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3時30分。
展開部署的西線4個炮兵師,從數十個陣地上向既定目標發射重型炮彈。
1200門火炮、火箭炮,以雷霆萬鈞之勢,向30公裡外的敵軍防空陣地、雷達站、部隊集結地實施覆蓋式炮擊。
與此同時,抵近部署各師屬火炮、團屬火炮以及合成營的火炮分隊,向敵軍前沿進行火力準備。
開打後的第一次火力準備,西線集群動用了上萬門各式火炮,頃刻之間,從邊境線到敵軍30公裡縱深的區域內,被炮火覆蓋。
敵軍隱藏在山裡的炮兵立即進行了反擊。
到底是打了幾十年仗的,反應速度很快。
然而,安猴炮兵們很快就崩潰了。
他們發現,當他們的校正射打出去後不久,東大的炮兵就跟長了千裡眼似的,在短短二十來秒鐘裡,將炮彈精確地砸在了他們身上。
這些從隱蔽處跑出來展開還擊的安猴炮兵部隊,接連被西線集群的前沿炮兵分隊給打爆了!
71型炮兵偵校定位雷達大顯神威!
在最前沿擔任主攻任務的邊防71師出擊了,不動則已,動如雷火。
攻擊部隊越過界河,以戰術小集群的方式,衝進了濃濃的夜色之中,朝著各自的目標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單兵火箭彈、重機槍子彈不要錢似地往敵軍陣地劈頭蓋臉地砸了過去。
火力之凶猛,竟讓自詡為世界第三強的安猴陸軍前沿部隊做出任何反應!
此時,千蒙機場。
李乾坐在001號強5的座艙裡,等著塔台的命令。
他的位置是跑道中段,機頭朝北,前麵的跑道長度還有1000米,完全足夠起飛滑跑。
李乾采用了大象邁步式編隊,即所有戰機按照縱隊的方式,成兩路,從起飛位置往下排列,密集相接。
這樣可以大大縮短出動時間。
說白了,這樣可以在單位時間裡起飛更多的戰機。
若是按照以前起飛兩架,後麵的再從停機位滑向起飛位置,時間太長了。
搞不好第一批次的戰機都越過邊境線了,後麵還有戰機沒起飛。
無法做到出擊就全力這種效果。
時間來到4時正。
“時間到,出擊!”塔台指揮員簡短有力地下令。
李乾立即推油門加速滑跑,他是第一批次18架的指揮機。
第一副團長程勇會率領第二批次18架強5緊接著起飛。
團參謀長張二標率領第三批次18架接連起飛。
第四批次16架則由第二副團長孔傑率領起飛。
這四個批次是連續出動的,都有各自明確的打擊目標。
從其他機場起飛的殲7、殲6殲擊機編隊負責空中掩護。
為了應戰,東大征調了原定於交付埃方的十幾架殲7e,這支部隊負責在戰區上空遊弋,獵殺敵軍戰機。
夜色中,李乾以100米的地高向南疾飛,在他身後,17架強5強擊機呈v型編隊跟進。
如此低的高度,又是夜晚,空速高達800公裡每小時,危險性極大。
不過對空中強擊團的飛行員們來說,這樣的飛行隻是小兒科。
在臨戰訓練的時候,他們甚至搞過地高50米的超低空高速飛行!
如此低的高度高速飛行,即便敵軍的防空陣地發現了,也來不及進行攻擊。
那可是一閃而過的高速啊!
李乾就是要以超低空高速飛行的方式進行突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招就將敵軍的防空係統、通信係統癱瘓。
高速超低空掠飛的機群超越了前方攻擊部隊,當李乾他們從地麵部隊頭上掠過時,地麵部隊的戰士們士氣大增!
東大陸軍終於有一天能在己方空軍的支持下攻城略地了!
以前被敵人的戰機壓著轟,唯一的反抗手段是高炮。
現在,輪到敵人嘗一嘗我們自己的戰機轟炸了!
幾十年以來的憋屈,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李乾的目標是150公裡外的邊府機場,那是安猴北部最大的軍用機場。
炮兵打不到這裡,隻能靠空中強擊團。
李乾先是直直地朝南飛,突進安猴境內五十多公裡後,突然向西南轉向。
“打開加力,全速突防!”
機群完成轉向後,李乾下達了第一道指令。
18架強5同時打開加力,空速直逼1000公裡每小時,所有戰機進入了亞音速飛行狀態。
在這麼低的高度上,又是最大起飛重量,強5是無法進行超音速飛行的。
不過,接近1000公裡每小時的空速,已經是非常驚人的了。
劇烈的發動機轟鳴聲一浪一浪地震撼著地麵,許多安猴人被從熟睡中驚醒,茫然地抬頭看向漆黑的天空。
一些人隻能看到閃爍著紅綠航燈的戰機超低空掠過,甚至帶來了強大的陣風。
他們詫異,不知道自己國家的空軍在搞什麼,這黑漆馬虎的。
李乾機群持續加力飛行了5分鐘,這是能夠做到的極限了,再加力飛行,恐怕就沒有足夠的燃油飛回千蒙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