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曹植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8章 曹植(1 / 2)

東漢初平三年192年),中原大地正經曆著劇烈的動蕩。

董卓之亂餘波未平,各路諸侯割據混戰,生靈塗炭。

就在這樣一個亂世之中,曹植出生於東武陽城今山東聊城,另有一說為鄄城)。

他的父親曹操,此時已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謀略,在兗州站穩腳跟,正虎視眈眈地覬覦著天下。

母親卞氏,出身低微卻性情寬厚,在曹操眾多妻妾中以賢良淑德著稱。

這樣的家庭環境,既賦予了曹植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也培養了他對世事的敏銳洞察力。

自幼,曹植便展現出異於常人的聰慧。

當時的貴族子弟,往往在啟蒙階段學習《孝經》《論語》等儒家經典,曹植卻展現出超越年齡的領悟力。

據《三國誌》記載,他十歲左右便能誦讀《詩經》《楚辭》以及先秦兩漢的辭賦數十萬言,不僅能熟練背誦,還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文學精髓。

這種天賦異稟,在當時的曹氏家族中顯得尤為突出。

曹植不僅博聞強記,更擅長寫作,常常下筆成章。

有一次,曹操看到他的文章,心中不免疑惑,懷疑是請人代筆。

他把曹植叫到跟前,語氣嚴厲地質問:“這文章莫不是你請人捉刀?”

曹植不慌不忙,跪地行禮後堅定地回應:“言出為論,下筆成章,父親若不信,可當場出題考驗,兒臣豈會請人代筆?”

曹操見他言辭懇切,眼神中透著自信,心中暗暗稱奇,但仍想一試究竟。

不久後,鄴城銅雀台落成。

這座巍峨壯麗的高台,不僅是曹操彰顯權勢的象征,更是當時文人雅士彙聚的文化中心。

曹操帶著諸子登台,興致勃勃地讓他們各自作賦,以展示才華。

曹植站在高台上,俯瞰著鄴城的繁華與壯麗,腦海中思緒萬千。

隻見他略一思索,便援筆立成《登台賦》。

賦中寫道:“建高殿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衝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川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這篇賦文,不僅辭藻華麗,對仗工整,更巧妙地將銅雀台的雄偉與曹操的文治武功融為一體,歌頌了父親的雄心壯誌。

曹操讀罷,大為驚異,從此對曹植寵愛有加,甚至在與謀士們談論繼承人問題時,多次流露出對曹植的讚賞,認為他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

曹植不僅文采出眾,還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

十六歲那年,他隨父東征烏桓。

此次出征,路途遙遠,環境惡劣,但曹植並未有絲毫退縮。

一路上,他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和百姓的疾苦,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曹操在途中寫下了氣勢磅礴的《觀滄海》,而曹植也受到父親的感染,創作了《白馬篇》。

詩中“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淩鮮卑。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以一位英勇的遊俠兒為原型,展現出少年曹植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壯誌。

詩中對遊俠兒高超武藝的描寫,以及他為國捐軀的決心,字字鏗鏘,充滿了陽剛之氣,成為中國古代邊塞詩的經典之作。

此時的曹植,在文學與軍事方麵初露鋒芒,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也讓曹操對他寄予厚望。

隨著年齡的增長,曹植逐漸從一個單純的文學青年,卷入了激烈的世子之爭。

在這場關乎曹魏政權未來走向的權力角逐中,他的才華與性格成為了一把雙刃劍。

一方麵,他憑借出眾的才華吸引了眾多文人謀士的追隨。

丁儀、丁廙兄弟出身名門,博學多才,尤其擅長文學創作,他們對曹植的才華極為欽佩,認為曹植才是最適合繼承曹操大業的人選;楊修更是聰慧過人,學識淵博,曾擔任曹操的主簿,對曹操的心思揣摩得十分透徹。

他們組成了“曹植四友”,成為曹植的智囊團,為他出謀劃策,在曹操麵前極力推崇曹植。

丁儀兄弟常常在曹操麵前誇讚曹植的文學才華和政治抱負,楊修則憑借自己在曹操身邊的便利,將曹操的想法和動態及時告知曹植,幫助他更好地應對曹操的考驗。

在他們的支持下,曹植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日益穩固,與兄長曹丕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然而,曹植性格疏放,任性而行,不知調理,飲酒無度。

這種性格特點在日常生活中或許是一種灑脫,但在殘酷的權力鬥爭中,卻成為了致命的弱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生的兩件事,成為他命運的轉折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年的一天,曹植在與友人飲酒作樂後,乘著醉意,駕車闖入禁道司馬門。

司馬門是皇宮的重要門戶,專供皇帝出入,尋常人等未經許可不得擅入。

而曹植卻在醉酒狀態下,駕車在專供皇帝行車的馳道上肆意行駛,最後從司馬門出宮。

這一行為嚴重觸犯了曹操的威嚴,也違背了朝廷的禮法製度。

曹操得知後,勃然大怒,立即下令處死公車令,同時加強了對諸侯的法規禁令,以儆效尤。

曹植也因此逐漸失寵,曹操對他的信任大打折扣。

同年,荊州局勢危急,曹仁被關羽圍困,情況十分危急。

曹操經過深思熟慮,決定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兼征虜將軍,派他帶兵去解救曹仁。

這是一個難得的建功立業的機會,曹操對曹植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借此機會證明自己的軍事才能。

出兵前,曹操特意將曹植喚來,準備詳細地告誡他相關事宜,傳授作戰經驗和策略。

然而,當使者來到曹植府邸時,卻發現他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根本無法受命出征。

曹操得知此事後,對曹植徹底失望,心中立他為世子的想法也徹底打消。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兄長曹丕善於權謀,矯情自飾。

曹丕深知父親曹操重視人才和能力,於是他努力學習兵法、政務,在處理事務時表現得兢兢業業、一絲不苟。

同時,他懂得在曹操麵前表現自己的恭順和才能,從不輕易流露自己的真實情緒。

他還在宮廷中拉攏了眾多勢力,包括曹操身邊的宮女和近臣,都為他說好話。

例如,他與曹操的寵臣賈詡關係密切,經常向賈詡請教如何在儲君之爭中獲勝。


最新小说: 漢節 彆瘋!我能入侵思維禁區 人生半途之重生暴富圓夢 卡牌融合,開局一張黃巾士卒卡! 剛成紫袍僵王,清冷校花讓我洞房 被挖重瞳後,我雕刻出齊天大聖! 仙子請自重 開局合歡宗,絕美師尊讓我傳宗接代 穿越後,我帶著兄弟稱霸星域 我在美漫做驚奇蜘蛛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