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炎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群臣的爭論,他深知既要考慮將領的能力、經驗,又要兼顧身體狀況、戰術應變等諸多因素。更重要的是,雖然自己,實際上已經有了三路出征人選,卻也不能敷衍,文武官員們的積極性,還是要聽一聽,采納,采納他們的意見的。
許久之後,李景炎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朝堂瞬間靜了下來,落針可聞。
“諸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李景炎聲音沉穩,不怒自威:“趙將軍之功績,朕曆曆在目,其為我朝立下汗馬功勞,忠心可鑒;林將軍之銳氣與智謀,朕亦有所耳聞,後生可畏。”
他頓了頓,目光深邃地望向殿外,似是在思索著更為深遠的謀劃,繼而又道:“隻是此番出征,閩州非比尋常。紅蓮教蠱惑人心,勢力盤根錯節,不僅在山林沼澤中負隅頑抗,周邊百姓受其蒙蔽,亦時有協助之舉,單靠勇或謀,恐難竟全功。”
這時,安國公看著一言未發的皇帝李景炎,眼神閃了閃,上前一步,道:“啟奏陛下,領兵之人,趙將軍威名遠揚,可坐鎮三路之軍的西路軍,運籌帷幄,以其經驗把控全局;林將軍年輕氣盛,可率先鋒部隊,衝鋒陷陣,利用其靈活應變之能,直擊敵軍要害。二人攜手,剛柔並濟,內外夾攻,不愁不滅閩州紅蓮教。”
安國公書此言一出,朝堂眾人皆是一愣,隨後細細思量,不少人眼中漸漸露出讚賞之色。
李景炎亦是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愛卿所言甚是,既兼顧各方之長,又能直擊敵軍軟肋。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老將們對視一眼,覺得趙興武能坐鎮西路中軍,便紛紛點頭,文官這邊也跟著稱是。一時間,朝堂再無異議。
李景炎見狀,當即下旨:“便依韓愛卿所言,著令趙興武為西路軍大將軍,林之羽為先鋒將軍,即刻籌備出征事宜,眾愛卿需通力協作,務必確保此番出征大獲全勝,還我朝太平!”
“遵旨!”群臣齊聲高呼,聲震禦書房。
李景炎見狀,當即下旨:“便依韓愛卿所言,著令趙興武為西路軍大將軍,林之羽為先鋒將軍,即刻籌備出征事宜,眾愛卿需通力協作,務必確保此番出征大獲全勝,還我朝太平!”
“遵旨!”群臣齊聲高呼,聲震朝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皇帝李景炎目光如炬,掃視一圈,繼而開口問道:“西路軍人選既已敲定,如今北路、南路兩路大軍亦是國之重防,關乎成敗,諸位愛卿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朝堂之上,一時鴉雀無聲,大臣們目光皆是望向皇帝,其意不言而喻,已經很熟悉皇帝的套路
皇帝李景炎略微有些尷尬,輕咳一聲,試圖打破這僵局,他不動聲色地清了清嗓子,朗聲道:
“既如此,眾卿若沒個主意,那便由朕來定奪吧。”
言罷,微微側身,向旁站著的太監小福子遞了個眼色。
小福子在皇帝身邊伺候,自然知道皇帝身邊的將軍,當下心領神會,扯著尖細的嗓子喊道:“宣黃甫嵩、盧植覲見!”
那聲音悠長,在禦書房內層層回蕩。
不多時,殿外傳來沉穩的腳步聲,隻見一高一矮兩人穩步邁入。
左側的黃甫嵩,身姿挺拔如鬆挺拔異常,一身玄色鎧甲鋥亮,泛著冷硬的光,顯然是久經沙場之人,他麵容剛毅,劍眉星目間透著股不怒自威的氣勢,每一步落下都似帶著千鈞之力,行至禦書房階下,單膝跪地,抱拳行禮,朗聲道:“臣皇甫嵩,參見陛下!”
聲音雄渾,震得禦書房內有些微回響。
右側的盧植,身形相較皇甫嵩略顯清瘦,卻透著一股儒雅之氣,他身著一襲深藍色長袍,衣角隨風輕輕擺動,頭發束得一絲不苟,眉眼溫潤,可若細細瞧去,便能發現那眸中藏著的深邃智謀,宛如幽潭,深不可測。
盧植亦是,跪地叩首,不卑不亢道:“臣盧植,參見陛下”
兩人皆為大漢府,係統征召人士)
皇帝李景炎微微坐直了身子,目光在二人身上一一掃過,眼中滿是審視,片刻後,才緩緩開口:
“兩位愛卿,平身。”
眾臣微微側目,心下複難言。
————————
【大漢府征召人物:東漢名將皇甫嵩——】
【附屬:麾下精銳漢軍三千,皆為跟隨皇甫嵩久經沙場的百戰之士,擅長步戰、騎射,紀律嚴明,對皇甫嵩忠心耿耿,其中親衛營八十人更是以一當十,裝備精良,能在關鍵時刻扭轉局部戰局。】
『資料1:東漢名將皇甫嵩出身將門世家,祖父皇甫旗為扶風郡都尉,父親皇甫節為雁門郡太守,叔父皇甫規為度遼將軍,自幼受兵家熏陶,熟讀兵書戰策,練就一身非凡武藝。年少時便心懷報國之誌,初露鋒芒於黃巾之亂,擔任左中郎將,憑借卓越軍事謀略,巧用天時,在長社以火攻大破黃巾軍波才部,威震四方,後與朱儁、曹操等合兵,轉戰各地,所到之處黃巾軍望風披靡,為東漢平定黃巾主力,戰功赫赫,晉爵槐裡侯,名動天下。然而,因功高震主遭宦官嫉妒,被誣陷罷黜,仕途坎坷,但對漢室忠心從未更改。』
『資料2:皇甫嵩不僅善戰,還深諳治軍之道,其統領軍隊賞罰分明,訓練有素。行軍作戰時,注重觀察地形、天氣等要素,常能因地製宜製定戰術,或迂回包抄,或堅守待機,靈活多變。且為人正直,體恤士兵,深得將士擁戴,麾下將士願為其效死力。每遇戰事,必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故而能凝聚軍心,成就非凡戰功,是東漢末年漢室的中流砥柱,有他在,便能穩住一方戰局。』
【大漢府征召人物:盧植】
【附屬:隨身弟子八十,皆精通經史子集,部分擅長謀略兵法,可協助盧植處理軍政事務,出謀劃策;另有盧植親自訓練的三千義勇軍,雖裝備不及正規軍,但作戰勇猛,紀律嚴明,受盧植儒家思想熏陶,有著極高的戰鬥意誌。】
『資料1:盧植乃東漢著名經學家、將領,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學貫古今,對儒家經典造詣頗深,開壇講學,四方學子慕名而來。在朝堂之上,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多次針對宦官專權、朝政腐敗等問題向皇帝進言,雖因此得罪權貴,卻矢誌不渝。黃巾之亂起,受任為北中郎將,率軍出征,作戰風格沉穩持重,憑借深厚兵法底蘊,與黃巾軍多次交鋒,互有勝負,在關鍵時刻能穩住陣腳,牽製敵軍主力。』
『資料2:盧植不僅在軍事上有作為,在文化傳承上更是功不可沒,他所著述頗豐,對《尚書》《禮記》等經典的注釋流傳後世,培養眾多學子,為東漢的文化繁榮添磚加瓦。其為人儒雅,對待部下、學生恩威並施,以禮相待,眾人皆敬服有加。即便是在戰場上,也不忘以儒家仁義之道約束軍隊,不濫殺無辜,力求保境安民,是東漢末年集文韜武略於一身的傑出人物。』
(本章完)
喜歡開局:召喚錦衣衛請大家收藏:()開局:召喚錦衣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