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
王彥章與太史慈在城門口等候多時,待到陳陌抵達之時,二人帶領隊伍單膝跪下“見過主公!!”
陳陌來到身前,微微一笑,將二人扶起說道“諸位不必多禮,二位將軍與將士們在此次北伐青州之戰中,立下汗馬功勞,待我們攻克整個青州之後,我定會給每個將士論功行賞。”
“多謝主公!!”
陳陌點了點頭,隨後帶領隊伍進城,王彥章與太史慈則是時不時瞟一眼跟在陳陌身旁寸步不離的宇文成都,看著那高大的身軀,堅毅的雙目,二人對視一眼,暗道,不知道我二人加在一起是不是此人的對手。
就在二人思索之際,隊伍已經行進到府衙,這裡曾是趙匡胤的發家之地,如今已經被徐州軍攻克。
此刻大堂之內,隻有陳陌、宇文成都、王彥章、太史慈四人,陳陌說出了自己的戰略意圖。
陳陌先是說出了東萊郡的布防情況,隨後下令王彥章領兵三千把守膠東防備吳玠與張浚突然襲擊,太史慈喬裝潛入黃縣,因為太史慈就是東萊黃縣人,憑借太史慈的名聲可以招攬大批遊俠甚至是士卒以為內應。
之後陳陌與宇文成都帶領剩餘一萬兵馬,出東門直奔黃縣而去,擒賊先擒王,隻要攻克黃縣,那整個東萊郡便是囊中之物。
陳陌說完之後,王彥章提出了質疑“主公,這麼做會不會太冒險了?從膠東到黃縣途中還有其他的縣城,距離較遠,一旦張浚、吳玠二人不在不其縣和盧鄉縣駐守,大軍非常容易被截斷退路,到那時就被動了。”
陳陌微微一笑“賢明不必多慮,東萊郡的布防我早已得知,張浚、吳玠二人手裡不過區區兩千人馬,根本無法分兵斷我糧道。
即使二人出傾城之軍斷我後路,以你手中三千兵馬,非常容易便可攻取不其縣與盧鄉縣,到那時被斷退路的可不是我軍,而是他們了。”“賢明”是王彥章的字,還有“子明”的記載,但為了區分日後的呂蒙,選擇了“賢明”這個記載為依據)
聽陳陌如此堅持,王彥章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太史慈更是沒有任何意見,黃縣就是他的家鄉,他相信回去召集一些同鄉,定能兵不血刃拿下黃縣。
當天夜裡,太史慈換好遊俠的服飾,手持銀尖涯角槍,催動胯下追風白凰,直奔黃縣而去。陳陌與宇文成都則是帶領士卒於翌日清晨向黃縣進軍。
太史慈狂奔了一晝夜,於辰時抵達黃縣,太史慈人馬未歇,先返回了家中,祭拜了母親。隨後召集了同鄉好友,說明利害,同鄉紛紛決定投效陳陌。
太史慈請求各位同鄉到如今黃縣的駐軍營地,召集更多好友,隻待陳陌大軍抵達,便開城投降。
憑借著太史慈在黃縣的名氣,僅僅一日,便有數百名遊俠,數百名同鄉,以及千餘青州軍士卒前來投靠。
太史慈大喜過望,下令眾人繼續蟄伏,等待大軍一到,黃縣唾手可得。安排好一切,太史慈回到家中開始養精蓄銳,從昨日到現在都還沒有好好睡上一覺。
隨後過了不到三日,翻越山嶺的徐州軍終於抵達了黃縣西門外,這一路上陳陌都在吐槽趙光義的軍事能力。
從膠東出發,繞開盧鄉縣,直插黃縣這條路,一路上都是小型的山路,隻要派出兩三千兵馬,把守住險要道口,加上兩側的盧鄉縣與不其縣,就是數萬大軍也很難短時間攻克。
結果他們就這麼暢通無阻的來到了黃縣城外,隨後陳陌看了一眼宇文成都,宇文成都點了點頭,拿出了弓箭,對著城頭猛地射出了一箭。
城上的守城校尉拔出射入柱子上的箭矢,取下上麵的白布,仔細閱讀後,大驚失色,告知士卒是徐州軍前來攻城,速速準備作戰。就在守城士卒進入作戰部署之際,有個士卒悄悄走下城去,向城內去尋太史慈而去。
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士卒趕去太守府稟報趙光義了,趙光義此刻正在府中飲酒作樂,經曆了接二連三的失敗,趙光義早已沒有了往日的雄心壯誌。
這幾日張浚與吳玠經常送來書信,請求趙光義調整駐軍部署,嚴防徐州軍襲擊。
趙光義不以為然,認為徐州軍沒有這麼快能打到黃縣來,不料就在此時,守城士卒前來稟報,徐州軍已經抵達城下擺開陣勢。
趙光義驚的沒有握住酒樽,猛地站起身來“徐州軍怎麼會突然出現在此地?!”
士卒忙說不知,趙光義立刻喝令舞女退下,命人拿來他的戰甲佩劍。穿戴整齊之後,帶領麾下二百侍衛,準備前往城上督戰。
而這時又有一個渾身是血的士卒趕來“府君!不好了!城門已破!徐州軍進城了!!!”
在場眾人聞言大驚失色,原來就在守城士卒給趙光義報信之時,先前離開城牆的那名士卒找到了太史慈,他就是先前太史慈策反的內應之一。
太史慈得知陳陌領兵趕到,即刻召集遊俠以及同鄉,直奔西城門而去。憑借太史慈的箭法與武力,輕鬆殺上了城牆,擊殺了城門校尉。隨後高聲大喝“我乃東萊太史子義!爾等休要再負隅頑抗!速速丟棄兵器投降!!否則!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