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程所言不假,仗——打的本來就是士氣!
範文程見皇太極有所意動,連忙繼續說道:
“皇上,賈玌之所以能屢戰屢勝,除了他個人的勇武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每戰必親自衝鋒陷陣,使得慶軍士氣大振。
而我軍之所以屢戰屢敗,除了火器等裝備不及慶軍之外,更重要的是士氣低落,將士們對賈玌心存畏懼,未戰先怯。”
皇太極聽到這裡,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緩緩點頭:
“愛卿所言極是。賈玌雖勇,但其麾下將士未必個個如他一般。我軍若能提振士氣,未必不能與之一戰。”
範文程見皇太極有所領悟,連忙趁熱打鐵:
“皇上英明!臣以為,眼下當務之急,是皇上親自率軍出征,坐鎮遼陽,直麵賈玌,以振我軍士氣!
皇上乃一國之君,若能親臨前線,將士們必當士氣大振,奮勇殺敵!”
皇太極聞言,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範文程,而後轉過身去,眼神左右搖擺,閃過一絲猶豫,腦海中更是浮現出努爾哈赤的身影!
但理智告訴他,範文程說的,全然不假!
沉吟片刻後,緩緩說道:
“親征......此事非同小可。朕若親征,朝中事務該如何處置?
況且,賈玌此人勇武非凡,朕若親征,是否......”
範文程見皇太極猶豫,心中明白他的顧慮,連忙上前一步,語氣堅定而懇切地說道:
“皇上,臣以為,您所慮者,無非是兩件事。
其一,是遼陽戰事凶險,皇上乃萬金之軀,身係天下安危,不可輕涉險地;
其二,是朝中事務繁雜,若無陛下坐鎮,恐生亂象。
此二者,皆是皇上為江山社稷、為大清百姓所慮,實乃明君之典範。”
皇太極聞言,眉頭微微一挑,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範文程這番話,既點出了他的顧慮,又巧妙地將其歸結為“為江山社稷所慮”,而非“怕死”,可謂滴水不漏。
範文程見皇太極神色緩和,便繼續說道:
“皇上,關於遼陽戰事,臣以為,陛下親征並非涉險,而是穩操勝券之舉。
賈玌雖勇,但他終究隻是一人,隻要陛下坐鎮中軍,調度得當,賈玌即便再勇武,也難以突破我軍防線。
況且,皇上親征,必能鼓舞士氣,將士們必當拚死護駕,絕不會讓皇上陷入險境。”
皇太極聽罷,微微點頭,但仍未完全下定決心。
範文程見狀,語氣更加懇切:
“至於朝中事務,臣以為,皇上大可不必過於憂心。
臣建議,可命睿親王多爾袞以及朝中大臣共同監國,處理日常政務。
若有重大事務,可快馬加急送至前線,由皇上親自決斷。
如此,既可確保朝政不亂,又可讓皇上專心應對前線戰事。”
皇太極聽罷,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背著手在殿內踱步,腳步雖緩,卻顯得有些——雜亂。
範文程見狀,知道還需再加一把火,便上前一步,語氣懇切地說道:
“皇上,賈玌此人,已非尋常武將可比。
於臣看了,他的勇武反倒是次之,更可怕的是善於鼓舞士氣,統禦三軍。
若任由他繼續攻城略地,我軍士氣必將一蹶不振,屆時恐怕......恐怕連沈陽也難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