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殺!殺!”
邱神劫本就是非常癲狂的人,他的性格非常極端,有恩必報,有仇當然也是必報,對於殺戮更是從不在意。
如今大仇得報,自己的生命即將到達儘頭,殺戮之心毫無保留的釋放。
邱神劫號稱“白骨山人魔”,一生殺戮不知凡幾,此刻全無顧忌,揮灑間儘是澎湃勁力,翻掌擊殺數十人。
“老夫今日必死無疑,便用你們這些家夥來陪葬,都給我去死吧!”
邱神劫怒吼一聲,一掌轟殺九色旗兩位旗主,左手青龍探爪,抓住端木旗的假兒子端木俊,捏斷了他的脖子。
什麼樣的人最難對付?
當然是不怕死的人。
一夫拚命,百人退避。
尤其邱神劫催動死極神功,功力暴漲數倍,近乎無窮無儘,堪稱是一尊打不死的殺神,誰人敢直攖其鋒?
郭靖倒是有這份心思,隻不過他真氣嚴重損耗,已經沒有出招之力。
西門吹雪打算出手,可就在他拔劍之前,李瑾瑜已經掠至邱神劫頭頂。
“嗷~~”
龍吟聲中,金黃色的巨龍張牙舞爪席卷而下,邱神劫渾厚的氣勁被一掌轟的潰散,胸口好似壓了一座巨山。
飛龍在天!
降龍十八掌碾壓而下,邱神劫便是有千般狂傲,也不敢稍有大意,雙掌聚起全部功力,迎向咆哮的怒龍。
“轟!”
邱神劫的雙臂發出碎裂之聲,緊跟著被掌力硬生生扭成麻花,鮮血碎骨四散飆射,邱神劫仰天發出一聲慘呼。
李瑾瑜借力再次飛上半空,隨即又是一招飛龍在天,轟向邱神劫頂門。
邱神劫雙臂被廢,氣門受損,經脈斷裂大半,如何能夠扛住這一掌?
隻聽得一聲爆響,邱神劫自此消失在人世間,掌力順著山脈走勢,向著下方飛速蔓延,山嶺隨之裂開縫隙。
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鴻漸於陸、利涉大川、時乘六龍、震驚百裡、或躍在淵、密雲不雨、龍戰於野……
兩招“飛龍在天”轟殺邱神劫,李瑾瑜並未停手,而是對著山嶺轟出連環不斷的重掌,降龍十八掌在李瑾瑜手中排列組合,氣芒有開山破嶺之力。
刹那之間,李瑾瑜已經對著山嶺轟出十五掌,身子被山嶺反震至半空。
飛龍在天!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九五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中最好的一爻,事物發展至此,已經提升到了巔峰,緊隨其後的必然是衰落。
物極必反,命曰環流,此乃天地之間的正理,風起雲湧,潮起朝落,掌力到了飛龍在天,則必然會亢龍有悔。
哪怕是把降龍十八掌練到登峰造極境界的蕭峰,亦或是洪七公、郭靖、蘇燦等高手,也無法扭轉這一過程。
李瑾瑜當然也無法扭轉。
隨著掌力轟出,李瑾瑜的氣機變得越來越弱,似乎被山嶺反震成重傷。
郭靖遠遠地看著,他擅長弓箭,視力極佳,降龍十八掌這種大開大合、至陽至剛的掌法,最是契合郭靖。
他本就得十五招掌法傳授,如今見到李瑾瑜施展掌法,自是認真觀摩。
他練功的時候,曾經問過,飛龍在天這一招居高臨下,威力雖強,但身子不方便閃避,豈不容易被敵人偷襲?
洪七公為他講解武道,黃蓉為他講解的易經,郭靖仍舊想不明白。
如今看到李瑾瑜出招,終於知道飛龍在天之後應該是——神龍擺尾!
這招原本叫做“履虎尾”,是遭遇敵人強招突襲時,解危自救的絕招,也是降龍十八掌的最後一招。
若是按照順序傳授招式,郭靖不該會這一招,但洪七公授藝之時,並未按照順序傳招,早早傳下神龍擺尾。
行走江湖,安全第一,這種能夠保命遁走的強招,自是應該早早傳授。
李瑾瑜飛龍在天,緊隨其後的應該是氣機衰落,在脊柱如龍,身子好似長龍一般翻轉,龍尾從上而下劈出。
至此,李瑾瑜連出十七招,右掌凝聚無窮力道,落地的刹那,雙足紮了個穩如山嶽的馬步,右掌對前方狂轟。
亢龍有悔!
十八招掌法力道彙聚為一體,而在天子望氣之下,李瑾瑜已經尋到伏蛟嶺的山脈核心,正是要“攻敵必救”。
金黃色的巨龍飛射而出,數百武林人士雙目圓睜,滿臉都是不可思議。
隻因為長龍所過之處,伏蛟嶺的主峰寸寸崩塌,丘巒崩摧,竟然被李瑾瑜轟出山路,不過山路又被碎石掩埋。
數之不清的碎石把真氣巨龍掩蓋在山嶺之間,大地緊跟著發出震動,好似藏於九地之下的蒼龍欲要遨遊九天。
郭靖忍不住大喝道:“好!”
一個麵色刻薄之人冷笑道:“你還能看得懂不成?這一招有什麼好處?若想要溜須拍馬,豈能輪得到你!”
黃蓉譏諷道:“你這家夥若是看不起我靖哥哥,方才為何不上台?連登台的勇氣都沒有,那就老實閉嘴!”
江玉燕道:“郭少俠,不知我家王爺這一掌哪裡好,且給大家說說。”
郭靖撓了撓額頭,他並不是能言善辯之人,雖然理解武道精要,但卻不知該如何用文雅的語言描述出來。
左思右想,隻能擠出來兩個字
——循環!
“循環?什麼循環,我看……”
此人話音還未落下,一隻鐵掌按在他的肩膀上,隻聽得喀嚓一聲,他的肩膀被鐵掌壓碎,疼的齜牙咧嘴。
被人廢了手臂,他卻半點也不敢對來人炸毛,因為出手的人是裘千仞。
裘千仞從來都不是講理的人!
鐵掌幫如何崛起的?
搶衡山派的地盤崛起的。
此次來峨眉派做什麼?
展露武功,提高名望,搶占地盤。
看著裘千仞森冷的目光,哀嚎之聲硬生生止住,裘千仞冷笑道:“今天教你個道理,小聰明是活不久的!”
獨孤一鶴道:“循環?郭少俠這兩字說得好,一針見血,簡單精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