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朋囑咐,再服用三天就可以停藥,然後用黃芪代茶飲就可以了。
還是田總他們進行開會討論,決定在黃芪裡麵再加上人參輔助恢複。廣朋力阻不成,隻能長歎。
倒是同時解除隔離的於軍長,一下子對廣朋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他派人把廣朋妻子接回了原住處,還讓廣朋在家照顧她到滿月以後才恢複到學校上課。
廣朋不放心走向前線的戰友,剛剛滿月他就回到學校,迅速查看最新的各方麵情況,尤其是西征前線的戰報。
前方陸續傳來的消息都非常令人鼓舞,可以說是勢如破竹。我軍的迅速出擊讓敵人根本猝不及防,一經交火就是倉皇潰退,我軍非常順利,接連攻占了幾座縣城,一兩個月時間裡已經長驅直入五百多裡地。
“好啊,按照這樣的打法,進軍飛快,不久就會打到西域,得到白熊國軍隊的接應了。”王執委一邊在地圖上插著小旗子,一麵說。
“對,應該繼續加快速度,同時吸收俘虜進入軍隊,不然會越打越少的,而且周圍敵人一旦反應過來,會很麻煩。”廣朋看著地圖說。
“不會的,我們勢如破竹,敵人根本來不及反應。”
“不,你看,敵人的損失並不大,而且撤退的非常迅速。他們潰逃之後迅速向前,而前麵是大雪山之間的狹窄走廊,如果敵人合流後提前布好城防,那麼,隻要有一座一座城市攻不破,就會非常被動。所以,必須保持現在的速度,不與敵糾纏一地的得失,而是迅速進軍,絕對不可以停下來!”
彆人言論也是眾說紛紜向。
廣朋不再參與這些紙上談兵的爭論,他說完自己的看法以後,就拔腿到了宗司令那裡,一方麵對他去醫院看望妻子表示感謝,另一方麵也是想把自己的這個想法儘快反映一下。
“廣朋來的正好。快過來,你看,你認識的那個大漠軍的粟軍長,和三省軍的頭領,在鹹陽把跑來督戰的鄭三發扣了,要求他同意抗倭!這是他剛剛發來的電報。”
“什麼,有這種事?”廣朋的話題還沒有開始,就被這個突發的新話題掩蓋了。
他拿起電報一看,原來是粟軍長和三省軍的司令聯合發來的,邀請宗司令等人前往協商下一步工作。
”老任也剛剛打來電話要我馬上過去一下討論對策,你說說你對於這件事的看法。”
“他鄭三發還是想抗倭的,在蜀郡建設的那麼大的基地,不就是為了抗擊東倭蓄積力量嗎?現在,他被扣留在鹹陽城,剛好可以和他談條件立即抗倭,我們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出去打東倭了。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啊。”
“對,我也是這麼想。你和粟軍長比較熟悉,你覺得他會同意我們的做法嗎?”
“要是放在以前他對東林軍排擠大漠軍的情緒上,他會殺了鄭三發。但是現在他已經是組織的一員,再加上他的同盟軍前線抗倭經曆,會接受我們要求的。如果需要,我可以給他聯係一下,增加力度。”
“好,你說一下你的意思,我們也做好提前準備。”
廣朋口述了一下,秘書做了記錄,廣朋簽上名字,交給宗司令。
“西征部隊要迅速進軍,現在應該趁敵人沒有反應過來,迅速衝出馬家騎兵的活動區域,直達西域。現在鄭三發又被扣,正是我們進軍的關鍵區域,不能有片刻猶豫。希望宗司令在會上反映一下我的意見。”
“記住了,我會立刻反映,並要求總部作出決定的。不過,現在還是以迅速處理鹹陽城的事件為主。你不要急著走,在我這裡等一下,回來後一起商量這事。”
廣朋看到宗司令匆忙的身影,也對突然發生的事情,有些茫然。
的確事出突然,鄭三發給部下扣留,其實就是長期推動內戰的必然結果,而且東林軍與大漠軍的矛盾尤為突出,目的就是再戰場上消滅大漠軍。這就必然導致惡果。
粟軍長跟著大漠軍一再轉變立場,就是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現在趁西征展開,根據地空虛,又把因為丟了關外三省被人痛罵的三省軍弄到鹹陽,正好把他們捏到了一起,他的那點小心思不被人看穿都難。
撤回來以保住西征大軍,或者迅速打通西域才是正道。
秘書給廣朋衝上茶,讓廣朋沉住氣等候消息。
一直過了三個小時,宗司令才回來,後麵還跟著老任。
“言司令,我們又見麵了,喜添千金,可喜可賀啊。”
“謝謝您的問候,百忙之中還派人去祝賀。”
“應該啊,人生之喜事,應該祝賀。何況,你還把糾正了對特派員的誤診,功勞最大啊。”
“於先生身體恢複的怎麼樣了?應該繼續飲用黃芪,避免勞累。”
“他呀,閒不住,剛才還參加了會議呢。你對粟軍長和三省軍的事情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