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朝堂上,有個女人權勢滔天,她叫馮太後。
馮太後執政,那手段既狠又快,朝堂上的大事小事,都得她點頭才行。
就說那王睿吧,本來沒啥名氣,可馮太後看他順眼,沒幾年工夫,王睿就飛黃騰達了,成了宰輔,還封了中山王,賞賜多得家裡都堆不下了。
還有那李衝,也是馮太後的紅人,馮太後私下裡給他的賞賜就像流水一樣,不斷頭。
那些宦官們,一個個眼珠子滴溜溜轉,隻要會巴結逢迎馮太後,嘿,從小太監也能變成大官,封了爵,威風凜凜的。
馮太後心裡明白,自己這麼乾,外麵肯定有人嚼舌根。
所以啊,她耳朵特彆靈,經常派心腹太監出去打探消息。
一旦聽到有人說她壞話,那可就慘了,立馬就被抓起來。
馮太後也不跟魏主宏商量,直接就下令殺了。
就像那個青州刺史李惠,不過就是說了幾句閒話,就被馮太後誣陷謀反,全家老小都給殺了,一個都沒剩下。
不過話說回來,馮太後對待那些有功的老臣,還是挺公道的。
要是寵臣犯了錯,她也不肯輕易放過,動輒就是一頓鞭子抽得啪啪響。
但她心裡不記仇,錯了就罰,有功就賞。
有時候剛挨完打,第二天就升官了,大家夥兒對她也就沒啥怨言,反而願意為她賣命。
再說說這魏主宏,他對馮太後那可是孝順得不得了。
馮太後說啥,他就聽啥,就像個小綿羊一樣聽話。
有時候啊,這孝順都孝順得有點過頭了,讓人看了都覺得是“愚孝”。
魏主宏其實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是馮太後的孫子。
孝文帝從小就是由馮太後撫養長大的。
他們兩人名義上是祖孫,但實際上感情好得就像母子一樣。
孝文帝的生母李氏,在他被立為太子的時候,按照北魏後宮的規矩被賜死了。
孝文帝從來沒見過自己的生母,馮太後就成了他生命中最親近的女性長輩。
有一天,朝堂上議論紛紛,說是有大臣對馮太後的執政方式有意見。
孝文帝聽了,眉頭都沒皺一下,直接說:“太後這麼做,自然有她的道理,我們隻需遵從便是。”
有大臣小心翼翼地說:“皇上,您這麼孝順太後,可外麵有人傳言……”
“傳言什麼?”孝文帝臉色一沉。
“傳言說,太後……太後毒死了先帝。”大臣聲音低沉。
孝文帝聽了,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說道:“這不過是無稽之談,太後對我的恩情,
我比誰都清楚。這種傳言,以後不要再提了。”
曆史上確實有這麼一種說法,認為馮太後毒死了孝文帝的父親獻文帝拓跋弘。
但這種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誰也說不清楚。
不過孝文帝呢,他就算聽到了這種傳聞,也還是對馮太後保持孝順,一點複仇的意圖都沒有。
又有大臣進諫道:“皇上,您這麼偏袒馮氏家族,恐怕會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滿啊。”
孝文帝笑了笑說:“馮氏家族對我有恩,我對他們好,那是應該的。
至於其他大臣嘛,隻要他們忠心為國,我又怎麼會虧待他們呢?”
孝文帝對馮太後的孝順,還不僅僅體現在政治上的遵從,更體現在個人情感的依賴上。
他視馮太後如生母一般,對她的感情深厚而真摯。
日子一天天過去,馮太後也終究會有老去的那一天。
當她去世的時候,孝文帝悲痛欲絕,整個人都像失了魂一樣。
他親自為馮太後操辦喪事,哭得撕心裂肺的。
大臣焦急地問道:“皇上,太後去世了,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啊?”
孝文帝擦了擦眼淚說:“太後雖然去世了,但她的遺誌我要繼續傳承下去。
我們要按照她生前的意願來治理國家,讓北魏更加繁榮昌盛。”
馮太後於公元490年九月十八日去世,孝文帝表現出極度的悲痛。
他五天滴水未進,群臣勸說再三才勉強喝下一碗粥。
馮太後安葬後,孝文帝仍然每五天前往陵墓祭拜,持續數月之久,甚至哭得廢寢忘食。
在馮太後兩周年忌日,孝文帝又在陵墓前痛哭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