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昌明的名字被省紀委專案組鎖定為核心關聯“影子股東”的消息,如同在省市兩級權力湖心投下了一顆超當量的深水炸彈。衝擊波不以公開文件的形式傳播,卻在某個無形的官場信息網中以極致的速度無聲震蕩開來。
省委大院深處某間小會議室的燈亮到深夜。煙霧繚繞,氣氛凝重到幾乎窒息。參與核心決策圈的小範圍碰頭會已然持續了幾個小時。
“……邱昌明同誌……當年在雲峽,尤其是在推動城建基礎方麵的成績,省裡是有共識的。”一位年紀與邱昌明相仿、同樣已退居二線擔任省顧問委員會虛職的老同誌,話語像是斟酌了許久,聲音帶著某種歲月沉澱下來的沉緩力量,敲打著凝滯的空氣,“長峽大道改建,當時解決了城區交通頑疾,拉動了城南片區開發,功績簿上……確實值得記上一筆大功勞。處理這個問題……曆史複雜性必須考慮到,要講方式方法。”這番話裡聽不出具體的傾向,卻沉甸甸地點出了一個核心難題——曆史功績與當下罪責的糾纏!
“正因如此,更要徹底厘清!”主管組織人事的省委副書記語氣斬釘截鐵,直接頂了回去,眼鏡片後的目光銳利如鷹,“功勞屬於黨和人民,個人威望絕非逃避黨紀國法審查的理由!正是因為有他主政時期那個重大項目,新拓集團才有機會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一夜之間在雲峽紮下那麼深的根!他今天的影子股東身份,可能正是當時埋下的暗樁!現在不查清,難道要讓曆史遺留的毒瘤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繼續貽害地方?!”
爭論並非尖銳對抗,更像兩種思維方式的激烈碰撞——一方顧慮穩定和曆史的複雜經緯,另一方則隻認冰冷的規則穿透力!壓力,已經超越了雲峽一地,傳導至更高決策層麵那條微妙的平衡線。邱昌明這個名字的背後,牽扯的不是一個孤立老人,而是地方治理曆史上一個繞不開的複雜利益共同體!查還是不查?查到什麼程度?每一個決策,都牽動著無數敏感的神經。
雲峽區委書記辦公室。
厚重的窗簾被拉起,隔絕了外麵漸漸黯淡的冬日天光。辦公室裡沒有開主燈,隻有書桌上那盞老式綠罩台燈發出昏黃的光暈,勉強照亮孫凱麵前攤開的一份薄薄的文件。
他的臉色在燈光下半明半暗,眼神像是凝固的冰晶,死死盯著那份名單。
名單不長,上麵是幾個他早已爛熟於心的名字:吳宏忠財政局長)、馬明海辦公室主任)、張海濤規劃局副局長)、還有……一個鮮有人知、隻存在於孫凱最私密通訊錄上的名字某個區屬融資平台的實際操盤手)。
都是他的棋!是他紮根雲峽多年精心布下的子!堅固,好用,卻在省紀委這把無堅不摧的硬錘下,變得搖搖欲墜,即將成為祭壇上的犧牲。
“斷臂保帥”!這四個字像燒紅的烙鐵,炙烤著他的靈魂。邱昌明的暴露帶來的恐慌感遠非恐懼自身暴露,而是邱昌明背後那龐大、綿長卻深不可測的老關係網被觸碰引發的連鎖反應!那是真正的覆巢之危!
“老領導……”孫凱喉嚨裡發出極其壓抑的一聲低嘶,像是在呼喚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的一個幽靈,“您不該……留下尾巴啊……”他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再睜開時,眼底隻剩下一種近乎冷酷的決絕——一種不惜血本也要保住核心“帥”位的困獸之搏!
他用特殊加密通訊器撥通一個預設好的緊急通道。
“啟動‘彌勒’預案。”他對著聽筒,聲音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隻有指令,“名單上的人,該‘病’的要‘病’,該‘動’的要‘動’。所有關聯資金通道,提前做‘自然失效’處理,痕跡抹掉。”
“彌勒”,一個用慈眉善目佛像作為代號的方案,卻浸染著徹骨的涼意——通過特殊渠道,向更高層級但極其隱秘的、與邱昌明關係甚篤的幾位元老級人物傳遞關鍵信息“風向暗示”或“委婉求情”,製造無形的阻力場或混淆輿論的迷霧!
“另外,”他停頓了一下,眼中寒光一閃,“通知‘觀瀾苑’,上次清理的痕跡做最後的複檢。任何可能牽連‘觀瀾苑’的線索載體,包括可能被遺忘在角落裡的……”他沒說出具體內容,但對方顯然心領神會,“必須……讓它像從未存在過。”
丟出馬前卒以減緩對方衝擊速度!同時調動更深、更難以捕捉的力量在高層博弈層麵設置屏障!雙管齊下,如同在狂濤中築起一道用血肉和詭秘壘砌的臨海堤壩!他要用最快的刀,斬斷所有通往核心的道路!隻為換取那一點點騰挪周旋的時間!風暴中心,一場不見硝煙但慘烈至極的內部分割手術正在黑暗中啟動!
雲峽區檔案館新電子閱覽室深處,幾台高性能電腦屏幕幽幽閃爍。厚厚的窗簾隔絕了外界所有光線。空氣中彌漫著靜電和散熱風扇低鳴的嗡嗡聲。
秦風沒有驚動任何人,隻有電子政務中心兩個周文確認過絕對忠誠可靠的技術人員陪同。他親自坐在一台終端前,指尖在鍵盤上飛快敲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屏幕上不再是冰冷的案卷掃描件,而是複雜的資金結構拓撲圖和一份份當年長峽大道改建項目的招投標關鍵文檔、工程最終審計報告掃描件以及大量的原始會議紀要pdf。
他的鼠標停留在工程決算審計報告的附錄d:項目重大設計變更含預算調整)附件彙總表。
幾十頁的表格,密密麻麻記錄著施工過程中大大小小的設計修改、工程量超預算增加情況。這本是大型工程的常態。但秦風的目光像最精密的掃描儀,鎖定在幾行記錄上:
“k12+200至k12+500段,原設計高架引橋改為下沉式隧道式立體交叉係統。”
“……工程設計方‘天繪設計谘詢聯合體)’,施工方‘雲峽市路橋集團總公司聯合體牽頭)’……設計變更原因:地質勘探深化發現地下岩層結構與初勘報告存在偏差……變更設計方:‘智行工程設計事務所’……”
“變更涉及預算增量人民幣):1.78億元。”
一個“地質結構偏差”,就引發了上億元的大額變更?
秦風眼神陡然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