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算出來了嗎?”
一個剛剛新建的打穀場內,老朱滿臉期待的看向那負責打穀子的軍屯百戶。
百戶看起來有些緊張。
畢竟他作為老朱身邊的上直親護軍,可是知道老朱身份的。
但很快他就顧不上緊張了,因為隨著稱重,他發現這用過鳥糞的稻田產量有些顛覆他的認知。
“您稍等一下,我再重新算一遍。”
百戶不太敢把這個太過離譜的數字報上去,而是指揮著人又重新稱了一遍重量,確定無誤後,這才一臉難以置信的給朱元璋報告。
“陛下,這一畝地的稻穀產量已經接近四石,一共是五百八十六斤!”
“這麼多!”
朱元璋瞬間就瞪大了眼睛。
在他的預估中,最多也隻敢想三石而已。
畢竟如今大明境內,即便是最肥沃的上等良田,每年隻種一季,收成也就隻有三石,不到五百斤而已。
而現在這一塊田,可是隻用了兩個半月就長成了的,若是時間來得及,今年最起碼還能再種一季,再加上之前他們錯過的一季。
也就是說這塊稻田每年可以種植三次,雖然春稻和冬季稻肯定比不上夏稻的產量,但之前最大的製約,土地肥力的問題已經被鳥糞解決了。
如此算下來,在這裡一畝上好良田全年的產量估計能達到一千三四百斤,也就是八九石的產量。
這若是放在以前,簡直不敢想。
“畢竟八九石糧食,那可是能供應一個五口之家全年吃食了。”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恍惚。
若是當年元末時候,水稻能有這樣的產量,他爹娘,大哥、小妹或許就不用餓死了。
“另外一邊呢?”
“那些沒有用鳥糞的稻田,畝產有多少?”旁邊的藍武追問了一句。
“那裡是兩石半,同樣已經算是豐收了。”
這百戶趕忙彙報。
說實話,這裡土地的肥沃程度是真的讓這百戶有些感慨。
在他看來,這裡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
他真的很難想象,這麼好的地方,那些土人為何卻還要做連衣服都沒有的野人,隨便種一種地,養一養蠶,豈不是什麼都有了嗎?
這件事顯然是沒有答案的。
但老朱和藍武也不需要答案,畢竟這本地的土人和他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現在他們已經徹底確定了鳥糞的效果,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布局了。
“藍武,這件事你覺得應該如何做?”
“是朝廷來辦,還是開放給有能力的武勳、士紳?”
朱元璋問道。