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大郎提到了棉花的事情。
他們家棉花,的確多了。
目前,每畝棉花地,收了大概一半,趙清虎估算了下,剔除棉花籽後,也收了大概每畝兩百斤棉花。
他們家先後已經收了兩千斤棉花,棉被,十二斤的、十斤的、十六斤的,做了不少。
棉衣,上上下下,薄厚各自都做了一套。
多餘的棉花,實在是沒地方用了。
“大人再做一套厚棉衣。”
想了想,趙清虎又開口道:“還是所有人,薄厚兩套棉衣,各自再做一套吧。”
薄厚兩套棉衣,一套是秋衣,一套是冬衣。
每人秋冬棉衣都做兩套,一洗一換,剛剛好。
孩子們個頭雖然長得快,但是,棉衣也是可以拆換的。
“知道了爹。”大郎點頭認領了工作,看來又要麻煩三嬸、四嬸她們,“爹,舅舅、三叔他們也問了,咱家的棉花啥時候賣,什麼價,他們都有需求。”
“留足咱們家的,剩下的都賣掉,鎮上的棉花三十文一斤,賣給外人一樣的價錢就是,給你三叔他們便宜些,二十文一斤。”
“好的爹。”
種棉花還是掙錢的。
畢竟,棉花運到清水鎮這裡,價格不低。
他們家占了便宜,原產地能賣上銷售地的價格,把種棉花、販賣棉花的成本跟利潤全都掙了。
可惜,沿河縣的旱地稅賦,不收棉花,隻收小麥。
他們家若是繼續種棉花,等三年開荒免稅的福利過去了,每年上交小麥的數量怕是不會少。
九月初八,白露時節,再有一日,便是九月初九,重陽時節。
重陽,在綠竹村不算是小節,而是正經節日,按照分家協議,又要給老宅上供。
此外,重陽這一日,需要上山看看老祖宗。
畢竟,端午的時候,跟老祖宗許願了,讓祖宗們在下麵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今年是豐收年,秋收之後的重陽再上山,自然要好好犒勞犒勞在下麵努力了一把的老祖宗們。
秋日雖然氣溫依舊偏高,但是,已經有了兩場秋雨。
一場秋雨一場寒,趙清虎的風扇已經徹底放了起來。
他也不在穿堂內吹穿堂風,而是等太陽不那麼激烈後,還要躺在躺椅上,曬曬太陽呢。
“老爺!”
趙清虎正眯著眼享受呢,餘老頭的聲音響了起來。
“咋了?”
趙清虎睜眼,看了看餘老頭,好家夥,那一臉的猥瑣笑容,這是咋了?
“嘿嘿,小青懷上了。”
趙清虎有點懵,隨即是大喜,從躺椅上翻身而起。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老爺你自己去看。”
小青,就是他們家後來買的水牛,他家兩頭水牛,自從餘老頭來了後,給她們取了名字,前麵的是大青,後麵來的是小青。
大青之前已經懷上了,沒想到,小青也懷上了。
還是餘老頭有辦法,把牛牽出去幾天時間,回來就懷上了,也不知道是村上誰家老牛的種。
牛棚裡麵,趙清虎看了看小青的肚子,果然鼓了起來。
“不錯,老爺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