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淮陰城的石板路在烈日下泛著白晃晃的光,街邊的槐樹耷拉著葉子,無精打采。
一個身形修長卻衣衫襤褸的年輕人,正漫無目的地遊蕩,他就是韓信。
韓信自幼父母雙亡,靠著鄉鄰的救濟勉強維持生計,可他卻癡迷於研讀兵書,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那卷翻得破舊的《孫子兵法》,時常沉浸其中,旁若無人。
淮陰城的集市熱鬨非凡,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韓信來到集市,想尋些營生,卻因手無縛雞之力,又不願做些卑躬屈膝的雜活,屢屢碰壁。
一天,集市上的屠夫攔住韓信,周圍的人見狀,紛紛圍了過來,想看一場好戲。
屠夫斜著眼,滿臉嘲諷地說:“你成天帶著把破劍,裝模作樣,有本事就用這劍刺我;要是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
韓信握緊了劍柄,眼中閃過一絲憤怒,可片刻後,他緩緩鬆開了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俯身從屠夫的胯下鑽了過去。
周圍的人哄堂大笑,韓信卻麵不改色,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大步離去。
他在心中暗暗發誓,總有一天,要讓這些人對他刮目相看。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反秦的烽火迅速蔓延。
韓信聽聞消息,熱血沸騰,帶著他的寶劍,投身到項梁的起義軍之中。
在軍隊裡,韓信渴望一展身手,他向將領們提出了許多作戰建議,可這些建議不僅沒有得到重視,還遭到了嘲笑。
項梁戰死後,項羽成為了軍隊的統帥,韓信被任命為郎中。
他多次向項羽獻計,項羽卻隻沉迷於自己的武力,對韓信的謀略不屑一顧。
韓信深感失望,他意識到,在項羽麾下,自己永遠無法實現抱負,於是毅然離開了楚軍。
公元前206年,韓信輾轉來到了劉邦的軍營。
起初,他隻是一個管理糧草的小官,依舊無人問津。
一次,韓信因觸犯軍法,被判處死刑。
在行刑現場,前麵的十三個人已經被斬首,輪到韓信時,他抬頭仰望天空,長歎一聲:“漢王不是想要奪取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
監斬官夏侯嬰被他的話所吸引,仔細打量韓信,見他氣宇不凡,便下令將他釋放。
夏侯嬰與韓信交談後,對他的才華大為驚歎,隨即將他推薦給了劉邦。
劉邦雖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但並沒有真正認識到他的軍事才能。
直到有一天,丞相蕭何與韓信進行了一番長談。
蕭何被韓信的軍事見解所折服,認定他是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
此後,蕭何多次向劉邦舉薦韓信,可劉邦始終沒有放在心上。
不久後,劉邦的軍隊中有許多士兵因為不滿現狀,紛紛逃走。
韓信見自己依舊得不到重用,也心灰意冷,趁著夜色離開了軍營。
蕭何得知韓信逃走的消息,心急如焚,來不及向劉邦稟報,便騎著快馬連夜追趕。
這便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
劉邦得知蕭何連夜追韓信,十分驚訝,問道:“逃走的士兵那麼多,你都不追,為什麼偏偏去追韓信?”
蕭何回答道:“普通士兵多的是,可像韓信這樣的軍事奇才,天下難尋。大王若隻想偏安一隅,自然用不到他;但若想爭奪天下,非韓信不可。”
劉邦聽後,在蕭何的極力勸說下,決定舉行隆重的拜將儀式,任命韓信為大將。
拜將儀式結束後,劉邦迫不及待地問韓信:“丞相多次向我舉薦將軍,將軍有何良策助我奪取天下?”
韓信不慌不忙,分析道:“如今項羽雖強大,但他剛愎自用,不得人心。而大王您入關後,與百姓約法三章,深受百姓愛戴。我們可以先奪取關中,以此為根基,然後東出函穀關,與項羽爭奪天下。”
劉邦聽後,茅塞頓開,對韓信的謀略佩服得五體投地。
公元前206年八月,韓信采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派樊噲、周勃等人率領士兵去修複棧道,佯裝要從棧道出擊。
項羽的守軍被迷惑,放鬆了警惕。而韓信則親自率領大軍,繞道陳倉,突然發動襲擊,一舉平定了三秦之地。
這一戰,讓韓信初露鋒芒,名聲大噪。
公元前205年四月,劉邦在彭城之戰中遭遇慘敗,損失慘重。
韓信迅速收攏殘軍,與劉邦在滎陽會師。
此後,韓信指揮軍隊多次擊敗楚軍,成功扭轉了戰局。
劉邦任命韓信為左丞相,讓他率領軍隊攻打魏國。
韓信來到黃河邊,觀察魏軍的部署後,決定采用聲東擊西的戰術。
他表麵上集中船隻,做出要從臨晉關渡河的架勢,暗中卻派軍隊從夏陽用木罌缶渡河,奔襲安邑。
魏軍主帥魏豹毫無防備,倉促應戰,最終被韓信擊敗,魏國滅亡。
緊接著,韓信又奉命攻打代國。
在閼域,韓信與代軍展開激戰。
他巧妙地運用地形,將代軍引入山穀,然後伏兵四起,將代軍打得落花流水,俘虜了代國丞相夏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擊敗代國後,韓信馬不停蹄,率領三萬大軍東進,準備攻打趙國。
趙軍主帥陳餘得知消息後,集結二十萬大軍,在井陘口嚴陣以待。
井陘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陳餘自信憑借兵力優勢,足以抵擋韓信的進攻。
韓信深知此次戰役的艱難,他派間諜深入趙軍打探情報,得知陳餘拒絕了謀士李左車的奇襲漢軍糧草的建議後,心中暗自高興。
半夜,韓信挑選兩千名輕騎兵,每人手持一麵漢軍旗幟,潛伏在趙軍軍營附近的山上。
隨後,他又派一萬人作為先鋒,渡過綿蔓水,背水列陣。
趙軍見漢軍背水紮營,都哈哈大笑,認為韓信不懂兵法。
黎明時分,太陽從東方緩緩升起,驅散了黑夜的陰霾。
韓信站在軍隊前列,目光如炬,他深知今天這場戰鬥的重要性。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主力部隊如洶湧的洪流一般向趙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趙軍見漢軍來勢洶洶,毫不示弱,傾巢而出,與漢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
喊殺聲、兵器碰撞聲響徹雲霄,戰場上塵土飛揚,硝煙彌漫。
雙方激戰了一段時間後,韓信突然下令部隊佯裝敗退,丟棄旗鼓,向背水陣方向逃竄。
趙軍見狀,以為漢軍真的潰敗了,士氣大振,紛紛追擊。
一時間,趙軍如餓虎撲食般緊緊咬住漢軍的尾巴,營中隻剩下少量的守軍。
就在趙軍全力追擊漢軍的時候,潛伏在山上的兩千輕騎兵如閃電般迅速出擊。
他們如鬼魅一般衝入趙軍軍營,動作迅速而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