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有時效性,尤其是領導出訪這樣的新聞。
關於沙中友誼大橋的調研情況,第二天一早便出現在了國內的新聞欄目中。
與此同時,之前策劃的一係列深度報道和專訪也同步上線。
食堂的電視上反複輪播著這些視頻,白箏趁著吃早飯的時間,完完全全看了一遍。
她不是專業的新聞人,但她能夠看得出來,這所謂的深度報道,做得並不深度。
大多數內容都是項目部早就準備好的通告,一些比較生動的、值得記錄的細節,都沒有在其中呈現出來。
接受采訪的人員也比較官方,大多數是項目部的各級工程師,很少涉及普通工人在國外務工的內容。
白箏感覺有些遺憾,好不容易有這樣一個機會,大家都期待了許久,但最後的成品,顯然不那麼儘如人意。
她不知道是否是因為自己和梁嶼川的原因,導致這一係列的報道做得不夠出彩,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
到辦公室的時候,江栩正坐在電腦麵前看視頻。
她朝白箏揮了揮手:“你看了嗎?”
白箏點頭:“在食堂看了,感覺,有點可惜……”
“我也是這個感覺。”江栩微微蹙著眉,抬起頭的時候,看到白箏悶悶不樂地坐在椅子上。
“怎麼了?”江栩問。
白箏絞著手指,沒有回答。
江栩也很快意識到:“你是覺得,因為你和梁嶼川,莫琴心故意把報道做成這個樣子?”
“多多少少也會受到這個影響吧。”白箏語氣遺憾。
“害,你呀你呀,可真是個內耗的性子。”江栩站起來,倒了杯茶遞給白箏。
“如果真的有這個原因的話,該難受的不是你,而是莫琴心。”
“嗯?為啥?”白箏不解。
“做出出彩的報道,不是一個媒體人的職責嗎?她大老遠從國內跑到這兒來,不就是為了工作嗎?
是她自己本末倒置,對自己的工作不負責任,她不應該感覺到羞愧嗎?”
白箏微微張著嘴,竟然覺得江栩的邏輯很有道理。
如果是她和江栩這種性格,她們是不會讓任何私事影響到工作成果的。
莫琴心這樣做,隻能說明她公私不分,濫用公權力。
“可是,她可能不會這樣覺得吧。”白箏猶豫著開口。
江栩搖了搖頭:“她覺不覺得並不重要,當事人會覺得,觀眾會覺得,她的領導也有可能會覺得。
對工作不認真的人,遲早會受到工作的反噬,不過,這就是我們能操心的事情了。”
聽江栩說完,白箏愣愣地點頭,感覺心中好受了些。
“而且你也不用擔心,宣傳隻是一方麵,最重要的是這次接訪的任務還有交通部對我們的印象。
昨天晚上方瀾和我打電話的時候說,整個接訪流程沒有什麼問題,領導們總體還是比較滿意的。
所以啊,我們就算是完成任務了,項目部也不會因為那則報道受到什麼實際性影響,我們還是修好我們的橋就行了。”
說罷,她輕輕地拍了拍白箏的肩膀,給她注入了安心的力量。
感受到她的安慰,白箏緩緩地點頭,而後鼓起勇氣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