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軍漫長的囚禁日子裡,呂雉和劉太公相互扶持,彼此鼓勵,熬過了一個又一個漫長而黑暗的日夜,度過了三年生不如死的囚禁生涯。
公元前203年,楚漢雙方達成鴻溝和議,呂雉和劉太公終於獲釋。
回到劉邦身邊,呂雉卻驚覺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劉邦身邊多了年輕貌美的戚夫人,她肌膚勝雪,身姿婀娜,宛如春日盛開的桃花。
戚夫人能歌善舞,舉手投足間儘顯嫵媚之態,時常依偎在劉邦身旁,撒嬌獻媚,逗得劉邦開懷大笑。
而呂雉因多年的操勞和磨難,容顏憔悴,眼角爬滿了皺紋,雙手粗糙乾裂,與戚夫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儘管心中滿是委屈和不甘,呂雉卻將這些情緒深埋心底,繼續為劉邦出謀劃策,協助他鞏固統治。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建立漢朝,呂雉被封為皇後,兒子劉盈被立為太子。
然而,戚夫人並不滿足於此,她妄圖讓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取代劉盈成為太子。
於是,她日夜在劉邦耳邊哭訴,撒嬌嗔怪,請求劉邦立劉如意為太子。
劉邦也覺得劉如意性格果敢,像極了年輕時的自己,漸漸地動了廢立太子的念頭。
呂雉得知此事後,如墜冰窟,心急如焚。
她意識到,這不僅關乎自己的地位和尊嚴,更關係到兒子和呂氏家族的命運。
呂雉找到張良,神色凝重地說:“先生,如今太子之位岌岌可危,懇請先生為我出謀劃策,救救太子。”
張良沉思良久,緩緩說道:“陛下一直想要請出‘商山四皓’,卻未能如願。這四位高士德高望重,若太子能將他們請來輔佐,或許能改變陛下的想法。”
呂雉依計而行,派使者帶著厚禮,多次前往商山。
使者們翻山越嶺,曆經艱辛,言辭懇切地邀請四位高士出山。
在呂雉的不懈努力下,終於請出了“商山四皓”。
一次宴會上,劉邦看到太子身後站著四位白發蒼蒼卻氣質不凡的老者,心中大驚。
經詢問,得知是“商山四皓”,他意識到太子羽翼已豐,廢立之事已難以實現。
戚夫人得知後,如遭雷擊,癱坐在地,傷心欲絕,淚水如決堤之水般湧出。
她在劉邦麵前痛哭流涕,試圖挽回局麵。
劉邦無奈地安慰她:“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
公元前195年,劉邦病逝,劉盈即位,呂雉成為皇太後。
此時的呂雉,終於迎來了掌控命運的時刻。
她深知宮廷鬥爭的殘酷無情,為了鞏固兒子的皇位,開始鏟除異己。
首先,她將矛頭對準了戚夫人和劉如意。
呂雉下令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剃去她的長發,給她穿上粗布囚服,讓她舂米勞作。
戚夫人不堪忍受這樣的屈辱和折磨,一邊舂米,一邊作歌抱怨:“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裡,當誰使告女?”
呂雉聽聞後,怒不可遏,決定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她先是派人召劉如意進京,企圖將其殺害。
劉盈心地善良,擔心弟弟遇害,親自到城外迎接劉如意,並與他同吃同住,形影不離,讓呂雉一時無從下手。
然而,一天清晨,劉盈早起外出打獵,劉如意還在熟睡之中。
呂雉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派人給劉如意送去毒酒。
劉如意毫無防備,一飲而儘。
待劉盈趕回時,劉如意早已氣絕身亡,冰冷的屍體讓劉盈悲痛欲絕。
隨後,呂雉又對戚夫人施以殘忍的“人彘”之刑,砍去她的手腳,挖去雙眼,熏聾耳朵,灌啞喉嚨,將她扔在豬圈裡。
劉盈看到戚夫人的慘狀後,驚恐萬分,大病一場。
他派人對呂雉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後子,終不能治天下。”
從此,劉盈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身體和精神狀況日益惡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盈在位僅七年便病逝,呂雉立劉盈年幼的兒子劉恭為帝,自己臨朝稱製。
她繼續推行劉邦時期的休養生息政策,減輕百姓的賦稅和徭役,鼓勵農業生產。
她頒布政令,號召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使得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在她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經濟逐漸恢複。
同時,為了鞏固呂氏家族的地位,呂雉大肆分封呂氏子弟為王。
她的這一舉措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強烈反對,右丞相王陵直言:“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
呂雉聽後,心中不悅,表麵上對王陵客客氣氣,不久便將他明升暗降,剝奪了他的實權,改任他為太傅,實際上將他排除在核心權力之外。
在呂雉的統治下,漢朝的經濟日益繁榮,社會秩序也愈發穩定。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呂雉的身體每況愈下。
她時常感到疲憊不堪,病痛纏身。
公元前180年,呂雉病重。
她深知自己時日無多,為了防止呂氏家族在自己死後遭到清算,任命侄子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呂產統領南軍。並告誡他們:“高帝已定天下,與大臣約,曰‘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今呂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為變。必據兵衛宮,慎毋送喪,毋為人所製。”
不久,呂雉病逝,享年六十二歲。
她的去世引發了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
齊王劉襄率先起兵,討伐呂氏。
朝中大臣周勃、陳平等人也趁機發動政變,誅殺了呂氏子弟,迎立代王劉恒為帝,是為漢文帝。
呂雉從一個普通女子,一步步成為漢朝的實際統治者,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意誌、過人的智慧和果斷的決策,在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儘管她的手段殘忍,飽受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為漢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她的故事,也成為了中國曆史長河中一段難以磨滅的傳奇。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