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是吳木香發給員工的。
而年底廠子的收益一大部分屬於村集體。
村集體占的收益就屬於全村人分了。
“發錢了!村裡發錢了!”
大家臉上那叫一個喜氣洋洋!、
大家排著隊領錢,今年每一家起碼能領到一百來塊呢。
一般來說,有錢分大家都很高興,覺得有得分就行了。
不過倒也有那種較真的。
“這錢到底按什麼分的?”
會計抬頭瞅一眼說話的人,很淡定道:
“一部分呢,按人頭分,就是你家有多少人口,就分多少份。
“還有一部分,是按照家裡有沒有廠裡的職工,有就分,沒有就不分。
“剩下一部分,優先分給家庭困難的。比方說方老滾腿瘸了,又沒有老婆和後代,人也老了,就屬於困難戶,會額外分一筆。”
還沒等問的人有話說,會計接著道:
“這錢是屬於村集體分配,肯定還是要考慮一下困難人群的。”
其實吧,這錢算是村裡大家一起創造出來的。
但從個人層麵說,分到這筆錢那純屬是白得的。
怎麼分當然還是村裡說了算。
這就叫人沒什麼話說了。
什麼都沒乾的人能拿一筆人頭分成就很不錯了。
總之,分到了錢,能置辦年貨,那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分完了錢,大家就高高興興結伴去縣城買年貨。
自打包產到戶,隔壁周家橋有個腦子靈活的,多養了幾頭豬。
他家偏偏還很會養豬,每頭豬都肥肥壯壯,生龍活虎的。
一家子能人偏巧湊一塊了。
老婆會養豬,老公會殺豬。
於是乎,這一家子人乾脆在家門口就把豬殺了,就地賣起了豬肉。
再怎麼樣,現在條件也不至於差到過年也吃不起一頓肉。
豬肉新鮮不說,還不用老遠跑去縣裡搶。
所以買的人那是相當多。
周家橋離大方村近,消息一出,大家紛紛去周家橋買肉。
回來的時候,每個人手裡起碼也提了二斤豬肉。
就是窮得吃不起肉的,手上至少還有塊豬棒骨。
大家買到了劃算又新鮮的豬肉過年,養豬的那戶人家大賺了一筆。
大家都開開心心,那氣氛是相當火熱。
老花家自然又迎來了一年的團圓。
花愛華夫婦一直在縣城幫忙帶孩子,這會兒也和花晚麗夫妻兩個一起回老家了。
其實也很方便。
三輪車一個鐘頭的事。
小樂最高興了。
他終於又看見了爸媽和爺爺奶奶,還有自己的小弟弟。
方建中看見兒子,笑嘻嘻問:“小樂同誌,好久不見,期末成績怎麼樣?”
小樂頓時就想起了那段被逼著學習的黑暗時光。
臉上笑容突然消失。
所以說,現在對於小樂而言,最高興的不再是父母和爺奶回來了。
最高興的當然是發壓歲錢了!
老花家平時沒有給零花錢的傳統。
所以小樂吃穿不差,但就是手頭沒錢。
現在過年了,太奶下麵五個長輩,自己又有三個父母輩的長輩——當然,是指能給壓歲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