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負手而立,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這重重宮牆,看到大唐的景象。
“傳朕旨意,命信站全力配合,所有關於科舉的信件,務必優先送達。尤其要加快送往大唐的信件。”
郭守敬略一遲疑,“陛下,為何獨獨要加快送往大唐的信件?這是否會引起其他國家的猜疑?”
李川微微一笑,他們之中,不乏有真才實學者,朕,也在等他們。”
他頓了頓,繼續道:“信站的信件,就通過鄭家的渠道送過去,務必送到該送之人手中。”
“臣領旨!”
郭守敬心頭一震,明白了李川的深意,連忙躬身領命,退出了禦書房。
郭守敬走後,空氣中殘留著一絲淡淡的墨香。
長樂公主緩步走了進來,她身穿一襲淡藍色宮裝,更襯托出她清麗脫俗的氣質。
隻是,她的眉宇間,卻隱隱帶著一絲憂慮。
“皇兄,您剛才和郭大人在談論科舉之事?”
長樂公主輕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李川轉過身,看著她,溫和一笑,“不錯,科舉一事,朕已決意推行。”
長樂公主心中一沉,如同墜入了冰窟。
她抬起頭,目光複雜地看著李川,輕聲問道:“陛下,科舉之事,當真要開了嗎?”
李川看著她,眼神堅定,語氣肯定地說道:“朕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長樂公主的臉色更加蒼白,她貝齒輕咬著嘴唇,一顆心如同被放在火上炙烤一般難受。
大炎的科舉,無疑會給大唐帶來巨大的衝擊,甚至會動搖大唐的根基。
而父皇,又該如何應對呢?
想到這裡,長樂公主的心中充滿了擔憂和不安。
她知道,自己身負重任,必須儘快將此事告知父皇。
李川看著長樂公主變幻莫測的臉色,心中暗歎一聲。
他知道長樂公主心中所想,也明白科舉對大唐的衝擊。
但是,為了大炎的未來,他必須這麼做。
“長樂,陪朕下盤棋吧。”
李川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
長樂公主勉強點了點頭,跟著李川來到棋盤前。
棋局擺開,兩人相對而坐。
李川的黑子如狂風驟雨般落下,步步緊逼,長樂公主的白子則顯得猶豫不定,毫無章法。
棋盤之上,黑白分明,勝負已定。
“長樂,你心亂了。”李川的聲音如同平靜的湖麵,卻帶著洞察一切的力量。
長樂公主猛然抬頭,她知道自己的心思瞞不過這位心思縝密的帝王。
她勉強擠出一個笑容,想要辯解,卻發現任何言語都顯得蒼白無力。
李川沒有再說什麼,隻是輕輕歎了口氣。
他站起身,走到一旁逗弄著牙牙學語的稚女,抱起女兒,感受著那份柔軟的觸感,眼神變得溫柔。
他回頭看了長樂公主一眼,眼神複雜難明,“朕還有些政務要處理,你早些休息吧。”說完,便抱著女兒轉身離去。
長樂公主呆呆地坐在原地,望著李川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心事,卻什麼也不說,隻是用這種方式提醒著自己。
他究竟在想些什麼?
大炎的科舉,又會給大唐帶來怎樣的命運?
夜幕降臨,長安城籠罩在一片朦朧的燈火之中。
馬周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簡陋的大通鋪。
昏暗的房間裡彌漫著汗臭和腳臭味,擁擠的空間裡擺滿了床鋪,簡陋而嘈雜。
然而,馬周卻感到無比的滿足。
一張破舊的木板床,一盞微弱的油燈,幾本泛黃的書籍,就是他全部的家當。
他小心翼翼地將書籍從床底抽出,用粗糙的袖子擦拭著上麵的灰塵,
對於馬周來說,書籍是黑暗中的光芒,是通往未來的階梯。
他白天在府邸裡做著粗活,晚上則點著油燈,孜孜不倦地學習。
雖然生活艱苦,但他從未放棄對知識的渴望。
他點燃了那根得來不易的蠟燭,昏黃的燭光照亮了書頁上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