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林如海、王寬、李青鬆四人聽到慶帝如此誇讚賈玌,臉上神情各異,心中亦是波瀾起伏。
其中最顯得林如海極為特彆,雖極力克製,但嘴角仍止不住地抖動,而後微微上揚。
嘿,那可我的金龜婿啊!
王寬則是神情複雜,眼中既有感動,又有幾分感慨。
他身為戶部尚書,掌管國庫,深知銀錢糧草之難。
而賈玌不僅屢次為朝廷解決財政難題,如今在外征戰,還處處為朝廷減輕負擔,當真是為他這個戶部尚書考慮周全。
李毅與李青鬆二人雖也心中震動,但相較於林如海和王寬,他們表現得更為從容。
而李毅身為兵部尚書,在練兵期間一直與賈玌打交道,對於賈玌的才能可謂早有見識!
慶帝見四人神情各異,尤其是林如海那掩飾不住的喜色和王寬眼中的感動,也是會心一笑。
“諸位愛卿,賈玌此戰之功,朕心甚慰。然,北伐大業尚未完成,朕需諸位齊心協力,共襄盛舉。”
四人齊聲應諾:“臣等定當竭儘全力,輔佐陛下完成北伐大業!”
慶帝頷首:
“朕看諸位對賈玌的才能都心中有數。既然如此,賈玌擬定的這份計劃切實可行,那便依此計劃推進後續北伐事宜。”
......
“太上皇,此乃遼東戰報!”
太監馮保江今日剛剛抵達,雙手捧著一份戰報,恭敬地遞到太上皇麵前。
他低眉順目,聲音輕柔,卻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緊張。
太上皇並未應聲,隻是緩緩伸出手,接過戰報。
動作沉穩而緩慢,仿佛每一個細節都在彰顯他曾經的帝王威嚴。
翻開戰報,目光在紙上掃過,神情專注而凝重,一字一頓,看得極其認真。
殿內一片寂靜,唯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馮保江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隻是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太上皇的神情。
良久,太上皇才緩緩回過神來,將戰報合上,輕輕放在案幾上。
吐出一口氣,長歎一聲,目光中帶著幾分複雜的神色。
“馮保,”太上皇忽然開口,聲音低沉而緩慢,“你說,為何賈玌......就不能早出生十幾年呢?為何孤在位時,就沒有這樣的臣子?”
馮保江聞言,心中一凜,連忙低下頭,不敢胡亂回答。
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太上皇,賈都督雖年輕,但其才能與膽識,皆是天賜。
陛下在位時,雖無賈都督這般人物,但亦有諸多忠臣良將,為陛下分憂解難。
隻是時勢不同,天命所歸,賈都督此等人才,或許正是為今日之大慶而生。”
太上皇聽了,微微頷首,心中好受一些,但旋即又是皺起眉頭。
“賈玌此子,或許真是為今日之大慶而生。
但...時勢造英雄,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