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羅漢殺紅了眼,手持一杆長矛,如猛虎撲食般衝進義軍隊伍。
他左挑右撥,長矛在他手中舞動得密不透風,所向披靡,無人能擋。
“羅漢,好樣的!”戰友們見狀,紛紛呐喊助威,聲震戰場。
此時,褚湛之帶著兵馬也登上了岸,與蕭斌左右夾攻義軍。
義軍本就被王羅漢衝得七零八落,如今再遭夾擊,形勢愈發危急。
“兄弟們,頂住啊!”義軍將領大聲呼喊,但聲音很快被喊殺聲淹沒。
元景在營中督戰,看著戰場上的混亂,心中暗自焦急。
他知道,此戰關乎全局,絕不能輸。
“元景將軍,咱們得想個辦法!”副將焦急地說道。
就在這時,蕭斌軍中突然響起了幾聲退鼓。
蕭斌、褚湛之等人一愣,紛紛回頭張望,不知所措。
“怎麼回事?為何敲退鼓?”
蕭斌大聲問道,但無人應答。
元景瞅準時機,立刻命令擂起戰鼓。
咚咚咚,戰鼓聲震耳欲聾,義軍將士們士氣大振。
“衝啊!”義軍將士呐喊一聲,紛紛向敵軍殺去。
他們如猛虎下山,不顧一切地衝向敵人。
敵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攻勢嚇得四散而逃,有的甚至掉進淮水溺斃。
戰場上喊殺聲、呼救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一片混亂。
劭見各軍敗退,心中焦急萬分。
他親自率領餘眾,再次攻打營壘,想要挽回敗局。
然而元景早已做好準備,他率領義軍將士奮勇抵抗,將劭的軍隊殺得大敗。
“蕭斌,我們怎麼辦?”
褚湛之看著敗退的軍隊,焦急地問蕭斌。
蕭斌一臉焦急,他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
原本以為勝券在握,卻沒想到被義軍打得如此狼狽。
“先撤!”蕭斌咬了咬牙,大聲說道。
於是,蕭斌和褚湛之帶著殘兵敗將開始撤退。
魯秀、褚湛之、檀和之等人一路風塵仆仆,紛紛投奔柳元景的營地。
他們臉上帶著疲憊,但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元景將軍,我們來了!”魯秀大聲喊道。
元景迎上前去,笑著說道:“好!你們來得正是時候。快進來休息。”
劭單騎逃脫,像一陣狂風般飛馳回建康。
他心中慌亂不安,但更多的是對權力的渴望和不甘。
而在元景的營地中,卻是一片歡騰。
元景接納了魯秀等人,他們圍坐在一起,談論著過去的戰事和未來的計劃。
“元景將軍,你知道嗎?
前次那退鼓,其實是我擊的。”
魯秀笑著坦白道。
元景一愣,隨即大笑起來:“原來是你這小子!難怪當時我覺得那鼓聲有些蹊蹺呢!”
褚湛之和檀和之也笑了,他們是被魯秀勸說反正的,如今也一同投奔了元景。
“元景將軍,我們以後就跟著你乾了!”
褚湛之堅定地說道。
元景大喜,拍了拍褚湛之的肩膀:“好!有你們在,我何愁大事不成!
來,我們立即發布捷報,讓全軍都知道這個好消息!”
捷報很快傳遍了全軍,將士們歡呼雀躍,士氣高漲。
元景趁熱打鐵,決定迎接武陵王駿來到新亭,共同商討大計。
駿王病愈後精神煥發,聽到元景的邀請立即整裝待發。
來到新亭後,他站在高台上犒勞三軍。
“駿王,你終於來了!”
元景迎上前去恭敬地行禮。
駿王微笑著點了點頭:“元景將軍,你辛苦了。
我這次來,是想看看大家,也想想我們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元景點了點頭說道:“駿王,不如我們順勢進了江寧城。
那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以作為我們的根據地。”
駿王想了想覺得元景的提議很有道理。
於是,在元景的護送下,他們順利地進了江寧城。
恰巧這時,江夏王義恭從建康逃來。
他呈上了一份勸進書懇請駿王登基稱帝。
“駿王,如今天下大亂,隻有你才能拯救蒼生啊!”
義恭懇切地說道。
駿王接過勸進書仔細看了看,然後抬頭看向元景:“元景將軍,你怎麼看?”
元景想了想說道:“駿王,你英明神武乃是天下共主。
如今時機已成熟,何不順應天命登基稱帝呢?”
就在這時,散騎侍郎袁爰也隨後來到。
他假稱追趕義恭,實則也是投順了武陵王。
他跪在地上恭敬地說道:“駿王,我袁爰願為你效犬馬之勞!”
駿王看了看袁爰見他熟悉朝儀,便任命他為兼太常丞,負責起草即位儀式。
袁爰領命後立即著手準備,日夜趕工終於將即位儀式準備完畢。
這一天,新亭築起了高壇。
武陵王駿身著華服威嚴地站在壇上。
元景、魯秀、褚湛之、檀和之等眾將列隊站立,將士們也整齊地排列在壇下。
駿王深吸一口氣大聲宣布:“我武陵王駿,今日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文武官員各升一級,參軍的更是加了兩級。
這消息一傳出朝廷上下一片歡騰,大家紛紛議論著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皇帝坐在龍椅上神情莊重而喜悅。
他開始一一封賞眾位功臣聲音洪亮而有力。
“大將軍義恭,封為太尉,錄尚書事,兼南徐州刺史!”
皇帝話音剛落,義恭便快步上前跪拜謝恩。
“南譙王義宣,封為中書監,兼揚州刺史!”
義宣也滿臉喜色上前領賞。
“隨王誕,封為衛將軍,兼荊州刺史!”
誕王年輕有為聽得封賞更是神采奕奕。
“臧質,封為車騎將軍,兼江州刺史!”
臧質身材魁梧跪在地上聲音洪亮地謝恩。
接著沈慶之被封為領軍將軍,蕭思話為尚書左仆射,王僧達為右仆射。
柳元景、顏竣則被封為侍中,宗愨為右衛將軍,張暢為吏部尚書。
其餘將士也各加官不等,一時間朝廷裡充滿了喜慶的氣氛。
封賞完畢後皇帝站起身來環視四周。
他緩緩說道:“新亭,這個見證了我們無數戰鬥的地方,從今天起改名為中興亭。
我們要以這裡為起點再次進取,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劭從新亭逃回建康後心中忐忑不安。
他一聽說義恭逃了怒火中燒,立刻把義恭的十二個兒子都抓了起來狠心地全都殺了。
殺完人後劭覺得心裡稍微安定了些,便立自己的兒子偉之為太子,還大赦天下。
但他心裡明白有些人他是永遠不會赦免的,比如劉駿、義恭、義宣、誕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