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啊,隻是都混在船艙,需要分揀。”站在船舷上的宣隊長回答說。
“你們怎麼打的魚,連分揀都不知道,是不是言廣朋的鄉兵,過來搗亂的?”那人氣勢洶洶的說。
“長官,我們都是萊東老鄉,這麼冬天的出來撈魚不容易,也不是賣,就是為了做成魚乾才混到一起的。我們都不容易,可彆把我們和言廣朋他們混到一塊,那可了不得啊。”
“諒你也不敢,再說你這麼大船的財主,言廣朋也不要你的吧?”
“對對對,長官多給太君說兩句好話,我們慢慢分揀一些也勻給他們行。”
“你看,天都快黑了,現在分揀,那得到什麼時候啊?我去問問太君吧,你們不要跑,軍艦上的炮彈可是不認老鄉的。”
“是是是。”宣隊長一邊說,一邊忙不迭的在口袋裡掏來掏去,遞上去一支煙,又親自為他點上。
“太君喜歡鰻魚和鱈魚,烤魚片和做魚片最香,你們卻要做魚乾混到了一塊,這個麻煩。”
“那麼我們趕回去分揀好再來,也可以的吧?你看怎麼樣?”
“怕是不行,到時候就不新鮮了。你們趕緊分揀,我去請示太君一下。大冬天,都不容易的。”
“趕緊分揀,把鱈魚和曼穀,尤其是那些大的,都給太君分出來,仔細一點。”看翻譯官離開,他走進船艙,大聲的說著。
“問一下,我們可不可在這裡過夜?”廣朋低聲問宣隊長。
“甭想好事,那還了得!”司令員在敵營附近過夜,這可是他不敢做主的,萬一出現了什麼意外,那麼,郝執委和寇副司令一定饒不了他!
“我們不是還要買海參嗎?問一下這個總可以吧?”廣朋提醒道。
“你們趕快分揀魚吧,要不然,太君過來還沒有完成,可就麻煩大了。”他大聲的說著,一邊也在想思考著海參這件事應該怎麼處理。
過了大半個小時,翻譯官回來了,他直接順著跳板走上船,要親眼看一下分揀的情況。
果然,大家都在忙碌著,一條一條凍成冰塊的鰻魚和鱈魚,被分揀到不同的竹筐裡麵,船艙裡頭充滿著魚腥味、海冰味。
他甩了甩手,扇著空氣裡麵的腥味,很快走出了船艙,又要到其他的船上去看分揀情況。
碼頭上的幾個東倭軍和二鬼子,橫著槍走來走去,好像根本無視這幾艘漁船存在一般。
翻譯官回到碼頭上,宣隊長忙不迭的問:
“怎麼樣,分揀的還滿意吧?”
“還好,就是數量太少,而且冰冰太厚,弄起來也是麻煩事。你們能不能處理好再運上岸?”
“天這麼晚了,怕是要在島上過夜,他們可是不願意,都想著早點回家。尤其是,我們還想換點海參回去,也好賣個好價錢,你看,這時間根本不夠的。”
“還要換海參?這可是麻煩事,太君不準任何外人上島的,不行。你們趕緊把竹筐裝滿,趕緊走吧。”
宣隊長把剩下的半盒煙一起給了翻譯官:
“要不你通融一下,讓島上的人帶上海參過來也行,我們用新鮮魚獲交換。”
他又把嘴趴在翻譯官耳朵上私語著很快,翻譯官露出了笑容:
“好,那就趕快把太君要的東西送上岸吧,島上的老百姓嘛,我喊一下他們過來就行。”
“好,馬上。”
“大家把分揀出來的鱈魚和鰻魚馬上收拾起來,跟著翻譯官送過去。再加上一竹筐的大號鮁魚,給翻譯官送到家裡去。”
““好的。”廣朋一聽可以登島,馬上把一筐鰻魚提到了船艙外麵,就要跟著上岸。
“你年紀大了,扛魚的力氣不行,就不用上岸了,在這裡等著海參過來就行。”
廣朋心中一笑;
都是怕我這個司令員出意外啊!
他放下魚筐,回到魚艙繼續分揀鮁魚,而且儘量挑選小的放到魚筐裡麵。
翻譯官帶隊,兩個東倭軍端個大槍跟在後麵,幾艘船上各有幾個戰士,每人扛著一個魚筐向岸上慢慢走著。
廣朋裝了滿滿一筐小鮁魚,然後走到艙外,點上煙袋,眼睛卻盯著遠處海麵上那一點點黑下來的天空。
約摸一個小時,天色已經全黑了,兩個東倭軍押送著宣隊長才和戰士們回來,翻譯官沒有跟過來。
“準備好鮁魚,一筐換一筐。”宣隊長道。
“已經準備好了,島上情況怎麼樣?”
“不許跟任何人說話,放下魚就走。”
“不給錢嗎?”廣朋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