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北縣錢西鎮黃秋勝犯罪團夥終於被徹底鏟除,但這起事件所帶來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這種惡性的案件,如果沒有視頻資料的話,其影響力有限。但是因為有了那一個視頻,視覺衝擊力就變得無比巨大,甚至是引起了轟動。在全民熱議之下,也引起了國家電台的高度重視。
為此,國家電台特意派遣了一支由一名名叫沈藝星的資深記者帶領的專業報道團隊趕赴饒北縣,深入挖掘這一案件背後的故事以及其對當地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說起這位沈藝星記者,那可是業內出了名的乾練女性。她不僅業務能力過硬,而且在采訪和報道方麵有著獨特的風格與視角。
值得一提的是,沈藝星還是許振峰為數不多一直保持聯係的女記者之一。在前世的時候,兩人之間便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無論是生活中的瑣碎小事,還是事業上的重大轉折,他們總是彼此陪伴、相互支持。
回顧前世,許振峰從默默無聞一路打拚,最終登上了財富的巔峰;而沈藝星也憑借著自己卓越的才華和不懈的努力,一步步向著新聞界的最高榮譽——“長江韜奮獎”邁進。此後更是勢如破竹,多次榮獲國內外重要獎項,其中就包括備受矚目的“普利策新聞獎”。毫不誇張地說,彼時的沈藝星已然成為國內獲獎最多的記者,堪稱新聞界的璀璨之星。
然而,外界對於沈藝星的風評,卻是眾說紛紜。有人覺得她言辭犀利、咄咄逼人,簡直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毒舌;但也有人認為她直言不諱、敢於發聲,乃是真正代表民眾利益的喉舌。
不管怎樣,沈藝星始終堅持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條新聞線索,勇敢地揭露真相,扞衛正義。
正是這種遊走於兩極之間的特質,讓她成為了廣大觀眾心目中最具魅力和影響力的新聞工作者之一。
後來,沈藝星卻因為得罪了不該得罪,也得罪不起的人,最終被陷害,也因為報道了“假新聞”而身敗名裂。從此,一顆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瞬間黯淡,事業巔峰掉入低穀,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前世,沈藝星直到40歲都還沒有嫁人,因為被陷害,讓她始終活在陰影當中,還得了憂鬱症。最後在某標誌性建築物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40歲的輝煌而又“不光彩”的人生。
在前一世,沈藝星的葬禮現場,許振峰始終靜靜地站著,他的眼神充滿了哀傷和悔恨。沈藝星的這場葬禮對於許振峰來說是苦澀的,因為這是他一生中唯一參加過的葬禮。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沈藝星是許振峰前一世的紅顏知己。他們相識已久,彼此之間有著深厚的情感紐帶。然而,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儘管兩人心心相印,但由於種種複雜的羈絆和阻礙,他們終究未能攜手走進婚姻的神聖殿堂。
就像愚人節的“哥哥”,有人說,當年他向毛舜筠求婚,如果成功的話,兩個人組建了家庭,“哥哥”是不是就沒有那一場一躍而下的遺憾呢?!
毫無疑問,這成為了他們二人心中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當然,最終成了許振峰內心一直揮之不去的陰霾。
回想起來,前世以許振峰當時所擁有的能力和資源,他本應能夠拯救沈藝星於危難之中。
隻可惜,那時的許振峰對沈藝星所麵臨的困境一無所知。兩個人的關係也沒有好到無話不談的地步,沈藝星也是一個很要強的職業女性,也不是什麼問題,都得向彆人求救。
最關鍵的還是在於,事情太過於突然。一則毫無根據的“假新聞”如狂風暴雨般向沈藝星襲來,瞬間將她的事業推向了毀滅的邊緣。
事實上,即便在那個關鍵時刻,隻要許振峰能夠及時介入,並采取有效的措施,仍然有機會挽救沈藝星的事業。
但令人惋惜的是,世間之事往往不儘人意,各種陰差陽錯使得事態變得越來越糟糕。
而無巧不成書,那段時間裡,許振峰自己的集團財務出了問題,自己也身陷重重危機之中。自顧不暇,根本無力全身心地去幫助沈藝星擺脫困境。
許振峰也錯誤估計了當時的形勢,沒想到事態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是,在許建峰眼中的沈藝星,卻始終保持著樂觀積極的態度。
儘管事業遭受到沉重的打擊,沈藝星表麵上卻一副無所謂的模樣,還常常微笑著對許振峰說:“人生苦短,我們應當儘情享受生活,抓住每一個快樂的瞬間,及時行樂才不枉此生。”
可誰能想到,僅僅不到三年之後,如此樂觀開朗的沈藝星竟然就這樣離他而去,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鈴……”
許振峰正想入非非,有些出神。一通電話讓他瞬間清醒,渾身一個激靈,仿佛活了過來一般。
沈藝星一路風塵仆仆地趕到了饒北縣,她並沒有像其他媒體人那樣,先通過官方渠道來解決食宿問題,再想辦法了解一些當地的情況。沈藝星剛到饒北縣,就毫不猶豫地撥通了許振峰的電話。這個決定看似隨意,實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許振峰正焦頭爛額地在忙著自己手頭的工作,突然手機鈴聲就響了起來。
當許振峰瞥見屏幕上顯示的那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電話號碼時,整個人瞬間愣住了,仿佛時間都停止了流動。他怎麼也想不到,沈藝星會在這個時候主動聯係他。
許振峰最終還是接通了電話,並把自己的家庭住址發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