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蘇烈出世,拜三原李靖為師_蘇定方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蘇定方演義 > 第1章 蘇烈出世,拜三原李靖為師

第1章 蘇烈出世,拜三原李靖為師(1 / 2)

詞曰:《蘇幕遮》

煙火起,市難休。誰人憶寒鉤?將軍征塵袖。輪台鐵馬震胡丘,躍在金城,又幾度春秋?

南憑舟,北策馬,山河多兜鍪。滾滾江河依如舊,但問英雄,儘在無言中。

話說這天下悠悠數載,人王帝主們在曆史長河中留下或深或淺的足跡。有像黃帝那般,合符萬邦,通曉陰陽天地,功績斐然,為華夏文明奠定根基,其德其智,被後世代代傳頌,成為華夏兒女心中的人文初祖;帝禹蹶洪禦蠻,以堅毅不拔之精神,疏導洪水,劃定九州,開啟夏朝盛世,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其治水功績,堪稱千古佳話;秦始皇帝更是以橫掃六國之雄姿,統一度量衡,修築長城,建立起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其縱橫捭闔的政治手腕與軍事謀略,讓後人驚歎不已;而漢光武帝劉秀,在漢室傾頹之際,力挽狂瀾,曆經無數艱難險阻,實現中興大業,延續了漢室的輝煌,續寫天策之數,重振大漢雄風。

然而,“單絲不成線,孤木不成林”。即便英明神武如上述諸位帝王,若沒有賢臣良將的輔佐,想要成就一番豐功偉績,也不過是一場遙不可及的空夢。故而,曆史的舞台上,從來不缺大鴻、伊尹這樣以文治國、安邦定策的賢相,亦不乏薑尚、鄧禹這般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名將。他們憑借自身所學,“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在曆史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同時,世間也有許多豪傑飽學之士,空有一身本領,卻因沒有伯樂賞識,沒有明主重用,更缺乏功成名就的運氣,隻能在歲月的長河中默默沉寂,空歎懷才不遇。

且說這曆朝曆代興衰交替,猶如滾滾車輪,永不停歇。正所謂“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周朝之後秦朝崛起,秦始皇以虎狼之師橫掃六國,完成統一大業,然而秦朝僅存十五年便二世而亡。隨後大漢王朝登上曆史舞台,曆經二百年的繁榮昌盛,卻遭遇賊莽篡漢的危機。在這關鍵時刻,光武帝劉秀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實現漢室中興。又過二百年,天下大亂,三國分立,戰火紛飛,英雄輩出。三國之後,晉朝短暫統一,但僅數十年光景,便在五胡的衝擊下風雨飄搖。這五胡,北有匈奴、西有氐、南有羌、東有羯,中歸鮮卑,他們趁晉室衰微,紛紛入主中原,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一場血雨腥風,史稱“五胡亂華”。這場混亂持續了五百餘年,給華夏大地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深刻地改變了中國曆史的走向。

在這混亂的局勢中,鮮卑宇文氏脫穎而出,效仿漢製,稱皇帝,建國號為“周”,後世稱之為“北周”。自拓跋魏開始,曆經數代更迭,到宇文周結束,這一時期被稱為“北朝”。北周曆經二十四年後,隋朝取而代之。隋朝建立後,隋文帝楊堅雄才大略,積極整軍備戰,最終揮師南下,平定陳國,結束了自東晉以來長達數百年的南北朝亂世,華夏大地再次迎來統一。

話說在江北之地,有一位神秘的術士,此人精通相麵之術,能窺探人的命運軌跡。一日,他雲遊至一戶人家門前。這戶人家的主人心地善良,見術士風塵仆仆,便熱情地將他請入家中。主人好奇地詢問術士的來曆,術士卻神秘一笑,說道:“不敢如實相告,怕哪日你們富貴了,我因泄露天機,遭受‘五弊三缺’之害。”

主人越發好奇,追問道:“還請先生明示,何為‘五弊三缺’?”

術士神色凝重,緩緩說道:“所謂‘五弊’,即鰥、寡、孤、獨、殘。‘鰥’指喪妻之男子,從此在漫漫長夜中獨自徘徊;‘寡’乃喪夫之女子,餘生隻剩紅塵孤影相伴;‘孤’為年少便失去雙親之人,從小便在缺少關愛的環境中成長;‘獨’是指一生都沒有子嗣的人,年老之後無人承歡膝下;‘殘’則是身體遭受損傷,落下殘疾之人。而‘三缺’,便是福、壽、祿。福者,福氣也,關乎一生的幸福安康;壽者,壽命長短,決定人生的長度;祿者,俸祿官運,象征著仕途與財富。各位看官,或許對這些字的含義有些不太理解,覺得佶屈聱牙,今日我便解釋一番,也好讓大家明白。”

主人聽完,沉思良久,心中暗自驚歎。術士見狀,又說道:“但貴公與我有緣,且對我如此厚待,今日便免費為您相上一麵,權當是報答您的恩情。”

主人雖對相麵之說半信半疑,但也不好拒絕,便恭敬地端坐一旁,任由術士觀察。術士圍繞主人踱步數圈,上下打量,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人的靈魂。觀察良久後,術士突然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公之相貌,非比尋常,有通天徹地之相,且子孫後代中必有武德出眾之人。我言儘於此,就此與公作彆。”說罷,術士轉身離去,隻留下主人愣在原地,心中既疑惑又有些許期待,隻當這是術士的一番客套話,並未放在心上。殊不知,這一相,竟預言了一位日後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的誕生,此人正是那能撐起天地的“擎天白玉柱”,能駕馭滄海的“駕海紫金梁”,當真應了那句“後生勇士,挽弓南北射鬥墟;虎膽元帥,躍馬東西開乾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時光荏苒,鬥轉星移,轉眼間到了隋開皇十一年。在冀州信都郡武邑縣,有一戶聲名顯赫的蘇姓大戶人家,蘇府上下一片忙碌,正迎來一件天大的喜事。究竟是什麼喜事呢?原來是信都郡大帥蘇邕的夫人即將臨盆。產房外,丫鬟和老媽子們端著一盆盆熱氣騰騰的熱水,進進出出,腳步匆忙。蘇邕大帥在產房外來回踱步,急得雙手不停地搓動,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眼神中滿是焦急與期待。

就在這時,蘇府大總管蘇忠神色匆匆地從外麵走進來,向蘇邕稟報:“老爺,門外來了三個人,說要見您。”

蘇邕微微皺眉,疑惑地問道:“是何人要見我?可問清楚了?”

蘇忠搖了搖頭,回道:“那三個人隻說您見到他們就知道了,並未透露姓名。”

蘇邕心中雖感蹊蹺,但此時也無暇多想,隻道:“待我親自去迎接。”說罷,大步向府門走去。

中門緩緩打開,蘇邕迎出大門,隻見門前站著三個人,兩男一女。仔細打量這三人,個個氣質不凡。頭前的是一位出家道人,身高九尺,身材挺拔如鬆。他麵白如玉,猶如羊脂美玉般溫潤,劍眉斜插入鬢,虎目炯炯有神,齒白唇紅,三綹短墨髯隨風飄動,更增添了幾分仙風道骨。身著月白色緞子劍袖,外披一件月白色緞子大敞,腰間係著一條水火絲絛,腳蹬一雙厚底快靴,整個人顯得飄逸出塵,超凡脫俗。

中間的那位身高過丈,身材魁梧壯碩。一張紅臉猶如熟透的紅棗,濃眉大眼,雙眸圓睜,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豪爽之氣。四字闊口,給人一種剛毅果斷的感覺。海下一部濃密的裘髯,隨風舞動,儘顯豪邁。身穿醬紅色衣服,外披一件醬紅色大敞,腰間挎著一口紅毛寶刀,刀身寒光閃爍,仿佛在訴說著主人的不凡經曆。

後麵的是一位出家女道士,容貌絕美,令人驚豔。麵如浮粉,白皙嬌嫩,如同春日裡盛開的桃花。柳眉彎彎,恰似一彎新月,杏核眼明亮動人,略帶一絲吊眼梢,更增添了幾分嫵媚與靈動。懸膽鼻子小巧玲瓏,櫻桃小口不點而朱。身穿大紅的八卦仙衣,衣袂飄飄,周身散發著一股神秘的氣息,身前身後百步之內,都仿佛籠罩在她的威嚴之下。

蘇邕一看,頓時喜出望外,臉上的焦急之色一掃而空,大聲說道:“賢弟賢妹,今日是什麼香風把你們吹到我這裡來了?快,快往裡請!”

原來,這三人不是彆人,正是本套書中赫赫有名的五大武術高手之一的前三位——風塵三俠,且他們是親師兄弟,都出自同一個師父門下。頭前這位帥氣的道人正是大爺三原李靖,字藥師,他精通兵法謀略,武藝高強,在江湖上聲名遠揚;中間紅臉的是二爺大盤飛行俠裘髯客張炳,字宗千,為人豪爽仗義,刀法出神入化,令敵人聞風喪膽;後麵的女道士則是紅佛女張初塵,她不僅武藝精湛,還聰慧過人,在江湖中也是一位傳奇人物。

蘇大帥熱情地將三人迎進客廳,分賓主落座後,連忙吩咐家人看茶。大爺李靖端起茶杯,輕抿一口,開口問道:“大哥,看您府上今日如此熱鬨,可是有什麼喜事?”

蘇邕滿臉笑意,毫不隱瞞地回道:“不瞞三位賢弟,今天愚兄我就要當爹了!哈哈,正等著產房裡的消息呢。”

三位老俠一聽,紛紛起身,拱手恭喜道:“恭喜大哥喜得貴子,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蘇邕連忙擺手,笑著說道:“同喜同喜!大家都彆客氣。”

李大俠略作思索,接著說道:“大哥,若是您生的是兒子,小弟願收他為徒,傳授他一身本領;若是女兒,便拜三弟為師,三弟定能將她培養成巾幗英雄。”

蘇邕一聽,心中大喜,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他深知三位賢弟的本領,若能得到他們的教導,自己的孩子將來必定前途無量。正說著,隻見一位老媽子滿臉笑容地從產房裡走出來,來到蘇邕麵前,笑著說道:“恭喜老爺,賀喜老爺!夫人生了一個十斤重的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蘇邕一聽,高興得從座位上猛地站起來,激動地說道:“三位賢弟,要不要隨為兄去看看我這寶貝兒子?”

“小弟正有此意。”三位老俠齊聲應道。

於是,四個人一同來到產房。產房裡,十幾位丫鬟和老媽子正忙碌著。一位老媽子小心翼翼地抱著小少爺,蘇邕的夫人則虛弱地躺在床上,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老媽子見老爺進來,連忙將孩子抱到蘇邕麵前,說道:“老爺,您快看看,小少爺長得多俊啊!”

蘇邕接過兒子,仔細端詳,隻見這孩子白胖白胖的,臉蛋紅撲撲的,猶如熟透的蘋果。一雙大眼睛明亮而清澈,仿佛能看透世間萬物。小嘴巴一張一合,似乎在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可愛至極。蘇邕越看越喜歡,心中滿是為人父的喜悅與自豪。

蘇邕略作思索,為這孩子取名為蘇烈。取完名後,他轉過身,將孩子遞給李藥師看,說道:“賢弟,你看看這名字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爺李靖接過孩子,看著懷中的小蘇烈,臉上也露出了喜愛的笑容。他沉思片刻,說道:“大哥,這名字不錯。我再送烈兒一個字,就叫定方吧。希望他日後能平定四方,成就一番大業。”

蘇邕一聽,拍手叫好:“好字,好字啊!定方,這名字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時光匆匆,有說則長,無說則短。轉眼間,小蘇烈過了百日,又到了蹣跚學步的年紀。歲月如梭,一晃小蘇烈就到了三歲。這一天,三原李靖再次來到蘇府。見到大哥蘇邕後,李靖開門見山地說道:“大哥,還記得三年前小弟和您說的那件事兒麼?如今定方已經三歲了,我今日便是來接他上山學藝的。”

蘇邕連忙點頭,說道:“記得,記得!賢弟,你打算什麼時候帶定方上山?”

李靖說道:“三天後,我便帶烈兒走。這三天時間,大哥也好和孩子好好相處,交代交代。”

蘇邕心中雖有不舍,但也知道這是為了孩子的將來,便點頭答應了。

三天後,李靖帶著蘇定方離開了蘇府,踏上了前往三原縣的路途。暫且按下蘇府之事不表,單說大爺李靖帶著小蘇烈回到陝西三原縣後,便開始悉心教導他武藝和兵書戰策。在李靖的悉心指導下,蘇定方學習攻殺戰守之法,鑽研排兵布陣之妙,了解鬥引埋伏之巧。蘇定方從小就聰明伶俐,天賦異稟,對所學的知識一教就會,一學就通,而且舉一反三,常常能將一招變化為三招,令師父李靖讚歎不已。

李靖見蘇定方如此聰慧,且勤奮好學,便傾儘全力,將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不僅如此,李靖還傳授給蘇烈一把方天畫戟,這把戟造型精美,刃如霜雪,鋒利無比。蘇烈得到這把方天畫戟後,如獲至寶,從此便在方天戟上下足了功夫。寒來暑往,日複一日,蘇定方每天都刻苦練習,從不間斷。

年複一年,時光飛逝,轉眼間蘇定方已經十歲了。此時的他,個頭也長了不少,身高達到了九尺。經過這七年的刻苦學習,蘇定方所學的本領比一般人學一輩子還要紮實。這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李靖這位名師的教導下,蘇定方不僅在武學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還在文韜方麵也有了深厚的造詣。他精通子牙六韜、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孫臏兵法等等諸多兵書,對其中的謀略和智慧領悟得十分透徹。這也為他日後在戰場上縱橫捭闔,立下赫赫戰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要不然後文書中,蘇烈怎能平這個滅那個,沒有真才實學是絕對做不到的。

蘇定方在跟隨李靖學習武藝和兵法的同時,也不忘向二位師叔請教。在二爺裘髯客張炳和紅佛女張初塵的悉心指導下,蘇烈將那畫杆戟練得越發出神入化,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巨大的威力,令人防不勝防。李老俠見蘇定方進步如此之快,心中十分欣慰。為了讓蘇定方在戰場上能夠如虎添翼,他特意在西域尋來了一匹寶馬良駒,這匹馬名叫賽龍雀照夜玉獅子白龍駒。此馬渾身雪白,一根雜毛都沒有,猶如白緞子一般光滑閃亮。它踢至背高八尺,頭至尾長丈二,身形矯健,肌肉發達。大蹄板兒堅實有力,竹簽子耳朵高高豎起,仿佛時刻在聆聽著周圍的動靜。蛤蟆眼又大又圓,目光炯炯有神,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氣勢。

在李靖和二位師叔的悉心教導下,蘇定方可謂是弓刀石馬步劍樣樣精通,無一不會。他的八八六十四路天罡戟使得出神入化,每一次舞動,都仿佛有一條銀龍在空中飛舞,寒光閃爍,令人眼花繚亂。鎮天弓、穿雲箭在他手中更是威力無窮,百步穿楊,箭無虛發。在這套書中,有兩位神箭手最為出名,一位是蘇定方,另一位便是薛禮,字仁貴。這二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還是師兄弟兼忘年之交,他們在日後的戰場上,都將憑借自己的本領,立下赫赫戰功,成為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大爺李靖這輩子正式收了三個弟子,此外還收了羅乾為記名徒弟,也就是非正式的徒弟。大徒弟徐積,字懋功,此人足智多謀,深通兵法,後來被唐天子賜姓李。在唐末五代時期,南唐國便是他的後世子孫所創。二徒弟便是蘇烈,字定方,他武藝精湛,謀略過人,在隋唐時期的戰場上大放異彩。三徒弟薛禮,字仁貴,也是一位勇猛無比的將領,其“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此外,李靖還收了侯君集、秦叔寶、尉遲恭、程知節等等人為記名徒弟,這些人在後來的曆史中,也都成為了赫赫有名的人物。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就到了蘇定方十五歲。這一天,老俠客李靖把蘇烈叫到跟前,神色凝重地問道:“定方啊,你來到為師這裡已經有多少年了?”

蘇烈恭敬地答道:“回師父的話,徒兒三歲上山,至今已有一十二年,今年徒兒一十五歲了。”

“嗯,定方啊,”李靖微微點頭,說道,“如今你也已經學有所成,是時候下山去了。去建功立業,去幫助你的父親鎮守信都關郡),為國家和百姓貢獻自己的力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重生哈利波特 女帝登基後想殺人滅口,幸好我屯兵百萬 重生八零,李老太她拋夫棄子 禦青盞 總裁,夫人攜五寶掀翻了您的祖墳 是的,我隻是鍛煉下身體就成神了 饑荒年:你們啃樹皮,我帶娘子嘎嘎炫肉 穿越七零養福寶,最野軍少猛追妻 重生1976,從送來知青媳婦開始! 雲養合歡宗聖女,被上門教導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