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晉安帝複位已經一年多了,這天下總算有了個安穩的模樣。
皇宮內外,一片祥和,百姓們也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皇帝為了表彰那些討伐逆賊的功臣,開始大肆追敘功勞。
這一日,聖旨下達,封劉裕為豫章郡公,劉毅為南平郡公,何無忌為安成郡公。
一時間,京城內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三個公爵的榮耀讓整個朝廷都為之震動。
劉裕站在自家府邸前,望著那燙金的“豫章郡公府”牌匾,心中卻泛起了一絲漣漪。
他暗自思量:“這功勞,我自問是出了不少力,可如今這局麵,權臣林立,怕是日後少不得要有一番爭鬥。”
他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而其他受封之人,如劉毅、何無忌,皆是喜氣洋洋,滿麵春風。
唯獨那殷仲文,自恃才高八鬥,一心盼著複位後能進入朝廷掌管政事,卻未曾想被權臣們排擠,愣是把他派到了東陽去當太守。
殷仲文接到聖旨的那一刻,心中如墜冰窖,滿是不甘與憤怒。
他憤憤不平地想:“我殷仲文何罪之有,竟被貶至那偏遠之地!”
他心中暗暗發誓,定要找個機會重返朝廷,一雪前恥。
何無忌得知殷仲文的遭遇後,心中頗為不忍。
他深知殷仲文的才學,也佩服他的為人,便提筆寫了一封信,信中滿是安慰與鼓勵,還邀請他順路過來聊聊心事。
信使快馬加鞭,將信送到了殷仲文的手中。
殷仲文讀罷信件,心中稍感慰藉,便回信答應了何無忌的邀請。
然而,世事無常,他離開都城去上任時,被各種雜事牽絆,竟忘了與何無忌的約定。
何無忌在府中左等右等,等了好些天都不見殷仲文的影子。
他心中開始犯嘀咕:“這殷仲文,莫不是看不起我何無忌?
哼,等我找個機會,定要讓他好看!”
他心中暗自盤算,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悅。
恰在這時,南燕那邊來侵犯了邊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消息傳回京城,朝野一片嘩然。
劉裕是個有雄心壯誌的人,他打算親自帶兵去討伐南燕,為國為民除害。
這一日,劉裕在府中召集眾將商議出征之事。
何無忌也身在其中,他聽著劉裕的分析與部署,心中突然有了主意。
他等眾人散去後,悄悄留下,對劉裕說:“裕哥啊,北方的敵人雖然凶猛,但還不用太過擔心。
我倒是覺得,那殷仲文和桓胤,這兩個人才是我們的心腹大患,不能不除掉啊!”
劉裕聞言,心中一凜。
他凝視著何無忌,沉聲道:“無忌,此言何意?
殷仲文雖被貶至東陽,但桓胤乃朝中重臣,怎會是我們的心腹大患?”
何無忌歎了口氣,說道:“裕哥,你有所不知。
殷仲文才華橫溢,心中必有不甘,若讓他在東陽積蓄力量,日後必成大患。
而桓胤此人,表麵忠厚,實則心懷叵測,他暗中拉攏朝臣,企圖獨攬大權。
這二人若是不除,日後必與我們為敵。”
劉裕聽後,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無忌言之有理。
但這二人皆非等閒之輩,要想除掉他們,談何容易。”
何無忌眼中閃過一絲狠意,他低聲說道:“裕哥,我們可以如此這般……”
接著,他將自己的計策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劉裕。
劉裕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拍了拍何無忌的肩膀,說道:“無忌,此計甚妙!
但一定要小心行事,切勿走漏風聲。”
說來也巧,這時候,劉裕府裡有個叫駱球的人謀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