趕路。
他不敢走大路,專挑那些偏僻難行的小道前行。
風餐露宿對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有時能摘些野果充饑,有時隻能餓著肚子繼續前行。
他心中清楚得很,如今的楚國已經沒有他的立足之地。
楚王的追殺令早已傳遍全國,每一個角落都可能隱藏著危險。
然而,強烈的複仇之心支撐著他不斷前進,他知道隻有逃往其他國家,才有機會積攢力量,報這血海深仇。
經過漫長而艱辛的跋涉,伍子胥終於來到了昭關。
遠遠望去,隻見此處山勢險峻,道路狹窄,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那關卡處更是戒備森嚴,士兵們手持長槍,目光銳利地審視著過往行人。
所有想要通過此關的人,都必須接受嚴格的身份核查,而且牆上還張貼著伍子胥的畫像。
伍子胥望著那畫像,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上麵畫的人與自己簡直一模一樣!
他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兒,額頭上也冒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怎麼辦?若是在此處被發現,定然插翅難逃!
一時間,伍子胥心急如焚,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坐立不安。
就在伍子胥感到絕望之際,命運似乎眷顧了他。
他偶然間結識了一位名叫東皋公的隱士。
這位隱士聽聞了伍子胥的悲慘遭遇後,深表同情,決定伸出援手相助。
東皋公毫不猶豫地將伍子胥帶回了家中,好生安頓下來。
接下來的日子裡,東皋公絞儘腦汁思考著如何幫伍子胥順利通過昭關。
終於,一個巧妙的計劃在他腦海中形成……
出了昭關之後,伍子胥猶如脫韁野馬一般,發足狂奔。
一路上,他風馳電掣般地穿過山林、越過原野,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儘快逃離楚國的追捕範圍。
終於,經過一番長途跋涉,伍子胥來到了波濤洶湧的江邊。
然而,此時他的心情卻瞬間跌入穀底,因為身後的追兵已經越來越近,而江麵上竟然連一艘可以渡江的舟楫都沒有!
眼看著敵人即將追至眼前,伍子胥感到一陣絕望湧上心頭。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奇跡發生了。隻見遠處的江麵上,一艘小小的漁船緩緩駛來,船頭站著一位年逾古稀的漁翁。
那漁翁熟練地揮動著船槳,不一會兒便靠近了岸邊。
伍子胥見狀,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跳上船去。
漁翁也不多言,迅速掉轉船頭,向著對岸奮力劃去。
隨著小船漸漸遠離江岸,伍子胥那顆懸著的心才稍稍安定下來。
當他們成功抵達對岸時,伍子胥已是累得氣喘籲籲,但他內心的感激之情卻是溢於言表。
他連忙解下腰間那把價值百金的佩劍,雙手遞到漁翁麵前說道:“老人家,多謝您的救命之恩!此劍雖非什麼稀世珍寶,但也值些銀兩,請您務必收下。”
誰知,那漁翁微微一笑,輕輕推開了伍子胥的手,婉拒道:“公子不必如此客氣。如今楚國懸賞捉拿你,賞格可是高達五萬石糧食啊,此外還有執珪之爵等著人去領取呢。倘若我是個貪圖錢財之人,恐怕早就跑去報官領賞了,又豈會冒險救你過江?所以,這劍我是萬萬不能收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聽到這番話,伍子胥不禁愣住了。他望著漁翁那張飽經滄桑的臉龐,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
在這一刻,他深深地領悟到了人間自有真情在這句話的真諦。
伍子胥鄭重其事地朝著漁翁深深鞠了一躬,表示自己一定會銘記這份大恩大德。
隨後,他再次踏上了前往吳國的征程,而那位善良的漁翁則默默地搖著小船離開了岸邊,消失在了茫茫江水之中……
經過無數艱難險阻和漫長的旅途跋涉,伍子胥終於拖著疲憊不堪但又充滿期待的身軀踏上了吳國的土地。
此時此刻的吳國,正處於風雲變幻之際,公子光牢牢掌握著國家的權柄。
伍子胥憑借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很快就洞悉到公子光內心深處隱藏著一顆渴望奪取王位、開創宏偉霸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