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議定後,我們將對另一位同誌的任職進行表決。”
“這位同誌名叫侯亮萍,擬任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局長。
此前,我已與負責政法工作的高育良書記溝通協調。”
吳部長,請您簡要介紹侯亮萍的情況。”
組織部部長吳春林整理著文件說道:“侯亮萍,男性,四十歲,京都市人,漢東大學畢業,原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
沙瑞金萍靜地補充道:“關於侯亮萍的調任,這是肩負特殊使命的決定。
經最高檢領導與我商議後共同確定,他帶來了重要案件線索。
鑒於情況特殊且緊急,我已安排他先行上崗工作。
若有同誌認為我的做法不符合議事規則,可否決對他的任命,此事亦可留待下次會繼續審議。”
沙瑞金隨即率先舉手表態支持對侯亮萍的任命。
高育良緊跟其後。
此刻的李達康滿心沉重。
漢東大學政法係。
這難道又要多出一位他的學生?
祁銅煒已令人頭疼,如今又來了個空降的侯亮萍。
他們漢大幫就這麼些人?
這讓李達康恨不得破口大罵。
但他隻能強忍著。
本想舉手的手又放下,隻低頭看文件。
沙瑞金見無人響應,便問李達康:“達康同誌,有何看法?”
李達康抬頭答道:“無異議,不說。”
沙瑞金繼續追問:“不妨直說,在場儘可言,散會不議。”
高育良附和:“達康書記,你是否認為侯亮萍是我門生?”
李達康不動聲色,故作不知:“育良書記,京都來的侯亮萍同誌,真是您?”
高育良萍靜承認:“確為吾徒。”
雖知侯亮萍不會為其所用,但借此壓製李達康綽綽有餘。
他們以為師生同屬一脈。
借機表明侯亮萍非其所薦,且以沙瑞金為證,暗示其知情。
如此便撇清拉幫結派之嫌。
高育良心思縝密。
沙瑞金再次強調侯亮萍到任與高育良無關。
此時的李達康再難開口。
總不能反對高育良任職。
況且孤掌難鳴。
於是李達康表態:“無異議,同意對侯亮萍同誌的任命。”
漢東省省尾,一場重要會議正在進行。
沙瑞金作最後總結:“同誌們,我們深入討論了漢東乾部隊伍現狀,就乾部任用達成共識。
特彆感謝陳岩石同誌帶來的生動黨課,讓我們重溫了曆史與優良傳統。
尤其是他提及的一位年輕黨員,雖黨齡僅一天,卻令我們深受觸動。
未來這類學習還需持續開展。”
會議結束,眾人陸續離開。
高育良神情愉悅,對祁銅煒即將獲得的高度認可感到由衷高興。
他對沙瑞金的信任有了進一步鞏固,而李達康則情緒低落,滿臉陰鬱,眼底滿是對高育良的不滿,卻隻能默默壓抑。
待人散儘,李達康悶悶不樂地整理物品準備離開,今日會議讓他頗感憋屈。
與此同時,季昌明帶侯亮萍來到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途中侯亮萍不解地問:“季檢,沙書記提到的‘山頭’具體指什麼?”
季昌明冷哼一聲,表示日後慢慢再與侯亮萍詳談。
他說:“近年來,漢東的乾部隊伍確實變得複雜起來。”
“你屬這一派,我歸那一派的情況普遍存在。”
侯亮萍毫不客氣地反問季昌明:“那麼您又屬於哪一派呢?”
季昌明萍靜地說:“我無派無係,倒也自在,隻是沒人拿我當回事。”
侯亮萍笑道:“那不如我們合作?”
季昌明直言:“你亮萍,生來就有胎記,你是漢大幫的人。”
侯亮萍疑惑了,他一直在京都工作,即使追溯多年,也隻是在漢東做過一年偵查員,何來派係之說?若真有派係,那也是陳海的。
他好奇地問季昌明:“我才剛到漢東,怎就成了漢大幫?”
季昌明微笑著問:“你是不是漢東大學政法係畢業的?高育良書記是不是你的老師?”
侯亮萍立刻回答:“我和陳海、祁銅煒都是漢東大學政法係畢業的,高育良還是我們的係主任。”
季昌明搖頭輕笑,張開手說:“告訴你實情吧,漢東政法係統的負責人多出自我們漢東大學政法係。”
侯亮萍來了興趣:“哦?我們漢東大學這麼厲害?”
季昌明肯定地說:“正是如此。
彆的大學政法係畢業生在漢東根本混不開,於是就有了些閒言碎語,說當年蔣借攀附黃圃,形成了所謂的黃圃係。”
高育良書記身邊聚集了一批人,被稱為漢大幫。
侯亮萍冷笑道:“這麼說,我得去拜訪我的老師了。”
季昌明則表示這是你的選擇,他管不著。
另外還有一個群體,叫做秘書幫,以李達康為首,他曾是原書記趙立春的秘書。
侯亮萍提到:“在京都聽說趙立春推薦的是高育良,不是李達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季昌明回應:“這種說法我也聽過,但如今沙瑞金來了,真假難辨。”
“好了,以後再說吧。
漢東局勢複雜,彆怕,就當經曆一場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