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陳廠長辦公室,長海和王尚友跟陳廠長彙報完能用絲綢換糧食的情況後。
陳廠長摟著長海“長海老弟!你可算是救了咱們廠呀,絲綢廠那麵你放心,我跟他們都熟,價格不是問題,你們家老爺子那一塊統一從咱們廠走賬,這樣還安全點”
長海在單位待了一天,期間陳廠長和姚書記商量了一下,通過關係從絲綢廠拿到了計劃外產品。
普通料子五塊五一米,成品料子十五塊錢一塊。現在就等著薑喜軍那邊來信,造紙廠就開始采購。
因為剛出差回來,二貨三人組有休假,長海就在家待著。
李老爺子新添了愛好,胡同鄰居陳大爺是一位手藝很高的傳統老木匠,李老爺子就成了陳大爺的“關門弟子”
也不知道他從哪裡弄來了一堆刨子,斧頭,鋸子,反正是林林種種一大堆,還有一堆木料,這是李老四給他拉回來的。
老爺子說,從現在開始就給小紅紅打家具,攢嫁妝。給小紅紅和小樂樂他倆美的不要不要的,成天圍著老爺子轉。
小瑤瑤現在會爬了,小東升成天在炕上看著她,防止妹妹掉炕底下,結果就是沒看住,掉炕底下兩次。
老爺子在炕沿上做了一個擋板,按上合頁,拉鎖。沒人的時候就把擋板翻上來,這才讓人放心。
長海在家待了三天,又上了四天班,薑喜軍的信終於到了。
現在薑喜軍老丈人一共準備了四十噸糧食,全是麵粉,老毛子特產。還有五噸豬肉。
信裡麵說的,現在國內白麵從一毛七到兩毛六不等,就按兩毛錢算,豬肉七毛六到八毛五,就按八毛錢算。
所以這批貨的總價就是兩萬四千塊錢,按照長海給他的價格普通料子一米十五塊錢,成品料子三十五塊錢。他需要一千米普通料子,剩下的全要成品料子,按價格應該是二百五十七塊成品料子。
長海趕緊去找陳廠長,陳廠長立馬和姚書記找人去絲綢廠采購,結果絲綢廠也不要錢,讓他們按價格給他們糧食就行。
這樣更好,老爺子得到消息,親自來到造紙廠,陳廠長和姚書記趕緊熱情接待。
兩下一碰頭,最後決定,也彆給長海提多少錢,動了錢就犯毛病,就按所有糧食物資的一成給長海他們,至於長海需要打點那個方麵那是他的事兒。
陳廠長很高興,采購價一共才九千多塊錢,而換回來的糧食確是價值兩萬四千塊錢。這也太合適了。還有啥成品料子二百五十七塊,湊整就給他們二百六十塊。這樣就是九千四百塊錢。
關鍵是換回來的是白麵和豬肉,拿出一半來再換成粗糧,糧食緊張的問題就徹底解決。過年的時候還能給職工改善一下。
長海在家還沒待夠,陳廠長找鐵路關係,就給他們二貨三人組特彆安排了一趟差,並且王尚友跟車。
二貨三人組心不甘情不願的跟著王尚友上了車,王尚友訛了長海三十塊錢,以及所有這次長海領的全國糧票。
這一路上王尚友瘦驢拉硬屎,帶著二貨三人組吃了一路的國營飯店。長海心都在滴血呀。這老逼登,可算是放飛自我了。看樣這一年多是給他憋壞了。
到了牙林林業局,長海沒有直接去聯係薑喜軍,而是和王尚友先去找了楊書記。
把情況跟楊書記一說,楊書記都驚到了,他們林業局就有自己的鐵路貨場,長海想利用他們的貨場跟倉庫進行交易。
長海許諾每次交易給他們林業局留下半成的糧食和肉類。
楊書記一個人也拿不準,找了他們班子成員商量了一次,但是他沒說糧食是怎麼來的,隻是說這些糧食有一部分是軍方的。
結果他們局長都沒考慮就答應了,半成糧食跟肉類那也是幾噸糧食呀,能解決大問題的。
得到楊書記的答複,長海和王尚友去了鬆林鎮薑喜軍家。
沒想到的是,薑喜軍的老丈人也在,老爺子中文名叫董廖夫。看模樣就是老毛子,但是一張嘴一口純正的東北大碴子味兒。
糧食和肉類全都運過來,放在孫叔找的一個倉庫裡。
長海和王尚友跟廖夫大爺講了,以後可以把貨物直接運到林業局貨場倉庫。
廖夫大爺說“這次比較匆忙,所以弄到的貨不是很多,下次至少是這次的一倍還要多”
其實長海也明白,人家一開始心裡也沒底,但是能有這個魄力就已經很難得。看來這位廖夫大爺也不是個簡單人物。
長海找林場場長給楊書記掛了個電話,楊書記讓林場派車把這批糧食直接運到他們貨場,在貨場,長海和廖夫大爺完成了交接。
給楊書記留下答應給他們的兩噸麵粉還有五百斤豬肉,二貨三人組和王尚友押著剩下的糧食啟程回家。
裝貨的車廂是經過偽裝的,上麵還是壓的木材。
一路上提心吊膽,放飛自我的王尚友也沒再嘚瑟,老老實實的在車上瞅著。
終於到家了,造紙廠儲木場,車皮一進來,就被一群荷槍實彈的當兵的給圍上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原來是老爺子親自帶兵過來接貨,廠裡麵也重視,班子成員全到場,二貨三人組和王尚友一開始嚇的都沒敢下車,援朝虎逼叨叨的拿著兩枚手雷要下車跟人家拚命。
讓王尚友兩腳給踹一邊生悶氣去了,他們聽到老爺子的聲音這才把心放肚子裡。
下車,交接,老爺子帶來的當兵的很利落的把白麵和兩噸豬肉沒一會兒就扔上車車,並且碼的整整齊齊。把給絲綢廠的糧食留下,就準備走。
陳廠長和姚書記一商量,把另外半噸豬肉也給了老爺子,算是支援國家吧。
老爺子很江湖的跟他倆握了握手,然後帶著車就走了,長海求了一台廠裡的車把他們應得的兩噸白麵還有五百斤豬肉運到保衛處小倉庫。剩下的就是廠裡的,他們就不管了。
回到家裡,長海把孫小欠和援朝喊在他自己房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