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緊接著畫麵一轉,梁定根出現在鏡頭前。
他麵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憊和無奈,雖已極力保持鎮定,但仍難掩內心的波瀾。
他緩緩開口,聲音略顯沙啞:
“我現在已經60歲了,他也已經大了,我也沒有撫養他的義務了。”
那聲音,仿佛帶著這些年的滄桑與心酸,在空氣中緩緩飄蕩。
提及過往的那場災難,梁定根的目光變得深邃而悠遠,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
“當時我們很窮,住的房子很破。
那天夜裡刮大風、下大雨,半夜房子坍塌,我的大哥、大嫂意外去世,隻留下繈褓裡的孩子。”
回憶起大哥大嫂的離去,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悲痛。
“我不顧自己安危救下孩子,也就是現在的梁周,我把他當做自己兒子培養,就連公司的名字都是以梁周的名字命名的。”
他的話語中,既有對過去艱難歲月的感慨,也有對自己這些年付出的無奈歎息。
談及梁周的種種行為,梁定根的情緒明顯激動起來,他的眼神中滿是失望和痛心:
“隻是梁周實在太不爭氣,爛泥扶不上牆。
特彆是他無端料定我有私生子,所以才對他態度大變一事,讓我心寒。
從小養到大,他對我不親也不近。”
這些年的付出和期待,在梁周的猜忌和不爭氣麵前,都化作了深深的無奈。
儘管如此,梁定根還是念及叔侄情分,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我雖然跟梁周斷絕關係,但還願意給他500萬,不過要分期,每個月給他兩萬塊。
梁周的小孩生活費我也願意負擔,直到小孩20歲成年。”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決絕,卻也有著對梁周最後的關懷:
“他有賭博的習慣,有多少錢輸多少,好幾次欠了巨額賭債都是我還的。
我知道一次性給他,他都會輸掉,以後生活都成問題。”
這看似無情的決定背後,實則是他深思熟慮後的無奈之舉,是對梁周未來生活的最後保障。
最後,梁定根的神情變得堅定而嚴肅,他的話語仿佛是對這段叔侄關係的最後宣判:
“他的思想不改變,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原本我說斷絕關係是希望再給他一次機會,沒想到他死不悔改,把你們找來了,我們之間的那點情分現在徹底斷了,你們走吧!”
說完,他緩緩轉身,背影顯得有些落寞,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枷鎖,卻又背負上了新的傷痛。
梁定根的助理見狀,立刻上前,將記者還有梁周一起趕了出去。
此時的梁周,滿臉的不甘和憤怒,他一邊被往外推,一邊還在叫嚷著:
“叔叔,你就是有私生子了,不然你怎麼可能對我這個唯一的親人這麼絕情!”
畫麵一轉,梁周和記者已經到了彆墅外麵。
畫麵對準梁周,他滿臉委屈,眉頭緊緊皺在一起,眼神中透露出不滿和怨恨,大聲說道:
“我叔叔從來對我都不是真心的,他對外人都比對我好。
我的要求很低的,隻是他做的實在太過分了,每個月隻給我基本的生活費,一分多餘的錢都不給。
他那麼有錢,就算每個月給我1000萬零花錢,到死也花不完那些錢。”
……
梁定根獨自坐在彆墅那寬敞卻顯得格外空曠的客廳裡,周圍的一切安靜得讓人有些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