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本日川被突如其來的俄國雞腿,砸的腰膝酸軟......
不由得感歎,來華國後的生活,似乎也沒那麼糟糕。
工資漲了幾倍,消費降低幾倍。
裡外裡幸福指數,直線飆升。
岡本日川自己過的舒坦了,就把這邊的情況告訴了東日國的朋友。
結果......
愣是從東日國內,又拉來了好幾個前同事。
雖然現在藤蕭半導體人才濟濟,光研發人員就過萬人,但人才誰又能嫌多呢?
......
蘇棠從陳蕭畢業的那天,就開始忙碌起來。
藤蕭半導體基本上都是研發人員。
而50納米芯片量產成功之後,如何形成產業化發展,就不是他們所擅長的事情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蘇棠親自帶隊,成立了一家藤蕭半導體銷售公司。
狂攬國內訂單。
低廉的價格,令眾多企業瘋狂搶購。
藤蕭半導體銷售公司大門口,24小時都有各公司代表守著。
因為藤蕭半導體剛剛起步,產能有限。
所以各家都派出代表,徹夜守候,畢竟隻能搶到指標,就能立馬降低一半的芯片成本。
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一筆很大的數額。
誰先拿到藤蕭半導體的芯片,誰就能先一步發揮出產品競爭力,更好的打擊對手。
“沒有了,真的沒有了!現在產能實在有限,他認識誰都沒用!”蘇棠將厚厚的一摞請購單扔在桌子上,略有些頭疼的揉了揉眉頭。
若不是陳蕭將價格定死,她非得漲價百分之八十不可。
而陳蕭之所以不漲價,是因為看得更遠一些。
現在的價格,已經可以堪稱暴利。
芯片的最主要成本在於研發。
研發成功之後,就可以用點石成金來形容了。
他把價格定在國際芯片價格的一半,依然能夠賺取大量利潤。
這樣還可以助力國內製造業增加競爭力。
從而大幅度提升銷量,進而大幅度提升購買芯片的數量。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事實上,也的確如陳蕭所料。
拿到芯片的品牌,進一步降低了出廠價格,但利潤反而比之前還高。
競爭力自然水漲船高。
陳蕭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看著生產工廠開始忙碌起來。
那裡一天的出貨量,價值就數以十億計。
芯片難是難了點,可一旦研發成功,簡直就是一隻會下金蛋的雞!
甚至堪比印鈔廠,源源不斷為藤蕭資本賺取大量金錢。
......
“老板。”林嫣然在後麵輕聲呼喚。
陳蕭轉過身道:“怎麼了?又想擦玻璃?”
林嫣然看了一眼落地窗上的手印,頓時俏臉一紅。
“咳......不,不是,是周先生打來電話。”
“哦?”陳蕭一聽是老周的電話,頓時鄭重起來,“接過來。”
“是!”
林嫣然將電話遞給陳蕭。
陳蕭整理了一下情緒,才開口說道:“喂?周哥,咋了?”
老周大聲道:“你小子夠瀟灑啊!大把錢賺著,辦公室裡的秘書調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