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南充滿信心地回應:"那便好,我定當全力以赴!"
事情就此敲定!
霍曜回到尖東的當天。
夜晚10點,天賜安保,辦公室。
咚咚!
敲門聲響起,霍曜說:"進來。"
占米推開門走進來,隨手關門後坐在霍曜辦公桌前,說道:"曜哥,已按您的指示召集了54位店鋪老板,他們此刻都在大會議室。"
"嗯。"
霍曜點點頭,問:"占米,巴黎那邊如何?與銀行談得怎樣?"
占米答:"還在談,尚未成功。
彙豐銀行,全港最大也最賺錢的銀行,想從中貸款並不容易,程序複雜,不知要多久。"
不行,速度太慢,已來不及。
霍曜迅速思考後問道:"花園街那56家店鋪,又爭取到多少?"
占米迅速答道:“我們先拿下26家,花費4700萬,後來又收購13家,每家約250萬,總計3200萬。
如今已購得39家,總耗資近8000萬。”
“如今熱度已起,若想全盤收購花園街剩餘店鋪,至少需1億資金,無銀行貸款支撐,我們難以完成。”
九成雲水街耗資1.7億,花園街39家店鋪又花去8000萬,總計2.5億,而霍曜從麥當奴處僅得2.4億,不足之數皆來自a貨生意。
這同樣經過霍曜深思熟慮。
他的所有產業,包括雜誌、福興聯合製衣及安保公司,均處於擴展階段,各領域都需資金支持,而這些產業資金不可動用,隻能用a貨收益。
霍曜已開設16家a貨店鋪,目前大量資本湧入,競爭加劇,利潤逐漸減少。
即便如此,他無意擴大這16家a貨店鋪的規模。
因此,這16家店鋪的盈利自然可轉用於安和置業。
16家a貨店中,10家為名品服裝店,6家為名品運動鞋店,在短期內相繼開業,名品服裝盈利3400萬,名品運動鞋盈利2500萬,合計5900萬!
霍曜留出900萬應急,其餘5000萬全部投入安和置業,完成雲水街和花園街的一係列操作後,安和置業賬戶仍餘4000萬。
聽完占米彙報,霍曜沉思片刻說道:“已有39家店鋪入手,56家的目標也快達成。”
占米疑惑道:“曜哥召集雲水街店鋪老板有何意圖?”
霍曜微笑道:“不妨猜猜。”
占米搖頭笑道:“我猜了好久,還是沒頭緒,難道是要漲租金?但若真如此,曜哥該召集所有雲水街店主才對。”
“而且,這種小事曜哥絕不會親力親為,更不會這般大費周章。”
霍曜說:“不急,等會兒你就明白。”
占米點點頭,隨即想起一事,說道:“曜哥,還有一件事,洪興又有大動作。”
霍曜問:“什麼大動作?”
占米答:“兩件事。
第一件與我們無關,洪興打算進軍澳門業,賀新要在氹仔島新開一家賭廳,他打算把賭廳交給蔣天生。”
“我去!蔣天生這家夥真有兩下子,居然說服了賀新,業可是合法生意,那利潤簡直嚇人。”
霍曜對此並無太大感觸,按照原劇情,三聯幫雷公也曾覬覦洪興在澳門的生意。
至於占米怎麼得知這些機密情報,當然是源於陳曜威。
霍曜追問:“第二件事呢?”
占米道:“這第二件事和我們相關。
陳浩南的三家a貨店已開業,看到a貨市場的豐厚利潤後,他們決定擴大規模,店鋪數量增至24家,至少需要追加1500萬投資。
目前a貨市場十分火爆,店鋪租賃和進貨成本都在上漲。
由此可見,洪興這次誌在必得,出手相當狠。”
霍曜愣了一下,這算什麼?
自己什麼都沒做,他們卻非要給自己挖坑,主動跳進來?開12家店鋪就夠陳浩南折騰了,再開12家,要是他沒虧光,我就認輸!
真是……諷刺。
占米見霍曜表情驚訝,以為他沒料到洪興會有如此大的動作,怕自己會輸,於是笑著安慰道:“曜哥,彆擔心。
我們隻是前期資金不足,否則早就把店鋪開遍港島了。”
“洪興仗著家大業大、根基深厚才敢這樣玩,但我們掌控著生產渠道,他們必須從我們這裡進貨。
他們賺得多,我們賺得更多。”
“想和我們比誰靠a貨賺得多,簡直是妄想!我們穩操勝券。”
霍曜差點被氣得吐血,第一次用看待的眼神看著占米,忍不住哈哈大笑。
占米一臉茫然,問道:“曜哥,我說錯什麼了嗎?”
“沒錯,你說得很對。”
“哈哈!”
霍曜站起身,拍拍占米的肩,努力繃住笑意,嚴肅地說:“占米,我都跟你說了多少次,彆總是盯著彆人,做好自己的事才是關鍵。
走吧,去大會議室開會。”
占米依舊一臉迷茫,總覺得剛才說了什麼蠢話,可仔細回憶後,又覺得自己並沒有說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明明穩贏的事,怎麼會錯呢?”
他搖搖頭,快步跟上霍曜,走向大會議室。
……
大會議室裡,雲水街54家店鋪的老板已全部到齊。
除了他們,還有駱天虹、飛機、細鬼、傻強等天賜中高層管理人員,一共二十多人。
儘管人數不多,但這些老板對他們心存敬畏。
平時倒還好,但今晚顯然不同尋常,不知霍曜召集大家究竟有何目的。
姚可可和陳永仁也在場。
此外,安和置業的員工約十來人,男女都有,他們是普通職員,與字頭無關聯,負責會務服務。
第206章:君王!4更)
大會議室裡,霍曜還未現身,54位老板低聲交頭接耳。
“曜少突然把我們找來,到底想乾什麼?”
“該不會又要漲租金吧?安和置業幾乎買下了整條雲水街,現在轉簽合同,大家都簽了,要是再漲租金,這不太合適吧?”
“胡說什麼呢!閉嘴聽好了,信不信我抽你!”
關係較好的老板瞪了說話者一眼,輕聲警告,之前提到漲租金的那個老板也意識到自己失言,嚇得縮了縮脖子,額頭冒汗。
“輝伯,您知道曜少見我們有什麼事嗎?”
雲水街的老板們雖不全認識彼此,但三五成群的小圈子不少,通過這些圈子,所有人得以相互聯係。
輝伯,陳誌輝,六十二歲,滿頭銀發。
經商近三十年,他曾輝煌一時,資產最高峰時達兩三千萬,但因炒股失利,財產大幅縮水,甚至瀕臨破產。
他咬緊牙關撐了過來,近幾年才逐漸恢複元氣。
如今他經營著三家店鋪,主營電器,其中一家位於雲水街。
陳誌輝為人誠懇,在場眾多老板都與他相熟,即便不認識他的,也大多聽說過他的名號,堪稱德高望重。
此刻眾人心裡沒底,惶恐不安,自然以他為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