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司馬懿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2章 司馬懿(1 / 2)

東漢末年,風雲激蕩,宛如一幅山河破碎、蒼生蒙難的末世圖景。

曾經輝煌的漢室在桓靈二帝的昏庸統治下搖搖欲墜,宦官與外戚爭權奪利,朝政腐敗不堪,百姓在苛捐雜稅與戰亂中苦苦掙紮。

四方豪傑並起,割據勢力林立,整個天下陷入了無儘的紛爭與混亂之中。

就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在河內溫縣的司馬家族,一顆注定要在曆史長河中掀起驚濤駭浪的新星悄然孕育,他就是司馬懿。

司馬懿出生於世家大族,家族世代為官,書香門第的熏陶賦予了他與生俱來的沉穩與睿智。

自幼,司馬懿便展現出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超乎常人的聰慧,無論是儒家經典、曆史典籍,還是兵法謀略,他都如饑似渴地研讀。

在書房的昏黃燭光下,常常能看到他專注讀書的身影,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門,也在他心中種下了匡扶天下、建功立業的種子。

然而,在這個英雄輩出、時局瞬息萬變的時代,想要嶄露頭角並非易事。

司馬懿深知,時機未到,過早地暴露自己的鋒芒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禍。

於是,他選擇在家族的庇護下默默沉澱,觀察著天下局勢的變化,等待著那個能讓他一展宏圖的機會。

彼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勢力如日中天。

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聽聞司馬懿的才名後,便迫不及待地派人征辟他入府為官。

對於曹操的征召,司馬懿卻陷入了深思。

他看到漢室已然衰微,曹操雖實力強大,但因“挾天子”之舉背負諸多爭議,天下局勢尚不明朗。

此時投身曹營,究竟是踏上青雲之路,還是陷入權力的旋渦,他難以抉擇。

經過一番權衡,司馬懿決定裝病婉拒,以逃避初次征召。

他閉門不出,對外宣稱身患重病,無法起身行走,連生活起居都需要他人照料。

曹操生性多疑,對司馬懿的托病之舉心生疑慮,派人暗中監視。

司馬懿則憑借著出色的演技,成功騙過了曹操的眼線,暫時躲過了這場征召。

但曹操怎會輕易放過這樣的人才。

幾年後,曹操再次派人強行征召司馬懿,並放出狠話,若再不應召便將其下獄。

麵對曹操的強硬態度,司馬懿明白,自己已沒有退路。

無奈之下,他隻得踏入曹營,擔任文學掾,就此開啟了他漫長而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

初入曹營,司馬懿深知自己身處險境,周圍皆是曹操的心腹和各方勢力的眼線。

他行事極為低調謹慎,從不輕易發表自己的見解,隻是默默地觀察著各方勢力的博弈,努力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尋找自己的立足之地。

他憑借出眾的智謀,在處理政務時條理清晰、滴水不漏,逐漸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然而,曹操生性多疑,對司馬懿“鷹視狼顧”之相頗為忌憚。

所謂“鷹視狼顧”,即目光如鷹般銳利凶狠,回首時如狼般警覺多疑,這種麵相在古代被視為野心勃勃、心懷不軌的象征。

曹操曾多次試探司馬懿,有一次,他故意在司馬懿身後喊他的名字,司馬懿不自覺地以“狼顧之姿”回頭,這一幕讓曹操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告誡曹丕需提防此人。

司馬懿敏銳地察覺到曹操的猜忌,心中暗自警惕。

為了消除曹操的疑慮,他愈發收斂鋒芒,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輔佐曹丕之中。

在曹丕與曹植的世子之爭中,司馬懿為曹丕出謀劃策,分析局勢,幫助曹丕在曹操麵前樹立良好形象。

他教導曹丕要禮賢下士,廣納人才,以寬厚仁慈的形象示人;同時,在關鍵時刻,為曹丕提供應對曹植競爭的策略。

在司馬懿的輔佐下,曹丕逐漸在這場激烈的權力角逐中占據上風,最終成功登上世子之位。

曹丕對司馬懿的幫助感激涕零,將他視為自己的心腹,這也讓司馬懿在權力核心站穩了腳跟,為他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曹丕稱帝建立魏國後,對司馬懿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此時的魏國,雖據北方大地,但邊境仍不太平,東吳與蜀漢時常侵擾,妄圖蠶食魏國的領土。

司馬懿開始頻繁參與軍事行動,從幕後走向台前,在對抗外敵的戰場上大展身手,逐漸嶄露頭角。

在對吳作戰中,司馬懿多次率軍抵禦東吳進攻。

他深入研究東吳的軍事特點,洞察其水軍優勢與陸地作戰短板,製定了穩紮穩打的戰略。

在濡須口之戰中,麵對東吳孫權親自率領的精銳水師,魏軍將士們心中充滿了恐懼。

孫權的水師戰船高大堅固,士兵們水性嫻熟,在江麵上如魚得水。

而魏軍大多是北方人,不習水戰,麵對東吳的水師,心中難免有些發怵。

司馬懿深知士氣的重要性,他親自巡視軍營,鼓舞士兵們的士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站在高台上,對著士兵們大聲喊道:“將士們,我們雖不習水戰,但我們有鋼鐵般的意誌和無畏的勇氣。東吳水師雖強,但他們遠離本土,補給困難。隻要我們堅守城池,利用地形優勢,定能擊退敵軍!”

士兵們聽了司馬懿的話,士氣大振,紛紛表示要與敵軍決一死戰。

戰鬥打響後,司馬懿指揮魏軍堅守城池,巧妙利用地形設置防線。

他在濡須口周圍布置了大量的鹿角、拒馬等防禦工事,阻止東吳水師靠近岸邊。

同時,他派遣小股部隊騷擾東吳後方補給線,燒毀東吳的糧草輜重,襲擊東吳的運兵船隊。

孫權久攻不下,糧草漸乏,軍隊士氣低落。

在一次戰鬥中,孫權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部隊試圖突破魏軍防線,卻陷入了司馬懿的包圍圈。

魏軍將士們奮勇殺敵,將孫權的部隊團團圍住。

孫權見勢不妙,急忙率領部隊突圍。

在突圍過程中,孫權的戰馬被魏軍的絆馬索絆倒,孫權險些被魏軍俘虜。

幸好他的部將周泰拚死相救,才使他得以逃脫。

經此一役,孫權深知魏軍的厲害,無奈之下,隻得退兵。

此役讓司馬懿聲名遠揚,在軍中威望大增,他的軍事才能得到了魏國上下的一致認可。

而在對抗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北伐中,司馬懿更是成為魏國的中流砥柱。

諸葛亮智謀超群,心懷興複漢室的壯誌,北伐初期屢戰屢勝,魏國邊境告急。

消息傳到洛陽,魏明帝曹叡大驚失色,急忙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在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有的主張求和,有的主張堅守,一時難以達成共識。

此時,司馬懿站了出來,他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形勢,認為諸葛亮雖然智謀過人,但蜀漢國力弱小,糧草運輸艱難,難以支撐長期的戰爭。

隻要魏軍采取正確的戰略,堅守不出,消耗蜀軍的糧草,必能擊敗諸葛亮。

曹叡聽了司馬懿的分析,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任命司馬懿為大都督,率軍抵禦諸葛亮的北伐。

司馬懿奉命出征,與諸葛亮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智謀較量。

在街亭之戰中,司馬懿抓住馬謖輕敵冒進的弱點,派張合切斷蜀軍水源,一舉攻克街亭。

馬謖是諸葛亮頗為器重的將領,但他剛愎自用,不聽從諸葛亮的指揮,擅自將軍隊駐紮在山上。


最新小说: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她斷絕情愛後,季總哭紅了眼 認親後,真少爺殺瘋了 炊事老兵:奮鬥在九零年代 美食:街邊小炒,饞哭星際大廚 過期蘋果 戀愛攻略,但惡毒女配 我的外賣通萬朝 我道門天花板,強億點很合理啊 我在恐怖遊戲開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