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宋主劉裕開國之後,定下了許多規矩。
他追尊自己的父親劉翹為孝穆皇帝,母親趙氏為穆皇後,還奉繼母蕭氏為皇太後。
亡弟道規沒有兒子,劉裕便命道憐的次子義慶過繼給道規,承襲了封爵,同時封弟弟道憐為長沙王。
劉裕以前的妻子臧氏,也就是臧熹的姐姐,早在晉安帝義熙四年的時候,就在東城病故了。
劉裕追封她為敬皇後。
接著,他立長子義符為皇太子,封次子義真為廬陵王,三子義隆為宜都王,四子義康為彭城王。
劉裕對朝中的大臣也進行了加封。
尚書仆射徐羨之被加封為鎮軍將軍,右衛將軍謝晦成了中領軍,領軍將軍檀道濟則被封為護軍將軍。
以前晉朝的舊臣,在義熙年間為朝廷出力,和劉裕一起經曆艱難困苦的人,都按照原來的官位任職;
不過,劉裕還是降了幾位公爵的爵位。
始興公、廬陵公、始安公、長沙公、康樂公,都被降為了縣侯。
讓他們繼續供奉晉朝的老臣王導、謝安、溫嶠、陶侃、謝玄等。
晉朝的臨川王司馬寶,也被降為西豐縣侯。
劉裕還給雍州刺史趙倫之加號為安北將軍,北徐州刺史劉懷慎成了平北將軍,征西大將軍楊盛成了車騎大將軍。
西涼公李歆,也被封為征西大將軍。
說起這李歆,相傳他是漢前將軍李廣的後裔。
他的父親李暠,曾經臣事北涼,任敦煌太守。
後來李暠自稱西涼公,與北涼脫離了關係,占了沙州、秦州、涼州等地,定都酒泉。
李暠去世後,李歆繼位。
他曾經派使者到江東,報告自己繼位的事情。
那時候晉朝還沒滅亡,就封了李歆為酒泉公。
等到宋主劉裕受禪稱帝,又對李歆加封了爵位。
可這時候,北涼主蒙遜卻跟李歆結下了仇。
蒙遜假裝帶兵去攻西秦,實際上卻偷偷地把軍隊屯在了川岩。
李歆果然中計,他還以為北涼空虛,就趁機去偷襲。
結果在路上被蒙遜的軍隊攔截,連戰連敗,最後竟然被蒙遜給殺了。
蒙遜占了酒泉之後,又轉攻敦煌。
敦煌太守李恂,是李歆的弟弟。
他帶著守城的將士們拚死抵抗,但蒙遜卻用水灌城。
城最終被攻破,李恂也自刎而死。
李恂的兒子重耳,逃到了江左。
但因為路途遙遠,難以跟家裡聯係,最後就投奔了北魏。
劉裕聽到西涼被滅的消息,心裡雖然生氣,但也沒時間去討伐北涼。
他這時候正忙著處理朝中的事情呢。
有一天,劉裕跟大臣們商量國事。
他說:“朕年紀已經大了,太子還年幼。
朕不能隻想著長遠的計劃,也得顧顧眼前的事情啊。”
再說,那晉朝的國運雖然已經中斷,但還留下個零陵王,他畢竟是前朝的餘孽。
宋主心裡琢磨,萬一哪天他死灰複燃,豈不是給子孫留下禍根?
左思右想,覺得還是得下狠手,斬草除根才行。
這事兒得辦得狠點兒。
宋主就弄來一甖毒酒,交給前琅琊郎中張偉,讓他去毒死零陵王司馬德文。
張偉接過酒,歎了口氣,自言自語道:“毒死前君王來保自己性命,這要留下千古罵名啊。
算了,還不如我自己喝了算了!”
說著,他仰起脖子,一口把酒灌了下去。
不一會兒,毒性發作,張偉倒在地上,抽搐了幾下,就沒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