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可以預想到,接下來一定有人劇烈反抗。
一定會發生,流血事件。
但是如此改革,哪能不流血?隻要擁有兵權,流血就流血。
一切都不重要。
朱元璋知道,朱允熥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壓下一切反對的聲音。
順便也是證明,朱允熥實力的時候。
隻要能把這個做好,就是實力的體現,想來似乎並無問題。
朱元璋隻是有些擔心,但很快把這一份擔心放下,先讓朱允熥好好折騰一番,看效果怎麼樣,如果效果不算好,他再出手。
念及至此,朱元璋的心裡釋然了。
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大孫,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一定會有所作為。
隻要能把大明改好,改出一個盛世,他定下的皇明祖訓,可以暫時不管了。
希望朱允熥,真有這個能力。
朱元璋的心裡,瞬間想了很多,最終微微點頭,心裡默認了,朱允熥繼續把這件事,給鬨大起來。
很多時候,確實不破不立。
需要鬨大了!
那個曾秀才又說道:“如果有能力的,還可以經商,或者當殿下的工匠,殿下現在修路、修河堤,征用的徭役,全部不是免費,乾多少天,就給多少天的錢。”
他繼續說下去,又道:“現在殿下,還在強製控製糧價,又有紅薯在,糧食的價格不高,隻要通過其他途徑可以賺錢了,在糧價不低的前提下,買糧就不是很難了。”
這番話,還是能得到,他們很多人的認同。
如今有了紅薯這個東西,改變了他們的糧食構造,整個大明逐漸的開始不缺糧食,糧價得到極限的控製。
隻要有點錢,都可以買到很多糧食。
再加上放開商業,賺錢的機會更多了,也更容易賺。
“殿下英明!”
馬上有人,朝著皇宮的方向高呼。
“殿下英明!”
其他人同樣如此。
他們全部是普通的百姓,不是地主,又不是豪族。
如今殿下出台的一條條政令,都是為他們考慮,特彆是這個強製地租的政令。
在場的不少百姓,需要租用地主的田地。
這個政令一出,所有人欣喜若狂,高呼殿下真的太好了。
更有甚者,痛哭流涕。
從來沒有過統治者,如此重視他們這些普通百姓。
朱元璋看到百姓們,如此感恩戴德,心裡特彆舒服。
如果元朝的時候,蒙古的皇帝也能如此對待他們,元朝的天下,就不會反了。
他老朱家的親人,就不會死的死,走散的走散,最後隻剩下他們幾個人。
親身經曆過元末艱苦的老朱,看到百姓的欣喜,心裡感觸萬分。
曾秀才說道:“我們皇帝陛下,出身微末,經曆過饑荒,當過和尚乞丐,親身體會過我們普通百姓能有多苦,皇太孫殿下是陛下教出來的儲君,所以殿下從監國開始,首先要考慮的,正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啊!”
此言一出,所有人皆是讚同點頭。
關於皇帝陛下出身的問題,整個大明朝廷,從來沒有掩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