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看著,門外太監前來稟報:“陛下,太子殿下求見。”
慶皇伸手將名錄置於茶幾上,隨意地點了點頭。
太監連忙將太子引進屋內。
太子恭敬地走近,向慶皇行禮請安:“兒臣給父皇請安。”
太子低著頭,未得父皇允許,不敢輕易抬起。
慶皇隨意擺了擺手。
太子這才望向慶皇,又瞥了一眼桌上的榜單名錄。
顯然,那是春闈的榜單。
孩子的視力極好,一眼便看到了排名第一的名字——蘇渝,正是郭保坤提及的那位蘇先生。
望著麵前似有猶豫的太子,
慶皇神色淡然地端起參茶,輕啜一口。
片刻後,太子緩緩開口:
“父皇,兒臣想更換少師。”
慶皇隨意將茶杯放置一旁,淡淡問道:“你想換誰?”
太子心中原本有些忐忑,已想好諸多更換少師的理由。
未曾料到,父皇竟未問及此事。
太子肩膀微沉,暗暗鬆了口氣。
他規矩地站在一旁,恭敬答道:
“一位名叫蘇渝的年輕先生。”“也是今年的會試榜首。”
“兒臣聽聞,他才華橫溢。”這驚人的才華固然重要。
但更為關鍵的是,
他聽郭保坤講述了許多關於這位蘇先生的事跡。
這位蘇先生,年僅十八歲。
已中舉人,此番又中貢士,且名列榜首。
不僅如此,他還是近來聲名大噪的神醫。
據說請他治病,起步價便是萬兩白銀。
這位先生隻治奇症、絕症,極為聰慧,且性情獨特。
太子內心對這位學識淵博、醫術超群的年輕蘇先生充滿了好奇。
從郭保坤口中得知,蘇先生目前正擔任司南伯府子女的教書先生之職。
那府邸中的兩位少爺和某位小姐,對這位先生的評價亦是極高。
這也從側麵證實了,這位先生的性情看起來極為和煦溫柔。
慶皇靜靜地聆聽,腦海中浮現出其他相關畫麵。
沉默片刻後,慶皇突然發問:“這消息你是從何處聽來的?”
實際上,郭保坤早上已經與太子分享過這些信息。
慶皇心中早已有數。
太子身為未來的國君,其一言一行自然備受矚目。
但慶皇仍提出了這個問題,意在試探兒子是否會對自己有所隱瞞。
太子略作思考,恭敬地回答:
“是兒臣的伴讀郭保坤告知的。”
“他在宮外,素來喜好與文人結交。”“故而早先便已耳聞蘇先生的才情。”
太子深知,在這皇宮之內,沒有任何事情能逃脫父皇的法眼。
因此,他並未抱有任何僥幸心理。
略一思索,太子又補充說:
“此次會試,蘇先生榮獲榜首。”他明白,父皇定已有所耳聞。
但他仍想強調這一點,同時表明自己的態度——他之所以想請蘇先生擔任少師,完全是因為欣賞其才學。
慶皇麵無表情地端起手邊的茶杯,輕啜一口。
“嗯。”
“此事,朕會仔細考慮的。”
隨後,他隨意地揮了揮手,示意太子退下。
太子立刻會意,拱手行禮,恭敬地說:“兒臣告退。”
接著,他便十分規矩地退出了禦書房。
離開之後,太子緩緩吐出一口氣。
每次來到父皇的禦書房,他總會不自覺地感到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