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一聲爆響,右側的山峰被四架機關傀儡摧毀,把穆霓凰的大軍切斷成前後兩部分,讓其首尾不能顧。
這是取勝的機會麼?
這當然不是取勝的機會!
前軍由穆霓凰親自指揮,後軍由梅長蘇負責壓陣,無懼任何士卒突襲。
梅長蘇的戰術就是一種,那就是堂堂正正發動攻擊,與南詔拚消耗,靠著兵力的絕對優勢,一舉蕩平南詔國。
眼見突襲戰術被破解,趙大雖心有不甘,但還是果決的發布撤退命令。
進攻的時候人少是劣勢,撤退的時候人少就是優勢,再加上玄武青龍崩裂出的碎石,硬是擋住了穆霓凰大軍。
窮寇莫追。
穆霓凰不確認趙家是否還留有機關玄武和機關青龍,並沒有讓士卒追著趙大猛攻,而是讓士卒就地休整。
俘虜的機關器械,送到朝廷,讓工部的高手工匠拆解,俘虜的士卒,全都看押起來,等待李瑾瑜親自處置。
沿途的巨量碎石,交給士卒緩緩地清理,不需要完全打通,隻需要製造出一條路徑,餘下的以後再處理。
待到把這些事情處理好,穆霓凰接到了戰報,雖然早就有心理準備,還是大為震驚,不由得大叫“幸運”。
趙大這一輪突襲,造成的傷亡竟然超過四千,敵方傷亡卻不足一千。
若非梅長蘇及時提醒,恐怕山崩地裂之時,被分割成兩部分的大軍,後軍狼狽潰散,前軍則會被趙大吃掉。
換而言之,若是趙大計劃成功,穆霓凰三萬大軍,一戰便會潰散。
就算計劃沒能成功,斷裂的山脈就是天然的阻隔,讓穆霓凰不敢派半個士卒追逐,他們可以安全的離去。
真是好厲害的人物!
穆霓凰深深地歎了口氣,隨後去安慰受傷的士卒,安撫士卒的情緒。
山崩地裂的那一瞬間,造成的損失並不算大,對於士氣卻是嚴重打擊。
嶺南苗疆之地,盛產鬼神傳說,趙大這一手地龍翻身,造成的影響絕非三五日可以消除,至少需要五場勝仗。
好在穆霓凰還有些收獲。
機關玄武發動之後自行崩碎,地脈中的機關青龍也已經損毀。
機關白虎和機關朱雀,約莫四成被弩箭摧毀,還有兩三成被俘虜,兩架直接進攻的青龍,同樣被穆霓凰俘虜。
穆霓凰不懂機關術,擔心裡麵有特殊的陷阱,直接讓人運送到後方。
這種事情並非沒有先例。
當年諸葛亮製造木牛流馬,以此運送糧草,便在其中設計了陷阱,故意被敵人擄走,敵人以木牛流馬運糧。
諸葛亮發動陷阱,不僅得到了大量的糧草,而且還把敵人狠狠地挫敗。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無論青龍的威力多麼強大,無論白虎和朱雀多麼利於攻城,穆霓凰都沒有半點的貪心,絕對不能留在軍中。
對於穆霓凰的謹慎做法,梅長蘇表達了認可,兩人休整兩日,隨後對南詔發動進攻,堂堂正正,強硬攻城。
沒有任何特殊的戰術,也沒有任何智慧機變,就是靠著人數和裝備方麵的優勢,發動一輪接一輪的猛攻。
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絕不貪功。
縱然趙大有千百奇謀妙策,也沒有絲毫作用,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固守城池優勢,拚儘全力進行拖延。
所有人都知道,從趙大回到南詔王城的那一刻開始,便注定了敗亡。
隻是沒人知道,趙大能撐幾日?
三日?
五日?
十日?
沒有人知道,就連發動進攻的穆霓凰以及守城的趙大,也不知道結果。
兩人要做的,就是一個猛攻,另一個全力抵抗,能攻多強就多強,能守多久就多久,血流成河,流血漂櫓。
趙家的族老想要投降,趙大強硬的表示拒絕,強迫著他們去守城。
趙二想要跑路,趙大對此倒是沒有任何阻止,反而主動開了綠燈,甚至把最精銳的百餘士卒,安排給趙二。
武三思殺的徹底瘋狂,一把天怒劍揮舞成了風車,已然完全走火入魔。
這場瘋狂的攻城戰,前前後後持續了一個月,消耗的物資難以計數。
趙家數百年的積累,武三思全部的下屬,苗疆的蠅營狗苟,儘數損耗在城牆之下,鮮血遮蓋了半邊天空。
穆霓凰殺得雙眼血紅,梅長蘇擔心李瑾瑜會怪罪,想寫信解釋,卻擔心越解釋越被誤會,隻得繼續攻城。
……
“末將攻城一月,損兵折將,難有寸進,著實失職,請王爺處罰。”
帥帳之中,穆霓凰主動請罪。
梅長蘇雖然想幫著說兩句,但這種時候,越是辯解就越是錯誤,隻得和穆霓凰一同請罪,讓李瑾瑜做定奪。
李瑾瑜笑道:“不錯了,我還以為你們會被趙大擊敗,能夠把趙大困在南詔城中,著實超出了我的預料。”
梅長蘇道:“這算什麼功績?”
李瑾瑜道:“這當然是功績,不是你們的能力不夠強,也不是三軍將士不肯用命,而是趙大的能力太強。”
穆霓凰問道:“既然如此,王爺為何不早日出手?以王爺的修為,區區一座南詔城,揮手間便能夠覆滅。”
李瑾瑜笑道:“若是如此,還要千軍萬馬做什麼?嶺南安逸的太久,哪怕是穆王府大軍,也少了幾分血性。
我不是說你們訓練少,也不是懷疑伱們的忠誠,而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就算是最精銳的金吾衛,如果長時間沒有見血,戰力也會有所損減。
這不是攻城,而是曆練,不僅是在曆練士卒,也是在曆練將官,現在的你比一個月前,強了至少六七成。”
穆霓凰感歎道:“雖然很久以前就做好了準備,但真的是好殘忍!”
李瑾瑜道:“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從來都是血腥的,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刻,我不喜歡動刀兵。”
梅長蘇道:“無論殘不殘忍,這場戰爭都該結束了,王爺來此,是給予趙大最後的尊重,讓他慷慨戰死。”
李瑾瑜道:“一代英豪,總不能死在亂兵之下,至於趙二之類的,交給你們處置,不要放跑了任何一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