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郭嘉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6章 郭嘉(1 / 2)

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的征途上,曹軍仿若一支在狂風巨浪中艱難前行的孤舟。

狂風裹挾著漫天的黃沙,仿若無數尖銳的暗器,無情地抽打在曹軍將士的臉上,行軍之路被這惡劣的天氣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霾。

戰馬嘶鳴,蹄聲踏破荒原的寂靜,曹操立馬山頂,極目遠眺,隻見漫山遍野的烏桓騎兵如洶湧的潮水般湧動,那密密麻麻的人馬,仿若無邊無際的黑色海洋,將曹軍的陣營圍得水泄不通。

曹操眉頭緊鎖,心中暗自估算著雙方兵力的懸殊,憂慮之色悄然爬上了他那飽經滄桑的麵龐。

營帳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謀士們圍坐一團,麵色凝重,進諫退兵者有之,主張堅守者亦有之。

有的謀士言辭急切,懇請曹操退兵,以保大軍周全,他們列舉著糧草補給的困難、地形的不利以及敵軍的強大;有的則建議堅守,等待時機,認為貿然進攻隻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就在曹操內心搖擺不定之時,一個清瘦卻堅毅的身影從人群中閃出,正是郭嘉。

“主公,敵軍雖眾,但陣型未穩。我軍千裡奔襲,如今正是破敵的絕佳時機。此時不戰,更待何時?”郭嘉目光如炬,言辭鏗鏘,每一個字都仿若重錘,打破了戰場上令人窒息的沉默。

曹操抬眸看向郭嘉,隻見他雖身形單薄,麵色略顯蒼白,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果敢與自信。

曹操心中一動,多年來與郭嘉並肩作戰,他對郭嘉的謀略深信不疑。

略一思忖,曹操大手一揮,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在郭嘉的謀劃下,張遼一馬當先,率領著曹軍精銳如猛虎下山般衝向烏桓軍。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刀光劍影閃爍,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這場戰役打得異常慘烈,雙方士兵奮勇廝殺,毫不退縮。

烏桓騎兵擅長騎射,他們在戰場上往來馳騁,箭如雨下;曹軍則以頑強的鬥誌和嚴明的紀律與之抗衡,步兵手持盾牌,組成緊密的防線,抵擋著敵軍的衝擊,騎兵則尋找機會,對烏桓軍進行穿插包抄。

曹操在後方指揮,目光卻不時掃向郭嘉,見他雖身處戰局之中,卻鎮定自若,有條不紊地分析著戰場形勢,不時向曹操進言。

最終,曹軍大獲全勝,斬殺烏桓單於蹋頓,徹底平定了北方。

回師途中,郭嘉的病情卻日益加重。

他躺在馬車裡,臉色愈發蒼白,氣息也變得微弱。

曹操心急如焚,多次親自探望,詢問病情,四處尋找名醫為他診治,卻都無濟於事。

曹操坐在郭嘉的床邊,看著昔日那個意氣風發、談笑間便能決勝千裡的謀士如今虛弱地躺在病榻上,心中滿是悲痛與不舍。

他緊緊握著郭嘉的手,仿佛這樣就能留住他的生命。

郭嘉出身潁川郭氏,雖家族並非頂級豪門,卻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自幼,郭嘉便展現出非凡的聰慧,對諸子百家、兵法謀略過目不忘。

年少的郭嘉,常常獨坐庭院,手捧竹簡,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

他對天下大勢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與誌同道合的朋友談論時事,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少年時,他便洞察漢末天下將亂,暗中結交英雄豪傑,為日後施展抱負做準備。

他深知,在這個亂世之中,唯有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謀略,才能輔佐明主,成就一番大業。

初出茅廬,郭嘉投靠了袁紹。袁紹當時兵多將廣,謀士如雲,看似是成就大業的最佳選擇。

袁紹出身名門望族,“四世三公”的顯赫家世,使得天下賢才紛紛來投。

他的營帳之中,整日高朋滿座,謀士們各抒己見,討論著天下局勢。

然而,郭嘉在袁紹帳下待了一段時間後,便敏銳地察覺到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

袁紹雖有宏大的誌向,卻在決策時優柔寡斷。

每次商議大事,他總是猶豫不決,聽了這個謀士的建議覺得有理,聽了那個謀士的觀點又覺得可行,卻始終無法下定決心付諸行動。

而且,他表麵上禮賢下士,對謀士們恭敬有加,內心卻猜忌多疑,不能真正信任和重用他們。

郭嘉深知,在這樣的主公麾下,自己的才能難以得到充分施展,也無法實現匡扶天下的抱負。

於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袁紹。

直到經荀彧推薦,郭嘉與曹操相見。

兩人促膝長談,縱論天下大勢,從漢室衰微到諸侯割據,從民生疾苦到戰略布局。

曹操發現,郭嘉對局勢的分析鞭辟入裡,提出的見解與自己不謀而合,不禁大喜過望,感歎道:“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郭嘉也認定曹操是自己苦苦尋覓的明主,從此,開始了他為曹操出謀劃策的生涯。

曹操與呂布在濮陽之戰後陷入僵持,久攻不下,將士疲憊,曹操也萌生退意。

郭嘉卻力排眾議,他向曹操分析道:“呂布有勇無謀,如今屢戰屢敗,銳氣已失。陳宮雖有智謀,但反應遲緩。我軍可引沂水、泗水灌城,必能破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依計而行,果然水淹下邳,生擒呂布,除掉了一大勁敵。

在實施水淹之計的過程中,曹軍將士們日夜奮戰,挖掘河道,修築堤壩。

郭嘉則在一旁密切關注著戰局的變化,隨時調整策略,以防呂布狗急跳牆,做出瘋狂的舉動。

最終,呂布的軍隊在洪水的衝擊下土崩瓦解,他本人也被曹操擒獲。

官渡之戰前,曹操對與袁紹的實力差距深感憂慮。

袁紹占據冀州、青州、幽州、並州等地,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而曹操的勢力範圍相對較小,兵力也遠不及袁紹。

在眾人都對這場實力懸殊的對決感到擔憂時,郭嘉獻上“十勝十敗”之說,從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十個方麵對比曹操與袁紹。

他指出曹操在“道”上,順應天理,以匡扶漢室為己任,深得民心;而袁紹雖出身名門,卻心懷不軌,妄圖篡漢自立,不得人心。

在“義”上,曹操以正義之師討伐叛逆,師出有名;袁紹則為了一己私利,挑起戰爭,不得道義支持。

在“治”上,曹操治理有方,賞罰分明,軍隊紀律嚴明;袁紹則法令鬆弛,內部矛盾重重。

在“度”上,曹操豁達大度,用人唯才,能容忍下屬的小過失;袁紹則心胸狹隘,嫉賢妒能,不能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


最新小说: 夜宿阿姨家,阿姨給我介紹閨蜜 頂級尤物:京圈大佬齊聚修羅場 墨總,再不追妻就晚了 穿書八零,傅首長的鄉下媳婦變了 木蘭心 首富裝窮十年,妻子改嫁當天覺醒 給毛料開窗,沒有人比我更專業 我的職業是殺手 終極一班之時空獵人 男模不是黑曆史,那是我的來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