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日,婁山關上。
守關士兵們個個神情肅穆,嚴陣以待。凜冽的風呼呼地吹著,那強勁的風力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關隘上的旗幟在風中劇烈地舞動著,獵獵作響,聲音如同戰場上的呐喊。
趙剛站在關隘的最高處,眉頭緊鎖成一團,仿佛擰成了一個解不開的結。他的目光如鷹隼般緊緊地盯著遠處叛軍的營地,眼神中充滿了警惕與疑惑。
往日這個時候,叛軍營地總是一片忙碌景象,士兵們來來往往,炊煙嫋嫋升起,那是他們為新一天的戰鬥做準備的跡象。然而今日卻異常安靜,沒有一絲煙火氣息,整個營地仿佛被一層神秘的寂靜籠罩著。
“將軍,這叛軍今日如此安靜,實在是反常啊。”旁邊的一位將領說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安,眼神中也流露出同樣的疑惑。這位將領身著厚重的鎧甲,頭盔下的臉龐略顯疲憊。
趙剛微微點頭,他的心中也充滿了疑慮。這種反常的情況讓他感到不安,他不知道叛軍在謀劃著什麼。是不是憋著什麼壞?這個念頭在他的腦海中不斷盤旋,而且昨夜那場夜襲,總感覺有些雷聲大雨點小?
他立刻下令:“立刻派人去通知爺侯,就說叛軍營地情況異常,請侯爺速來。另派幾名精銳斥候,下關接近叛軍營地查看,切記小心行事。
副將得令,立刻飛奔而去。他的身影在關隘上快速穿梭,鎧甲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他的心中同樣充滿了緊張,知道此事的緊迫性。他迅速召集了幾名精銳斥候,向他們傳達了將軍的命令。這些斥候都是經驗豐富的戰士,他們眼神銳利,行動敏捷,隨時準備執行危險的任務。
如此詭異的情況,使得婁山關上的氣氛更加緊張。士兵們握緊手中的武器,他們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叛軍營地的方向。
太陽緩緩地移動著,陽光灑在關隘上,那溫暖的陽光卻無法驅散眾將士心中的陰霾。畢竟今天,或許就是叛軍攻克婁山關最後的機會,叛軍隨時可能徹底瘋狂,接下來就可能是真正的決戰。
得到消息的寧遠侯,聽聞叛軍營地情況異常後,心中亦是一緊。
當寧遠侯來到關牆之上,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了遠處的叛軍營地。那一片寂靜讓他也感到十分詫異。他微微皺起眉頭,神色凝重地看向趙剛。
“趙將軍,這叛軍營地今日如此安靜,確實反常。你可有什麼想法?”寧遠侯問道。他的聲音沉穩有力,透露出一種久經沙場的鎮定。
趙剛連忙抱拳行禮,然後說道:“侯爺,末將也覺得此事蹊蹺。已派斥候前去查看,目前還未有消息傳回。”
寧遠侯微微點頭,他走到關牆邊緣,仔細觀察著叛軍營地的方向,難道是叛軍想要,引虎出山,聚而殲之,哼,我蕭敬青豈是貪功冒進之人。
突然,關外遠處出現了一個個小小的身影,正飛速朝著婁山關奔來。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那個身影越來越近,大家終於看清楚了,是派出去的斥候。
這幾名斥候匆匆,通過吊籃趕回婁山關上。
幾斥候滿臉疲憊,但眼神中卻閃爍著急切的光芒。他們一路狂奔,直接衝到了寧遠侯麵前,一人氣喘籲籲地單膝跪地。“候爺!”
這名斥候滿臉疲憊,但眼神中卻閃爍著急切的光芒。他一路狂奔,汗水濕透了衣衫,沉重的呼吸聲在空氣中回蕩。直接衝到了寧遠侯麵前,氣喘籲籲地單膝跪地。“候爺!”
寧遠侯神色一緊,連忙問道:“快說,叛軍營地有何情況?”
斥候努力平複著呼吸,說道:“侯爺,叛軍營地空無一人,他們已經全軍撤離了,而且還有不少軍資,沒來得及帶走。”
此言一出,眾將皆是一驚。趙剛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撤離了?這怎麼可能?”
此時才堪堪鏖戰幾日,叛軍明明還沒有,到山窮水儘之時,持續猛攻還是有可能拿下婁山關的,這個時候放棄,完全等於前功儘棄。
寧遠侯眉頭緊鎖,陷入沉思:“看來他們放棄了攻打婁山關,連夜撤退了,但這似乎不合常理。”
即便敵人是假裝撤退,但這十幾萬大軍一行一進間,多有章法,所需要消耗的時間,少則一日,多則幾日。
那時朝廷的援軍早就兵臨關下了。
趙剛思索片刻後說道:“侯爺,或許叛軍得知我朝援軍將至,又麵臨其他困境,所以選擇了撤退。我們可先確認叛軍動向,若確定他們已遠離,可派出小股斥候試探性追擊,同時加強對周邊地區的偵查,以防叛軍有詐。”
寧遠侯點頭表示同意:“趙將軍所言極是。立刻派幾隊騎兵斥候,前出十裡,全方位偵查叛軍動向,特彆是青州方向,如果叛軍確實撤了,他們一定會固守青州防線。”
即便叛軍想要撤軍,也應該從容不迫才對,畢竟婁山關絕對不容有失,自己絕不可能在朝廷援軍沒有抵達之前,下令追擊叛軍,若是中了埋伏,那罪過可就大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且叛軍撤的如此倉促,又扔下不少軍資,也沒有燒毀,除了不想引起婁山關守軍的注意,怕被尾隨追擊,也說明他們在爭分奪秒,必然是他們的後方出了什麼致命的麻煩,必須儘快解決,否則以相城侯的能力和手段,想要做到進退有序,還是不難的。
“嗯?”寧遠侯蕭敬青,忽然靈光一閃,相城侯叛軍今日如此詭異撤軍行為,難道是與當初出關的錦衣衛指揮使等人,有關?
皇帝陛下讓他們執行的,到底是怎樣的任務?
僅憑那一千多人,就能威脅到相城侯麾下十數萬大軍的根本,這著實有些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