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大周常務副皇帝!
【接下來登場的是臥龍諸葛亮!】
三國時期,烽火連天,硝煙彌漫。劉備站在一座高山之巔,遙望著遠方那片遼闊的天幕,眼眶漸漸濕潤,淚水不受控製地滾落下來。
他的目光緊緊鎖定著那遙遠的天際,仿佛能夠透過重重雲霧看到那位令他刻骨銘心的人物——諸葛亮。
劉備心中感慨萬千,聲音微微顫抖:
“諸葛亮啊!那可是我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回來的軍師啊!
想當年,我不辭辛勞,一次又一次地前往隆中拜訪先生,隻為求得先生出山相助。而先生最終被我的誠意所打動,毅然決定跟隨我共創大業。”
回憶起與諸葛亮相處的點點滴滴,劉備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先生他一心一意為了蜀漢,殫精竭慮,日夜操勞。
每一次麵臨困境,都是先生用他那過人的智慧和謀略為我們指點迷津,化險為夷。他對蜀漢的忠誠可謂天地可鑒,無人能及。”
說到這裡,劉備的語氣愈發激動起來:
“先生不僅是我蜀漢的丞相,更是大漢的丞相!
他的聲名遠揚,深受百姓愛戴,成為了全天下人心中敬仰的對象。無論是朝堂之上還是民間鄉裡,人們提起諸葛丞相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有加。”
劉備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著說道:
“先生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蜀漢,真正做到了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哪怕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依然心係國家大事,為興複漢室而不懈努力。如此忠臣義士,世間罕有!
吾得孔明,如魚得水也!”
【龍國人到底有多喜愛丞相?我國有一個少數民族叫做佤族,因為和丞相諸葛亮的約定守護國土1700年,公元225年,諸葛亮平定南中,而後將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引入當地。
南中的佤族人民為了報答諸葛亮,佤族的先民與諸葛亮立下了永不反叛誓死守護祖國南大門。
時間來到1934年,鷹醬公然武裝侵占雲南,以班洪為首的17個佤族部落,在生死存亡之際發出了告祖國同胞書。
佤族人民奮起反抗,擊退鷹醬。直到諸葛亮去世1700年後巴蜀大地還時常能看見白巾纏頭的老人,如果追問原因是為了諸葛亮守孝。】
在那個風起雲湧、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五丈原上,落日餘暉灑下一片金黃。
諸葛亮身著一襲素衣,手中緊握著那把象征智慧與權力的羽扇。他靜靜地佇立著,目光穿越時空,望向遠方的天幕。
此時,這位智者的神色充滿了無儘的感慨和深深的感動。
兩行清淚不受控製地從他那深邃而明亮的眼眸中奪眶而出,順著臉頰緩緩流淌。這淚水並非悲傷所致,而是源自內心深處對曆史傳承的震撼與欣慰。
&34;吾真的未曾料到,時光荏苒,已然過去了1700個春秋。然而,那遙遠的南中之地竟然還記得當年與吾所立下的誓約!&34;諸葛亮輕聲呢喃道,聲音微微顫抖,仿佛能聽見歲月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