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派人用重金在楚軍中四處散布謠言,說鐘離眛功勞極大,卻一直未被封王,他心懷不滿,欲與漢軍聯合,共同滅掉楚國,然後瓜分楚國的土地;又對項羽派來的使者進行區彆對待。
當使者到來時,先以豐盛的酒宴熱情款待,故意讓使者誤以為是在招待範增的使者。
可當得知是項羽的使者後,又立刻換成粗茶淡飯,態度也變得十分冷淡。
使者回去後,將此事如實稟報給項羽,項羽果然中計,對鐘離眛產生了深深的懷疑,不再像以前那樣信任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同時,他對範增也開始心生嫌隙。
範增得知此事後,氣得暴跳如雷。
他找到項羽,大聲說道:“天下大事如今已基本定局,君王您自己好自為之吧!我請求告老還鄉,安度晚年。”
項羽此時已被陳平的反間計迷惑了心智,竟沒有挽留範增。
範增在回鄉的途中,又氣又急,背上的毒瘡發作,最終悲憤離世。
項羽失去了範增這一重要謀士,猶如失去了左膀右臂,實力大減。
範增死後,劉邦依舊被困在滎陽,形勢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陳平見狀,又想出了一條妙計。
他讓兩千名女子扮成士兵,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從滎陽東門出城。
楚軍見漢軍突然出城,以為是劉邦要突圍,頓時全軍出動,將東門圍得水泄不通。
而劉邦則趁機帶著少數精銳部隊,從西門悄然逃脫。
此計成功後,劉邦得以保存實力,與項羽繼續展開周旋。
後來,韓信在平定齊國後,派人向劉邦請求封自己為假齊王。
劉邦得知此事後,頓時火冒三丈,他當著使者的麵,破口大罵:“我被困在此處,日夜盼著他來救援,他卻想著自立為王!”
就在劉邦大發雷霆之時,陳平悄悄踩了劉邦一腳,同時向他使了個眼色。
劉邦瞬間醒悟過來,意識到此時不能得罪韓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他立刻改口道:“大丈夫平定諸侯,要做就做真齊王,何必做假齊王!”
隨後,劉邦派張良前去齊國,正式封韓信為齊王。
這一舉措穩住了韓信,避免了內部矛盾的激化,使得劉邦能夠繼續集中精力與項羽對抗。
劉邦稱帝後,天下初定,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
一次,有人告發楚王韓信謀反。
劉邦得知此事後,憂心忡忡,他急忙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大臣們紛紛建議劉邦立刻派兵征討韓信,可劉邦深知韓信軍事才能卓越,若貿然出兵,勝負難料,很可能會引發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給剛剛建立的漢朝帶來巨大的災難。於是,他問計於陳平。
陳平深知韓信的厲害,也明白此時不能輕易動武。
他沉思片刻後,建議劉邦以巡遊雲夢澤為名,在陳縣會見諸侯。
他分析道:“韓信聽說天子出遊,必然會前來拜見。到時候,大王隻需派幾個壯士,便可趁機將他擒獲,這比興師動眾地去征討要容易得多,也不會引起太大的動蕩。”
劉邦聽後,覺得此計甚妙,於是依計而行。
韓信果然不知是計,前來拜見劉邦。
劉邦事先安排好的壯士一擁而上,將韓信當場擒獲,帶回了洛陽。
後來,劉邦念及韓信的赫赫戰功,沒有殺他,隻是將他降為淮陰侯。
劉邦晚年,匈奴冒頓單於不斷侵擾北方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邊境百姓苦不堪言。
劉邦為了徹底解決匈奴問題,親率大軍出征。
然而,他卻中了匈奴的誘敵深入之計,被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山上糧草斷絕,士兵們饑寒交迫,士氣低落,形勢萬分危急。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陳平再次挺身而出,獻上了一條奇計。
他派人暗中賄賂冒頓單於的閼氏,對她說:“漢朝有許多貌若天仙的美女,若單於繼續圍困,漢朝必定會派美女求和。到時候,這些美女來到匈奴,您的地位恐怕就會受到威脅。”
閼氏聽後,心中十分擔憂。
她深知自己的美貌在眾多漢朝美女麵前,恐怕難以相提並論,一旦漢朝真的送來美女,自己很可能會失寵。
於是,她在單於麵前苦苦勸說,讓他撤圍。
冒頓單於原本就與韓王信的部將王黃、趙利約定好會師的時間,但他們卻遲遲未到,單於擔心他們與漢軍勾結,於是聽從了閼氏的建議,下令解開了包圍圈的一角。
劉邦抓住這個機會,率領大軍迅速突圍,這才得以脫險。
劉邦去世後,呂後掌握了朝政大權。
陳平擔任丞相,表麵上對呂後言聽計從,曲意逢迎,實則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呂後一心想封諸呂為王,以鞏固呂氏家族的勢力。
她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許多大臣都表示反對,認為這違背了劉邦生前“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盟約。
但陳平卻假意讚同,他說:“太後英明,如今天下太平,封諸呂為王,乃是順應民心之舉。”
呂後聽後,十分高興,對陳平更加信任。
然而,陳平並非真心支持呂後封諸呂為王,他隻是為了避免與呂後正麵衝突,保存實力。
在私下裡,他與太尉周勃等人秘密聯絡,商討如何應對呂氏家族的威脅。
呂後死後,陳平覺得時機已到,他與周勃合謀,發動政變,誅殺了諸呂,成功地恢複了劉氏江山的統治。
漢文帝即位後,陳平與周勃共任丞相。周勃因在誅呂行動中功勞最大,在朝中威望極高,每次退朝時,都昂首挺胸,得意洋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陳平則十分謙遜低調,從不居功自傲。
漢文帝對國家事務十分關心,經常在朝堂上詢問一些具體的情況。
有一次,漢文帝問周勃:“全國一年判決多少案件?”
周勃頓時一愣,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來。漢文帝又問:“全國一年的錢糧收入和支出各是多少?”
周勃急得滿頭大汗,還是答不上來。漢文帝見狀,心中有些不滿,於是轉頭問陳平。
陳平不慌不忙,從容答道:“這些問題都有專門負責的官員。陛下若問判決案件的情況,可以詢問廷尉;若問錢糧收支情況,可以詢問治粟內史。”
漢文帝又問:“那你這個丞相負責什麼呢?”
陳平微微一笑,說道:“丞相的職責,在於輔佐天子,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撫萬民、親諸侯;外鎮四夷,內使卿大夫各儘其職。”
漢文帝聽後,對陳平的回答十分滿意,對他更加敬重。
周勃看到陳平對答如流,而自己卻一問三不知,心中十分慚愧,意識到自己確實不如陳平。
不久之後,他主動辭去丞相之職,陳平成為了唯一的丞相。
晚年的陳平,回顧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心中感慨萬千。
他曾對家人說:“我一生多陰謀,這是道家所忌諱的。我的後代或許會因此而斷絕,就算不絕,也會因禍事而衰敗。”
然而,他的智慧和謀略,卻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漢文帝二年,陳平病逝,諡號獻侯。
他從一個貧寒書生,憑借著過人的智慧、靈活的應變能力和對局勢的精準判斷,曆經數朝,成為西漢開國功臣,為漢朝的建立和穩定立下了赫赫戰功,其傳奇故事被後人傳頌不衰,成為了人們心目中智慧與謀略的象征。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