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無名島已經成了李老四的第二個海產品加工基地。
島子上又蓋了二三十間房子,棧橋修了四趟,還雇了不少漁民在島上給他乾活,粗加工一些海產品。
產品生產完直接拉倒外海,送到本子船上,食品廠的好幾種產品本子們也要,而且價格是國內的八九倍還要多。
李老四賺大發了,隻是賺的錢國內花不了,全是美刀和本子幣。
一開始李老四不想要外幣,他想要易貨的方式交易,長海卻讓他一半外幣一半貨的形勢交易。
李老四對長海說的話言聽計從,從他倆在黑市結識,到兩個人一起賣菜,再到現在生意做的這麼大,好幾次關鍵時刻都是聽了長海意見生意才做的風生水起。
有兩件事讓長海很驚喜,全是關於周老師的,楊書記老兩口認了周老師當兒子,周老師爹媽去世早,兄弟姐妹啥的緣分淺多年都沒有來往。
黃晶晶家裡人更是老早前就跟黃晶晶斷絕關係,沒了來往。
楊書記無兒無女,經過對周老師的了解,知道以前啥樣,再看到現在的改變,認為這個人本質還是善良的,於是就在王尚友和孫書記的撮合下成了一家人。
第二件事是,黃晶晶懷孕了,王尚友把過脈,應該是個丫頭,周老師興奮的差點跳海。而且周老師決定這個丫頭以後就姓楊。
楊書記老兩口激動的哭了大半宿,楊書記第二天就把自己一支派克牌的金筆送給了周老師。
姨姥姥更是把黃晶晶當成眼珠子,啥活都不讓她乾,每天做飯緊著黃晶晶的口味做。
周老師的學校現在有五十多個孩子,大部分都是漁民送過來的。
李老爺子有話,不許收任何費用,孩子們的吃穿用度全部李老四和長海負責。
李老四和長海無所謂,賺了錢做些慈善事業回報社會也是應該。
漁民更願意,他們一年到頭賺的哪點工分,彆說送孩子去上學,能混個溫飽就不錯啦。
現在有了這個無名島,周邊漁民的日子都好過不少,家裡的婦女孩子沒事兒跟著船上島,幫李老四乾點活,不光有收入還管吃管喝的。家裡的孩子還能學點文化,吃喝比家裡強百倍,學習用品都不用管,就連衣服都發。
周圍的政府部門琢磨過這個島子的情況,這不是跟政府對著乾嗎。
也上島找過幾次麻煩,最後的結論就是,惹不起!不管是從背景還是實力都惹不起,這幫人太牲性,一言不合就開槍,並且都不用他們管事的出麵,島子上的大兵就把他們攆走了。
孫書記兩口子成了學校的專職老師,教學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周老師自愧不如。
孫書記兩口子不光平時教孩子們,閒下來的時候還教周老師。周老師的水平也隨之提高不少。
王尚友每天有大半時間跟哪九個守島的士兵混,幾乎是吃住在一起,跟人家一起訓練,一起巡邏,還教人家一些格鬥技巧。
海防部隊的領導特意上島了解情況,他們當然知道李老爺子的身份,但是他們知道王尚友的情況後,就不淡定了,定期的組織部隊戰士上島讓王尚友帶著訓練。王尚友成了海防部隊的編外教官。
李老爺子上了島跟換了一個人似滴,精氣神強了不少,七十二歲的老頭跟個小孩一樣,帶著一群小崽子爬山趕海。
長海準備下島回家,李老爺子告訴長海,今年過年全家上島,都在島子上過。
長海回家沒多久,兩個媽和抗美也去了島子,不為彆的,黃晶晶懷孕了,島子上就姨姥姥,忙不過來,再說了總得有個大夫在吧,抗美是不二人選。
至於抗美上不上班這個事,可以不用考慮,韓小偉巴不得抗美彆上班,要說二貨三人組在廠裡沒人敢惹,抗美在醫院就是無敵的存在,急眼了能把韓小偉打個半死。
這天長海去軍分區醫院看看妹妹於長海咋樣,順便送點吃喝啥的,還得給點錢。
這個丫頭在醫院都沒用上兩個月,上到院長政委,下到鍋爐房燒鍋爐的師傅沒有不認識她的。
平時交際廣泛,就她每個月七塊七毛五分錢的津貼,那夠她禍禍的。
也不說慣著她,從小就沒吃過苦,長海慣的也習慣了,以前都是抗美經常去給她送東西給錢,現在隻能長海去。
到了醫院一打聽,紅紅今天科裡批的一上午假,說是他哥腿骨折住院,他要去看看。
長海氣的半死,你用啥理由不行?說我腿骨折!就不能望著你哥點好嗎!
再一想,不對!他請假了還沒回家,他能去哪裡?
長海騎著邊三輪繞世界的找,最後在江邊公園把她逮住了,不出意外的還有樂樂。
這兩個傷良心的,穿著溜冰鞋在冰上跑的飛快,長海在後麵追,摔了四五跤也沒追上他倆。
氣的長海轉身就走,中午在公園外大牆把這兩個正準備翻牆的東西給抓個正著。
長海揪著他倆一頓踢,這兩個癟犢子玩意兒也不敢躲。
完事兒還得帶他倆去鮮族飯店吃的飯,這兩個癟犢子,幾乎每個月都能見上一麵,不是樂樂請假跑回來,就是紅紅趁著跟醫護隊下部隊的機會去見樂樂。
這次樂樂回來還是蔣小勇領他回來的,他們回師部拉坦克零件,順便有幾天學習時間。
蔣小勇本來去廠裡找長海,結果長海沒在,他就直接去辦事,樂樂跑去醫院找的紅紅。
長海也沒法說,兩個孩子從小到大感情就好,可以說堅如磐石,又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隻要是不出格還是可以理解的。
想當年他和抗美咋過來的,王尚友橫扒拉豎擋的不也沒看住嗎。
再過幾年不管他倆能提乾還是複員,趕緊安排他倆結婚就算了結一份心思。
其實長海的心理可以理解,他爹去世早,當時的紅紅還小,所以長海肩上還有一份父親的職責。
吃完飯,長海又給了他倆每人二十塊錢還有一些票據,他倆歡天喜地的走了,長海深切的體會到當年王尚友那個老登看著他把抗美領跑後的心情。
喜歡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請大家收藏:()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