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城
就在前些時日張飛渡過濟水過後兩日,袁紹便開展了對曆城的再度猛攻,有了顏良、周昂、韓瓊的支援,曆城周圍的袁軍有七萬多人,加上祝阿的曹軍,共計是八萬多兵馬。
曆城先前秦瓊的士卒幾乎折損殆儘,好在有趙雲、太史慈的騎兵部隊先行抵達,堅守了幾日,徐晃的援軍也已趕到。可徐晃的所有兵馬隻有一萬五千人,麵對袁軍與曹軍八萬多兵馬,難以固守。
徐晃與張賓商議許久,決定派王彥章進城,協助城內將領守城,共計是七千兵馬。徐晃、張賓、薑鬆、史進率領剩餘八千兵馬於城外紮營。
由於敵我雙方數量差距過大,徐晃決定城外大營兵分四路,每人率領兩千人馬,於各處要道紮營,使敵不能聚於一處,分散防守。
徐晃如此布陣也是無奈之舉,兵力懸殊,又要在此拖延時間,隻能如此部署,徐晃主要依靠的正是城內趙雲的騎兵,一旦某個營寨遭到攻打,騎兵可以迅速趕到支援,河北軍雖驍勇善戰,可這一世袁紹並未占據幽州,所以戰馬很是稀少,機動方麵難以與徐晃抗衡。
袁紹在等到顏良等人的支援後,本想儘快出兵,憑借著兵力優勢,定可一舉拿下。
可崔浩與許攸死死的勸阻,他們認為徐晃援軍已至,敵軍士氣正盛,不可貿然出擊,更何況徐州軍猛將如雲,己方將領過少,不可急攻,應穩步推進。
一旁的文醜聞言登時有些不滿“二位先生這是何意?是說我等都是無用之人嗎?”
崔浩連忙說道“豈敢豈敢,文將軍誤會了。”
文醜冷哼一聲“哼,袁公,請給我兩萬精兵,十日之內,我必大破徐州軍,如若不勝,甘受軍法。”
崔浩說道“文將軍切莫意氣用事,即便要正麵進攻,也不可直接攻取城池,應當先擊破駐紮城外的徐州軍營寨,以免被兩麵夾擊。”
文醜聞言並沒有說話,許攸趁此時建議袁紹,派顏良與文醜率領兩萬兵馬攻打曆城南部的徐州軍大營,令韓瓊與周昂率領兩萬兵馬,攻打曆城北部的徐州軍大營。
袁紹聽後當即同意了這個戰術,不料整整進攻了十日,袁軍寸步未進,不僅各個營寨的徐州軍奮力抵抗,城內趙雲與太史慈各自率領騎兵從後方襲擊袁軍。
崔浩與許攸將所有將領派了出去,他們用來阻擋城內徐州軍的士卒,便形同虛設,輕鬆的被趙雲與太史慈突破了陣線。
袁紹對此勃然大怒,短短十日,不但一座營寨未曾攻下,還折損了數千兵士。
袁紹思來想去,準備派人去告之祝阿的曹仁,讓他也出兵相助,不料他麾下士卒尚未離開,便有曹仁的信使抵達。
曹仁的信使告之袁紹,泰山方向有徐州軍趕來,現已於祝阿南部一帶紮營,領軍將領是關羽。
袁紹很是疑惑“泰山郡而來的徐州軍?為什麼沒有接到瞻秀的軍報?”瞻秀是為袁朗起的字號)
曹仁信使說道“經曹仁將軍打探,袁朗公子已被關羽斬首,泰山郡內的袁軍已全軍覆沒。”
“啊?!”袁紹聞言先是一驚,猛地起身,隨後感到心口一陣絞痛,右手捂住心口跌坐在位上。
崔浩與許攸也是大驚失色,連忙上前查看袁紹的情況,袁紹隻是口中喃喃道“瞻秀我兒……”
過了良久,袁紹渾身顫抖,雙拳緊握,目眥欲裂,咬牙切齒的說道“關羽匹夫!殺我愛子!吾定要將之碎屍萬段!方泄我心頭之恨!速速傳令顏良與文醜進軍祝阿!我隨後親率本部兵馬趕到!!”
崔浩連忙勸解道“袁公暫且息怒,此時出兵正中敵軍下懷,一旦我們集結大軍前往祝阿一帶,徐晃必定派軍攻襲我軍後路,如此兩麵夾擊我軍必敗,還請袁公三思。”
袁紹怒道“住口!我堂堂袁氏!四世三公!坐擁堂堂數萬大軍!如連殺子之仇都無法得報!傳揚出去豈不遭人恥笑!?我意已決!你不必再勸!”
崔浩連忙跪倒在地“袁公三思!要為全軍安危著想!不可意氣用事!!”
袁紹怒道“來人!把他拉下去!嚴加看管!待我得勝歸來再行發落!!”
袁紹話音剛落,帳外衝進來兩個士卒,將崔浩架了出去,崔浩臨走時還在大喊“袁公三思!此舉乃取禍之道!!………”
看著崔浩被架出軍帳,許攸方才還想勸諫之言硬生生咽下,不敢出言相勸。
袁紹留許攸率軍一萬固守大營,自己親率兩萬大軍直奔祝阿而去,調顏良文醜所部兩萬餘人,也趕赴祝阿一線,袁紹雖然大怒,但仍舊有一絲理智,他讓曹仁率領麾下接管顏良文醜先前的營寨,防備徐晃從後方突襲。
就這樣,用了一日時間,袁紹的大軍抵達了祝阿,與此同時,關羽正在大營之中,與郭嘉商議如何對抗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