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奉天殿的窗欞,灑在案桌堆積的文書上。
監國太子朱標正伏案處理政務,手中的朱筆在卷宗上不停批注,偶爾停下來揉一揉發酸的肩膀——自老朱將大部分朝政交給他打理,他便日日勤勉,不敢有絲毫懈怠。
“太子殿下,北洋水師八百裡加急奏報!”殿外傳來內侍急促的聲音,打斷了朱標的思緒。
他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期待,連忙道:“快呈上來!”
內侍捧著密封的奏報快步上前,朱標一把接過,撕開蠟封,展開文書快速瀏覽。
當看到“李景隆、徐增壽率船隊成功抵達美洲,繪製完整航線,獲高產作物種子”的字樣時,他猛地站起身,臉上瞬間布滿狂喜,雙手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朱標忍不住高聲喊道,聲音裡滿是難以置信的喜悅。
他顧不上整理案桌,緊緊攥著文書,大步流星地朝著坤寧宮走去。
沿途遇到的宮女、太監見太子如此匆忙,臉上還帶著從未有過的興奮,都紛紛避讓,不敢多問。
此時的坤寧宮內,朱元璋正陪著馬皇後在庭院中散步。
馬皇後近來身子有些不適,朱元璋便每日抽時間陪她散心,兩人並肩走著,聊著家常,氣氛溫馨。
朱標遠遠看到二人,加快腳步上前,高聲道:“父皇!母後!大喜啊!天大的喜事!”
朱元璋與馬皇後聞聲回頭,見朱標一臉激動,手中還拿著文書,便知定是有重要消息。
老朱笑道:“標兒,何事如此慌張?慢慢說。”
馬皇後也關切地看著他:“是啊,看你急的,莫不是出了什麼事?”
“不是壞事,是好事!”朱標走到二人麵前,將文書遞了過去,語氣急促地說:“父皇,母後,北洋水師的奏報!景隆和增壽他們,成功抵達美洲了!還打通了從勘察加到美洲的航線,據說在那邊開始尋找畝產二三十石的高產糧種!”
朱元璋接過文書,仔細閱讀起來,原本平和的臉上,笑容漸漸擴大,讀到“高產糧種”、“可拓疆土千裡”時,他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好!好!好!朕就知道,熾兒這小子沒騙朕,景隆和增壽也沒讓朕失望!”
馬皇後也湊過去看文書,雖然她不懂朝堂政務,卻深知“高產糧種”對百姓的意義——這些年大明雖國泰民安,但各地仍有百姓因糧食不足而受苦,若是真有畝產二三十石的糧種,那不知能救活多少人。
她眼眶微微濕潤,感慨道:“老天保佑,總算是成了!景隆和增壽這兩個孩子,真是乾成了一樁天大的事,這份功績,絲毫不輸於他們的父親啊!”
朱元璋連連點頭:“沒錯!徐達和李文忠當年橫掃北元、平定天下,是開國之功;景隆和增壽開辟新大陸、為大明尋得救命糧種,是拓土之勳!這等功績,足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他越說越高興,拉著馬皇後的手,笑道:“皇後,今日當浮一大白!咱們得好好慶祝一番!”
朱標也笑著說:“父皇所言極是!兒臣已經讓人去準備了,另外,兒臣想著,這消息也該讓徐將軍和李將軍知道,讓他們也為自己的兒子驕傲驕傲!”
“說得對!”朱元璋立刻道,“你親自去一趟五軍都督府,把奏報給徐達和李文忠看看,讓他們也樂一樂!”
朱標領命,轉身前往五軍都督府。
此時的都督府內,徐達與李文忠正坐在議事廳中,眉頭微蹙地看著眼前的輿圖,商議著嶺北的軍務。
近來北元殘部雖已無力南下,但仍有一些不知死活的部落蠻夷在邊境襲擾,二人正琢磨著如何加強防禦,徹底肅清邊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