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乾歎了口氣說道:“這次戰敗確實並非我之過錯啊!我率領大軍北上,擊退韃子,收複威武關,這可是完全正確的決策啊!”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至於太原失守,那是因為城中有內應所致,與我這個總督關係並不大。朝廷的十萬大軍總不能都龜縮在城裡,坐等韃子來攻吧?那樣的話,太原周邊的百姓又該如何是好呢?恐怕到時候,‘畏敵’的大帽子就要扣到我頭上啦!”
蕭如薰回憶起曆史上的記載,王象乾其實還是有不少功勞的,尤其是在播州之亂中,他立下了赫赫戰功。對於這樣對國家有貢獻的人,蕭如薰內心深處總是希望能夠保住他。
蕭如薰對著王二微微點頭,示意他們先離開房間。
待房間內隻剩下他和王象乾兩人時,蕭如薰方才轉過身來,麵對著王象乾:“王大人,此時此刻,這裡再無他人,本侯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王象乾苦笑一聲,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和苦澀。他長歎一口氣,回答道:“我連請罪的折子都已經寫好了,就等陛下的聖旨一下,估計都不需要經過三法司會審,我這顆腦袋怕是就要搬家咯!蕭侯爺,你覺得我還有什麼可怕的事情嗎?”
蕭如薰靜靜地聽著王象乾的話,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過了一會兒,他開口說道:“王督其實不需要太過憂心!本侯定能全殲了這夥韃子,王督隻要上一道折子,本侯保證王督性命無憂!甚至還有可能因禍得福,立下大功一件!”
蕭如薰的話透露出一種堅定和自信,他的目光緊緊地盯著王象乾,似乎在觀察他的反應。
必死之人突然有了一線生機,王象乾的臉部的肌肉跳了跳後,歎了一口氣:“那有那麼簡單?”
“王公,晉商的事你該了解吧?”蕭如薰不鹹不淡的說了一句。
“侯爺的意思是?”王象乾一時沒有明白過來。
“這麼說吧!晉黨,王公應該知道吧?”
關於晉商的由來,那可真是一個漫長而又精彩的故事。話說在明朝時期,為了保障北方邊境的軍糧供應,朝廷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開中製。簡單來說,就是商人可以通過向邊地輸送糧食等物資,來換取鹽引,有了鹽引就可以獲得販賣食鹽的資格。
而山西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正好處於九邊之地。當地的商人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個商機,紛紛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積極參與到開中製中來。他們不辭辛勞地將大量的糧食運往邊境,換取了一張張珍貴的鹽引,然後再用這些鹽引去販賣食鹽,從中賺取了巨額的利潤。
然而,在那個時代,商人的社會地位相對較低。為了保住自己辛苦積累下來的財富,這些晉商們開始大力扶持本家族的後代參加科舉考試。他們深知,隻有通過科舉,才能讓家族的地位得到提升,從而更好地保護家族的財富和利益。
在這些晉商中,有兩位代表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張四維和王崇古。張四維甚至還在萬曆十年間做過內閣首輔。
可以說,晉商的財富已經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說他們富可敵國都算是小看了他們。在整個山西,幾乎所有的中下層文、武官員都與晉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官員們或收受晉商的賄賂,或與晉商結成利益同盟,共同維護著晉商的利益和地位。
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晉商已經將整個山西經營得如鐵桶一般,水泄不通。即便是強大如錦衣衛這樣的機構,也無法逃脫晉商的影響。而朝中的官員們,更是與晉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難以割舍。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