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來這麼多人麼?”
“當然有必要。”
“你不是喜歡以一敵萬麼?”
“因為我就是那個‘萬’!”
“切!我記得你號稱什麼‘三軍將士齊俯首,百萬軍中逞無敵’?”
“那就是吹牛的,就好比什麼君臨天下,讓人聽個樂子而已,騙騙彆人不算什麼大事,千萬不能騙自己!”
“我怎麼記得,你這幾年經曆的每一場征戰,都是帶領士卒衝鋒?”
“衝鋒是有技巧的,我正前方的敵兵肯定少於我的槍芒覆蓋範圍。
另有一點,敵方大將的臨陣指揮能力太差,縱然真的有百萬大軍,也不過是一群扶不上牆的烏合之眾。”
李瑾瑜和李沉舟相對而坐,不僅沒有立刻開打,反而笑嗬嗬的聊天。
隻不過李瑾瑜從不吃虧,就算是小小的口頭便宜,也是半點不讓。
“征戰沙場好玩麼?”
“好玩?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你覺得這是一場遊戲?”
李沉舟道:“當然不是遊戲!”
李瑾瑜喝道:“既然不是遊戲,那就沒有什麼好玩不好玩,征戰沙場從來都不是遊戲,而是鮮血和白骨!”
趙師容道:“那又如何,若是沒有這些戰爭,閣下如何能夠封侯?”
李瑾瑜道:“掃平倭寇的時候,我的副將戚繼光,曾寫過一些詩詞,不知李夫人是否有興趣聽一聽?”
趙師容道:“請講。”
李瑾瑜道:“小築暫高枕,憂時舊有盟,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雲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這首詩寫得如何?”
李沉舟讚道:“豪氣乾雲,這位戚將軍當真是大英雄、大豪傑!”
趙師容道:“但你是郡侯!”
公孫蘭冷笑道:“瑾瑜不是為了封侯而征戰沙場,他是為了保家衛國。
在征戰沙場的過程中,他立下了潑天功勞,皇帝獎勵戰功,這才封為金陵郡侯,李夫人,你搞錯了順序!”
趙師容道:“確實如此,我應該向李侯爺致歉,請李侯爺原諒。”
李瑾瑜笑道:“沒關係。”
李沉舟道:“我有些好奇,你想要漁翁得利,為何隻來了這麼點人?”
李瑾瑜道:“因為就在權力幫和唐門生死對決的時候,龍武衛大軍已經在進攻權力幫分壇,每一處分壇!”
李沉舟道:“配合的好默契!”
李瑾瑜解釋道:“這是唐老太太給自己留的後路,她主動配合我,就相當於送我人情,我必須要有所償還。”
柳兒小聲說道:“唐門雖然是江湖門派,實際上卻是家族,家族傳承和門派傳承不同,以家族存續為主。”
何君琪道:“所以,如果你在等待袁天罡,可以放棄這個想法。”
李沉舟道:“唐老太太想要保住唐門的傳承,為何做的這般激烈?經過這場大戰,唐門至少損失八成底蘊。”
李瑾瑜道:“江湖規矩,你得罪了彆人的時候,想要保住性命,就要付出足夠多的代價,唐門這些年做出的錯誤選擇太多,這是應該承受的代價。”
公孫蘭道:“不要覺得這隻是唐十五的錯誤,唐門是一個整體,不會因為這新舊兩派分家,就能撇清責任。”
何君琪道:“投靠武三思,並不算是錯誤,但唐門不可以,因為唐門實在是太危險,也太過防不勝防。”
公孫蘭道:“不把手腳打斷,謹慎小心的李侯爺,怎麼會放心呢?”
李沉舟道:“真是老狐狸,作為解惑的報答,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秘密,這件事可能關乎到你的生死。”
李瑾瑜道:“如果我沒猜錯,你說的應該是上一代的‘唐門六識’?”
唐門六識,即為:唐看、唐聽、唐聞、唐感、唐舌、唐思。
六人精通一套合擊陣法,如果被他們製住,不能想,不能吃,不能動,不能感,不能聞,不能視,形同廢人。
更為可怕的是,哪怕偷襲擊殺其中一人或者兩人,餘下的人也能催動合擊陣法,與敵人進入互相牽製的狀態。
】
據說創出這套陣法的唐門前輩,曾經許下兩個異常陰毒的誓願:
——縱然霸王之勇,關公之義,萬世之功,也不能活著脫離陣法封鎖。
——除非天為之裂,地為之陷,唐門不複,真龍臨凡,並有人為救被困之人不惜一死,方可破壁而出!
不過這也有個問題,便是被陣法困住之後,不吃不喝,豈不是會餓死?
還真就不會!
因為被陣法困住之後,會如同服下天香豆蔻,陷入到假死狀態,縱然是被封閉十年八年,也不會餓死渴死。
當然,並不能無限假死,該有的損耗還是會有,相當於用六個唐門高手的性命,拚掉能夠覆滅唐門的強敵。
原劇情中,唐門六識在僅剩四人的情況下,仍舊能夠控製住蕭秋水。
直到七年之後,蕭秋水才脫困!
唐門六識是唐門最強的武器,自然不可能隻有一代,而是代代相傳。
據說上一代出了點問題,沒有選定傳人便已經身死,如今這一代,是經過無數的殺戮和考驗,層層篩選而來。
篩選方式很簡單,那就是每一脈都隻留下一人,活著的繼承師父名號。
李瑾瑜道:“他們在哪兒?”
李沉舟小聲說了一句話,李瑾瑜露出了然的神色,隨即站起身子。
李瑾瑜道:“現在,咱們兩個可以動手了,你快等不及了吧?”
李沉舟道:“實話實說,以前我不期待與你對決,不過我聽師父說,天下間有四門拳術最為強大,分彆是:
佛拳大光明拳,內家太極拳,真氣天地霸拳,氣血則是你的……”
李瑾瑜道:“山海拳經!”
李沉舟道:“你剛才說,君臨天下名不副實,我很想知道,我這對稱霸十幾年的拳頭,是不是天下第一拳?”
李瑾瑜道:“當然不是,畢竟佛拳道拳之主,都是無上大宗師,你的拳術再怎麼厲害,也沒到這種程度。”
李沉舟道:“看來,我是一個名不副實之人,這滋味可真不好受。”
李瑾瑜道:“無所謂,這都隻不過是宣揚名號,我用過這種手段,我的那些名號,很多是我雇人吹噓的。”
說話功夫,李瑾瑜雙腿下蹲,紮了一個馬步,雙手平舉,一前一後,掌心向上,擺出“二郎擔山”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