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李太白雖然劍術不錯,但麵對如此強大的對手,恐怕難以取勝。
然而,李世民對李太白充滿信心,認為他的實力可能已今非昔比。
李世民的話使袁天罡陷入思考。
自上次李太白挑戰王仙之以來已過去很久,這段時間裡,李太白不可能毫無進步。
儘管如此,袁天罡仍懷疑他是否能戰勝鄧太阿。
另一邊,大秦九皇子贏峰欣賞李太白的俠義行為。
當曹長欽指出李太白所持青蓮劍出自贏峰之手時,贏峰坦然承認。
曹長欽則通過觀察金榜畫麵,從劍的獨特風格中推測出其出處。
鑄劍者所打造的每一柄劍皆鋒銳無比,揮劍之間劍氣凜冽,寒光逼人。
從李太白與王仙之對決時,我就已察覺到此劍必出自你的妙手。
聽到這話,贏峰隻是笑著未答,目光投向金榜畫麵,腦海中浮現初次見到李太白的情景。
那時他帶著自己的劍,和阿青遊曆歸來,剛踏入鑄劍閣,便看見一個少年坐在門口,漫不經心地踢著石子。
他手中的青蓮劍確實是他親自求來的。
為得到這把劍,李太白沒少給他們的公子添麻煩。
阿青聽了兩人談話,不以為然地插話道。
他一直不解為何要將此劍贈予李太白,回憶起那段日子,李太白頻繁造訪鑄劍閣的情景,連贏峰都覺得困擾。
“把青蓮劍給了李太白,你是否後悔?”曹長欽轉向贏峰問道。
贏峰毫不猶豫地搖頭,他對送劍從無悔意,不論贈予何人。
回到金榜畫麵,李太白跟隨鄧太阿深入桃林。
桃林深處,有間簡樸的小木屋,周圍圍出一片小院落,在桃花的映襯下彆具一番風味。
“這是我的居所,若你不嫌棄,不妨在此暫留。”鄧太阿熟練地取來乾草喂小毛驢,頭也不回地對李太白說。
其實我有一事疑惑,為何現在無法切磋,還需等待?李太白早有此疑問,但沿途桃林美景讓他暫時忘卻,如今再度提起。
鄧太阿手中握著剛折下的桃枝,神情閒適地在庭院的桌旁落座。
他並未急於回應李太白提出的比試請求,而是先為自己和對方各倒了一杯茶,隨後做出請坐的手勢。
待李太白坐下後,鄧太阿悠然飲了一口茶,才徐徐說道:“我確實應允了與你切磋之事,但遠道而來的你是客,既是客人,自當好好領略這片桃林風光。”
“我在這裡隨時奉陪,不妨等你儘享桃林美景與桃花佳釀之後,再行比試。”鄧太阿的話語讓李太白眼中閃過異彩。
這並非是因為鄧太阿提到的比試,而是他提及的桃花佳釀。
無論是在朝堂還是江湖,李太白素以嗜酒聞名,他從不拒絕任何可以飲酒的機會,尤其是腰間的酒壺常伴身旁。
巧合的是,鄧太阿亦是一位愛酒之人。
初見李太白時,他就留意到了對方腰間那略顯古樸的酒壺。
於是,他邀其入桃林小酌,共賞桃花佳釀。
此外,鄧太阿還聽聞李太白即興吟誦的詩句,發現其文采斐然。
這樣一位兼具武藝與才情的劍客實屬難得。
難得遇到誌趣相投的朋友,鄧太阿豈能輕易錯過?
結果,本欲前來比試的李太白反倒成了桃林中的賓客,每日與鄧太阿吟詩作對、對酒當歌。
時光飛逝,他們在桃林的生活甚是愜意。
正如王仙之所料,鄧太阿珍藏的桃花佳釀很快被二人消耗殆儘。
這意味著李太白歸期將近,比試之日也迫在眉睫。
桃林深處的小屋前,那張熟悉的桌案依舊佇立。
李太白與鄧太阿對坐於桃林間,李太白手撫酒杯,輕聲說道:“桃花劍仙果然名不虛傳,這桃林與美酒都讓我難以忘懷。
特彆是這桃花佳釀,竟能這般甘醇,恐怕日後即便遠離此地,我也不會忘記它的滋味。”
鄧太阿舉杯淺嘗,近來這段日子是他自姐姐吳蘇離去後最為愉快的時光。
沒有江湖紛爭,也沒有複雜算計,唯有與誌同道合的朋友在此共賞美景、同飲美酒,這般閒適令人陶醉。
鄧太阿從李太白的酒壺裡盛滿了一壺桃花佳釀,遞給對方後,收斂了平日的灑脫姿態,神情嚴肅地握緊手中長劍,目光堅定地看著李太白。
“李兄,當初曾休諾過要與你切磋一番,現在正是時候。”
兩人挑選了一片開闊之地,在彌漫的花香中對立而立,神情平靜。
李太白緩緩拔出背後的青蓮劍,眼神中透著幾分鄭重。
他能感受到,眼前的鄧太阿與王仙之不同。
儘管二人皆有劍仙之稱,但在劍術造詣與劍道修為上,鄧太阿顯然更勝一籌。
畢竟他出身吳家劍塚,吳家曆代劍術皆非凡品。
兩人尚未交鋒,一股無形的劍意已環繞四周,掀起陣陣輕風。
衣袂隨風飄動,偶爾卷起幾片落花。
眾人隻見光影閃爍,片刻之間,兩人手臂上同時多了一道血痕,驚得九州之人議論紛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方才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們甚至未曾動作,為何會同時受傷?”
在畫麵中似乎閃過什麼,起初我以為是錯覺,莫非剛才那兩人已經交手過了?若真如此,實在是讓人震驚。
以往即使看不清動作,至少能看到些殘影,可現在連殘影都沒留下。
李太白的進步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眾人紛紛議論,對他在劍術上的突破感到無比驚歎。
想起他與王仙之一戰,那場景至今仍清晰地印在許多人腦海裡。
大唐太極殿內,李世民端坐龍椅,看著金榜中的畫麵,內心複雜。
他沒想到,這樣一個劍術高強的人才竟一直被埋沒。
若非這次親眼所見,他或許永遠不會知道李太白有如此深厚的劍道造詣。
更讓他擔憂的是,將來李太白的故事結束後,是否會重返大唐效力。
“陛下,這真的是李太白嗎?”袁天罡疑惑地看著畫麵,他一直以為李太白不過是個愛喝酒、愛寫詩的閒散之人,從未聽說他有這般武藝。
李世民微微一笑:“朕早提醒過你,不要輕視李太白。
他的劍道天賦無人能及,而且膽識過人,敢以全部修為與王仙之對決。
無論是哪方麵,他都不容小覷。”
袁天罡聽罷,陷入沉思。
唐王的觀點也休正確,他對李太白的看法確實有些片麵。
不管過去怎麼看,李太白已位列天道金榜,並成為頂尖劍客。
有這樣的人物坐鎮大唐,大秦的八世皇子上榜也就不足為慮了。
大秦鹹陽宮中,嬴政看到金榜上的情況,眼神發亮。
他難以理解,如此傑出的人才為何會被大唐的李世民輕易放過。
李太白進步神速,身法甚至可媲美出身吳家劍塚的桃花劍仙,這般天賦讓人驚歎。
若大秦能得到此人,將極大增強稱霸大陸的實力。
嬴政雖渴望招攬李太白,但也憂慮他可能再次投向大唐。
目前大秦麵臨兩大挑戰:一是其他王朝聯合施壓,借口是八世皇子上榜威脅;二是衛莊、蓋聶領導的反秦力量。
嬴政猜測,反秦勢力很可能已接到各大王朝的邀請。
若不采取行動,大秦將多一強勁敵。
在此背景下,若有像李太白這樣的高手相助,嬴政或休不會如此焦慮。
大秦九皇子府中,嬴政對當前局勢的憂慮,贏峰並不知曉。
此刻,他與曹長琴的目光聚焦於李太白與鄧太阿的比試之上。
“李太白的成長速度令人驚歎,即便是在青雲山的曆史中,也鮮有人能與之媲美。”陸雪琪一向冷靜自持,卻也在目睹金榜上的變化後脫口而出。
眾人皆為李太白的潛力折服,感歎他在劍術上的非凡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