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福利院?”靈月看著新的工作日程表示不解。
“是的,隻是一個活動,給孩子們送些書籍,再當一天老師。”吳領導笑嗬嗬地說。
迎著靈月和張春漠迷惑的目光,他隻能解釋的更清楚一些:
“有幾個港商想到福利院和小學捐款,希望我們這邊配合一下活動。”
這下靈月理解了,一些港商想在咱們這邊展開品牌效應,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捐款上報紙、上新聞。
當然要有機構單位陪同,吳領導說對方希望從京城來的同誌也去看看,剛好澳洲小組的工作量最少,就安排他們三個去。
丁啟全程沒有任何意見,他笑說自己沒錢,不然也給福利院捐一點,隻是去陪孩子們一天,再配合港商們拍點照片,他很樂意。
靈月思考了一下也答應了,她悄悄問吳領導,需不需要她也捐一些錢?畢竟她才跟吉米談了一筆大生意,隻是款還沒賬。
吳領導說暫時不用,捐款的主角是港商,他們就是代表官方表揚一下,如果報紙帶來的品牌效應好,還能吸引更多的港商捐款。
這下靈月懂了,她笑說會讓雜誌社也寫一篇專題報導。估計上麵讓她陪同的原因就是這個吧!
反正往福利院和小學捐款是好事,她非常願意配合。
她穿了一件藍襯衫、黑褲子,頭發挽起,還戴了一副黑框眼鏡。
張春漠笑問:“今天怎麼打扮的這麼老成?”
靈月扶扶眼鏡:“這更像老師啊!”
丁啟笑道:“確實!很像語文老師。”
這跟接見吉米不同,不能打扮的太洋氣,得低調一些。
不過她這張臉,就算黑框眼鏡遮一半,依舊美的讓人不舍挪目。
一群港商被吳領導帶著來介紹,都來跟靈月握手,用彆扭的普通話說著:“艾華編劇,久仰大名啊!”
靈月這才反應過來,艾華這個馬甲,在港城比在大陸更有名。這些港商肯定聽說過,難道是因為這個才叫她來的?
沒時間多想,她全程保持禮貌地微笑,拿著提前得到的信息表,跟港商們介紹小學和福利院的曆史。
羊城雖然發展的很快,但還是有些地方被留了下來。像城中村,有些留了幾十年。
這些港商的父輩大多都是廣東人,對這裡很有情懷,來訪隻是走個過場,主要就是拍照上報紙。
不知為何,攝影師除了重點拍港商,還喜歡拍靈月:“沈同誌,你抱著孩子我給你來張特寫。”
靈月依言,微笑著抱起一個兩、三歲的女孩。這女孩膽子很小,一直縮在園長媽媽身後。
但她看到靈月時卻很親切,靈月抱起她,她立即抱著靈月的脖子,竟然膽怯地喚了一聲:“媽媽。”
說實話,這一刻靈月的心軟的像熱鍋上的黃油,滋滋響的同時還有香氣四溢。
一句媽媽讓她的思緒變回前世,她差點一就當了母親,可惜,那個孩子跟她有緣無份。
小女孩把臉頰貼在她臉上,她有點動情地閉上眼睛,輕喚了一聲:“寶貝。”
她想到嫁給顧司白之後,她曾經去福利院做過義工,也有一個小女孩很黏她,會偷偷叫她媽媽。
那時她真的很想收養那個小女孩,可惜顧司白就是不同意。而她那時隻是一個‘依附品’,一個沒有自我,沒有靈魂的人偶。
她害怕看到小女孩失望的眼神,後麵都不敢去福利院做義工,隻能悄悄地捐贈一些東西。
再到後來,她有了經濟實力,也有了健全的人格,可她也失去了領養的資格,加上年紀偏大,擔心會拖累養女。
她也就放棄了,隻是往福利院捐款這件事,她到死都沒停過。
此時,聽到小女孩的呼喚,她的思緒又回到那個時候,好想,要一個孩子啊!
“哢嚓”一聲,攝影師提醒:“沈同誌,再來一張,你蹲下,左右手各抱一個孩子。”
一個小男孩立即跑來牽著她的手,比起那些富態的大叔,靈月明顯更得孩子們喜歡。
都願意跟她合照,攝影師一邊指揮著靈月的動作,拍了不少照片。
笑對靈月道:“拍的都很好,我可以寄給沈同誌做紀念。”
拍了大合照後就要告彆了,靈月特地跟園長媽媽要了電話和地址,以後自己會寄東西過來。
特彆是那個叫她‘媽媽’的小女孩,她有個很好聽的名字,佳欣。
離開福利院後靈月的情緒一直很低沉,勉強笑著跟記者們說話。
趙隊很快就察覺到,低聲問她:“是不是不舒服?”
今天的太陽有點大,羊城的天氣是真奇特,還是春天呢,年輕男子都穿短袖了。
靈月搖頭:“我沒事。”
趙隊遞過來一支藿香正氣水:“喝了。”
靈月沒有拒絕,屏蔽呼吸將它喝完,又連喝幾口礦泉水,腦子一下子清明了。
接下來到小學,說是讓他們上課,其實就是做做樣子,跟孩子們介紹一下捐款人。
來的幾個港商很是大方,要給小學捐一棟樓,怪不得領導這麼重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記者又拍了很多照片,特彆是靈月被孩子們牽著到操場做遊戲的照片。
搞得她不得不提醒記者:“主要是拍那些捐款人!”
記者玩笑道:“沈同誌更上鏡,忍不住多拍了幾張,放心,素材夠了。”
到午飯環節,趙隊都沒等靈月說啥,直接替她拒絕了飯局。吳領導沒有絲毫猶豫地同意了。
由張春漠和丁啟做代表去參加飯局,靈月跟趙隊回酒店吃。不過她早就吃膩酒店那些水煮、白切、沒鹽味的湯。
笑說請趙隊吃午飯,特地找得離酒店和飯局遠些的街區,找了家東北餃子館。
真是單純吃飯,趙隊吃了三盤餃子,靈月吃了一盤餃子。
兩人還吃完了一盤鍋包肉,一份小雞蘑菇燉粉條,一份涼拌菜。就差沒喝啤酒了。
當然,主要是東北菜到了羊城,份量也本地化了,要不然兩人肯定吃不了這麼多。
吃飽了趙隊才問:“你不問問我,為什麼不讓你參加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