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武力,如今開陽城內,他沒了河北援兵,隻剩幾百駐軍,你怕他做甚?咱們哪家召集起來,不比他人多?論財力,他窮得叮當響,維持縣衙還得找咱們借錢,有什麼能力與咱們對抗。你就是多慮了。”
王修似乎被他抽走了最後一口心氣,點頭答應。“就依你們所見,按計劃行事吧!”
聽到王修點頭,其他兩位家主也終於鬆口氣。這個時候若不團結,有人扯後腿,那原定的計劃就不可能實施了。不過好在是答應了。“你就是多慮了,將他想得太可怕。這次你聽老弟的,咱們三家是一船,我不會將船往陰溝了開的。”
他這一番話,非但沒有起到安慰作用,反倒讓王修心中又開始打鼓。“我就是覺得周無塵不是常人,咱們還是不要招惹為好,跟著他走商賺錢也不錯。”
“你看你,剛才說好,怎麼又開始打退堂鼓了。這麼多年,你也是見過風雨的老江湖,怎麼被他給嚇成這樣!”
王修張了張嘴,終究沒再糾結,點頭同意。
回到王家,心還是撲通撲通亂跳,總不得安。王修隻好要了壺酒,一人獨坐獨酌。萬一鬥不過,該如何保全王氏?整個家族,竟找不到一個可以托付的人。旁係子弟還有幾個人可用,隻能出身所限,有些小家子氣,難堪大用。到嫡係這脈,都是些酒廊飯袋,竟沒人可用。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家庭教育實在失敗。王修倒滿酒杯,一飲而儘。不知這場爭鬥的退路,該往何處修。
想著想著,突然想起個人來。或許他可以成為王家最後的退路?王修瞬間變得精神抖擻,連忙安排下人去請王豐。他是開陽縣丞,周無塵的心腹,又是王氏本家,或許他就是琅琊王氏最後的退路。
王修在正堂,擺下豐盛的宴席,又叫上家族族老,在門口相迎。
當王豐登門,也被這陣仗嚇一跳,不知王家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眾人進入正堂,王修將王豐請到上首坐下,禮數周到讓王豐有些受寵若驚。這麼大的陣仗,王豐生怕他挖什麼坑在等自己,於是試探著問道:“不知王老先生請某來是有何事?”
“現正是飯點,咱們先吃,吃好喝好再談事。”
於是眾人開始大快朵頤,王豐也膽戰心驚的跟著吃了幾口。不過心中堤防,吃不太下。待酒過三巡,眾人喝得紅光滿麵,王修開口問道:“縣丞覺得我們琅琊王氏如何?”
“自是花團錦簇,烈火烹油。”王豐不敢托大,恭維了一句。
“縣丞沒說實話。我作為當局者都知道,如今的王氏江河日下,後繼無人,到如今還靠我們這些老家夥在撐著。你作為旁觀者,自然看得更清楚。”
王豐無言以對,隻好端杯飲酒,以掩飾尷尬。
“聽說縣丞出自太原王氏?”
“對,是太原王氏,不過也是旁係彆支,離主脈已遠。”
“哦……”王修點頭又繼續問道:“縣丞可知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原本乃一家,皆是前秦名將王翦之後?”
王豐搖頭,這個說法確實第一次聽說。自己小小年紀就外出,並未曾聽族中長輩說起過這些。不知道兩個王氏還有這個淵源。
見他不知,王修又開始說起兩支王氏的起源和關係,並講起琅琊王氏的發展曆程。老人似乎都喜歡講古,說起這些滔滔不絕。
王豐見他一直在兜圈子,也不切入正題,有些不耐,端起酒杯,將他的話頭打斷。繼續讓他講下去,到明日也講不完。
王修被打斷話頭,意識到他不耐煩,端杯賠罪道:“縣丞莫怪,人老了,講起這些就有些止不住話頭。”
王豐擺手,直接發問道:“老先生有話不妨直說。既然兩支王氏有此淵源,我能幫的一定幫。”
聽他如此說,王修有些爽快的笑起來。而後也擺了擺手道:“縣丞多慮了,今日請縣丞來,說起王氏淵源,並非有事相求。”
不是有事相求?王豐心中稍定,卻又不知他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那老先生請某到底何事?”
見他反複追問,王修也不再繞圈子,直接交底道:“今日請縣丞過來,是想將王氏未來相托。琅琊王氏現在後繼無人,族中子弟不堪大用,想將縣丞之名納入我琅琊王氏主支嫡脈。不知縣丞意下如何?”
王豐半晌沒反應過來,愣神許久。
見他沒反應,王修又繼續道:“縣丞若入我琅琊王氏宗族,便是我王氏少族長,族中資源,任君取用。若想做什麼事,家族也定然全力支持。我還將以琅琊王氏之名,將縣丞親眷都接來開陽,在族中劃地恩養。有我們琅琊王氏出麵,太原王氏那邊自不會再與縣丞為難,縣丞覺得如何?”
王豐的第一反應是天上掉餡餅了。然後才反應道:“那需要我為家族做什麼?”
“家族發展是每個家族子弟的責任,你作為少族長,責任自然更重大。然我這個老東西還在,現在並不需你做什麼。你的責任在未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天下有這等美事?王豐不敢信。琅琊王氏雖在走下坡路,然破船也有三斤釘,一個百年世家,就這麼將未來交到自己手上?王豐無論如何也不敢信,隻得先拖著。“老先生可否容我考慮考慮?事關重大,我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決斷。”
王修爽朗的笑道:“自然,並不著急,縣丞五日內給我答複便可。”
他雖說著不著急卻又給了時間限定,讓人有些摸不清意圖,王豐眉頭跳了跳,起身告辭。
目送王豐出門遠去,眾族老都看向王修,有些不服道:“咱們真要將王氏未來交於他手?”
“玄老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
王修這話一問,所有族老都不再吭聲。就自己那些子侄親族,鬥雞走狗,欺男霸女是一把好手,要他們帶領一族,還不如就此將族地分了,各奔前程,免得為家族招禍。雖然如此,可還是有人不甘心,小聲嘟囔著:“可他畢竟是外宗之人,即便入了王氏宗祠,也不一定用心,族中子弟怕也會不服他吧!”
“此事族老放心,我已經調查過了,王豐尚未婚配,隻要他入族,咱們選一族中女子,嫁與他為妻,如此也不用擔心他外宗血脈。待她們生下孩子,咱們再重點培養,如此王氏未來可期。”
“族長妙計。既然要選一女子與他為妻,不如再過繼個小子給他,咱們現下就可以培養。”
“額……”除了開口的族老,其他人都怔愣的看著他。安排一女子為妻尚還說得過去,還要給人安排個兒子,這誰受得了。喜當爹這事,是個有血氣的男兒也不願意。於是有人開口道:“如此他怕是不會接受吧。這畢竟是個雙向選擇題,也不是他上趕著入族。”
提議的族老這才回過神,自己想得太美了。不過又有族老提出疑慮道:“給他安排族中女子,同姓通婚,禮法不合吧?”
王修歎了口氣,看向開口的族老解釋道:“如今世道,都已經人吃人了,族老就不要糾結禮法了。咱們也不是同宗,不必講究這些。先這樣吧,該準備的準備,隻要他同意,咱們就立馬開宗祠。”
眾人都點頭同意,這時玄老卻又有疑慮道:“咱們收錄王豐,會不會引起其他兩家不滿。咱們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若被他們知曉咱們得操作,定會引得他們猜忌。”
“玄老說得有道理,此事先不宜泄露,族中子弟也要嚴令封口,不得外傳。否則逐出家族。”
眾人得令散去,王修心中安穩少許。後顧之憂已除,接下來便是全力以赴。於是又叫來管家吩咐道:“去通知咱們王氏族地的莊頭,今年莊子裡所有佃戶的地租收七成。”
“七成?”管家嚇一跳,不敢置信,以為自己聽錯了,脫口而出就向自家老爺求證。
王修不悅,訓斥道:“叫你去就去,哪那麼多廢話。”
管家無法,隻得硬著頭皮去通知。
喜歡漢末聽雨請大家收藏:()漢末聽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